首页 >
小脑深部核团
✍ dations ◷ 2025-07-16 05:34:18 #小脑深部核团
小脑深部核团(下简称深部核团)是小脑的深部的解剖结构。小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每个半球各有四个深部核,称为齿状核(Dentate nucleus),拴状核(Emboliform nucleus),球状核(Globose nucleus)以及顶核(Fastigial nucleus)。其中,拴状核和球状核常合称为间位核。深部核团在小脑半球的中心,被小脑的白质包维。深部核团是小脑除了其前庭部分以外的唯一输出途径。小脑深部核团的抑制性输入主要来自小脑皮层的普金耶细胞。这些抑制性输入的神经传导物质为GABA。小脑深部核团的兴奋性输入主要来自苔藓纤维(Mossy fibers)和爬行纤维(Climbing fiber)的谷氨酸输入。但是兴奋性输入源仍有争议。小脑深部核团是小脑的主要输出途径。但是唯一例外是与前庭功能相关的绒球小结叶。在绒球小结叶,普肯野细胞直接投射套到前庭核,而不经过深部核团。
相关
- 弗雷德里克·查普曼·罗宾斯弗雷德里克·查普曼·罗宾斯(英语:Frederick Chapman Robbins,1916年8月25日-2003年8月4日),是一名美国儿科专家和病毒学家。1954年,他与约翰·富兰克林·恩德斯、托马斯·哈克尔·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英语:Infan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IRDS、NRDS),前称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是一种常见于早产儿的症候群,导因于肺部界面活性剂发
- 坟场坟场(cemetery、graveyard)是死者遗体以及火葬遗物如骨灰所埋葬的地方。英文中的“cemetery”来源于希腊文κοιμητήριον,意为“睡觉的场所”。该词暗示此地块专用作
- 遗传指纹分析遗传指纹分析(Genetic fingerprinting)有时也称为基因标定或基因鉴定等,是一种使用通过比较DNA片段来区别不同个体的方法。于1985年,由莱斯特大学的亚历克·杰弗里斯教授发明。
- 保姆褓姆,也作保姆、保母,是照顾儿童的人。现代的保姆未必会留宿,不少待儿童的父母下班回家就会离开,把儿童交回父母照顾。从前于大宅里工作的保姆通常是直接向女主人负责。在中华人
- 分析哲学分析哲学(英语:analytic philosophy或analytical philosophy)可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是指20世纪初期出现的,具有特定目的和方法的哲学研究。另外它还指当今研究哲学的一种“风格”或
- 石经石经是中国古代朝廷刻在石碑上的儒家经典,作为经文的标准。传抄的经文与石经相比较,即可知正误。刻在石头上的佛经有时也称为石经。东汉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175~183)刻《熹平石经
- 植物形态学植物形态学(英语:Plant morphology、phytomorphology) 是一门研究植物的外部形态及构造的科学。Bold等人 (1987年)定义为植物的“构造、组成、发育之个体发生及亲缘关系之研究”
- 义肢假体或假肢(英语:Prosthesis 或 Prosthetic implant)指人造肢体,用来取代肢体的功能障碍(不论暂时性或永久性),或是用来掩饰肢体伤残。与义体(如义乳、假鼻子、假发、假牙)最大的不同
- 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脱出症(Spinal disc herniation,或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又叫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医学上用来描述脊髓上的椎间盘纤维环变性破裂,从而导致髓核移位且超出范围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