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

✍ dations ◷ 2025-10-22 00:46:39 #菱角

菱角(学名:),是多种千屈菜科菱亚科菱属的水生植物,食物的一种。英语称Water caltrop, 有说俗称Water chestnut,将荸荠也称为(Chinese Water chestnut),但二者根本是完全无关的两种植物。

菱角原生于欧洲与亚洲,是一年生草本的浮叶性水生植物,一般栽种于温带气候的湿泥地中,如池塘、沼泽地。气候不宜过冷,最佳在25摄氏度到36摄氏度。水深要有60公分。分为钝角短刺与锐角长刺两个品种。或也分为深水菱(颜色较深)和浅水菱(颜色较浅)两种。在中国南方,稻田在第一期收割后,经常会栽种菱角幼苗,并在水田中放入泥鳅一起饲养。一株幼苗大约可结80朵花,而每朵花经常会结出8到12个果实,也就是可食用的菱角。产量相当大。

菱角的盛产期是9到11月间,在5到8月时也有产量,但量比较少。农夫从种下菱角幼苗到菱角开花结果收成,通常需要90到120天,采收之后依菱角的重量筛选,重者为优品。

菱角的叶片颜色为深墨绿色,叶柄肥而且中空,形成气囊,以利浮于水面上,叶型成小块菱状。花则藏在叶片中,颜色为白色,体积较小,会随着阳光转动,就像是向日葵一样。在花落后,在水里长出坚果,形成两个带尖刺的菱角,初结果时生出的小菱角是绿色的,等到长大成暗红色,就可收割了,以台湾为例,除了乌菱外,尚还有弯角菱、四角菱及野菱等四种主要常见的菱角,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菱角也有一些特别的品种,它到成熟时,仍然为绿色,如南湖菱。

中国人食用菱角的历史相当悠久,在周朝时,它就是祭祀典礼上的重要食品。《周礼》中曾提到:“加笾之实,菱芡栗脯”。菱角在中医典籍中称之为“芰实”、有时因其味尝起来与栗子类似、也称做“水栗子”(英语中也有此俗称:Water Chestnut)、而成熟时的暗红色或黑色,所以菱角也称为“乌菱”或“红菱”。

在中医上,菱角属凉性食物,可以帮助胃肠消毒解热。《备急千金要方》卷79《食治.果实第二》提到了“芰实,味甘辛,平,无毒。安中,补五脏,不饥,轻身。一名菱。黄帝云:七月勿食生菱。”而《本草备要》中也提到:“泻解暑、止渴。也甘寒安中消暑止渴解酒,有两角、三角、四角,老嫩之殊。”在《武陵记》中也曾提到过去中国将三角、四角者的菱花果实称为“芰”,两角者才称为“菱”。一般菱角都是剥壳出售,可买来煮汤。然而菱角壳和菱叶也是中医认为可食用的药材之一。

在德国南部的考古发现,史前时代此地区曾大量使用菱角作为日常食品。直到1880年欧洲各地都可以买到菱角。意大利北部直到今日仍然有烤菱角。然而今日欧洲已经很少见到菱角了。可能因为气候的改变,水环境营养成分的改变,连接沼泽湿地湖泊的排水沟渠等。

1847年引入北美后,在美国东部流出。对从佛蒙特州到维吉尼亚州的地区造成外来生物入袭。

“采红菱”是中国江南很著名的民歌,曾被歌手邓丽君传唱,歌词叙述情人划船采收菱角的心情,将菱角对称的两个同生的角,喻为情人同心。

有关菱角的绕口令:吃菱角,剥菱壳,菱壳丢在北壁角。不吃菱角不剥壳,菱壳不丢北壁角。

亦即水雉,为前台湾台南县县鸟,主要栖息于湖泊沼泽地,但因通常出没于菱角田故称,别称凌波仙子。因台南市官田区产菱角,故现为其主栖地(见葫芦埤)。

相关

  • 潮汐涨潮是地球上的海洋表面受到太阳和月球的万有引力(潮汐力)作用引起的涨落现象。潮汐的变化与地球、太阳和月球的相对位置有关,并且会与地球自转的效应耦合和海洋的海水深度、大
  • 结构发展史作为一支 “史上最有效、最长寿的军事单位” ,古罗马军队需要适应内外部生产力条件以及人口组成的剧变,因而从约公元前800年罗马建城伊始,直至西部帝国于公元476年最终分崩离析
  • 尼亚加拉河尼亚加拉河(Niagara River)位于北美洲五大湖区,自伊利湖流向安大略湖,是连接两大湖的通道。尼亚加拉河全长58公里,上游海拔174米,下游海拔75米,水量非常丰富,在山羊岛(英语:Goat Islan
  • 联邦选举委员会联邦选举委员会(英语:Federal Election Commission,FEC)是一个旨在监管美国联邦选举时各竞选资金使用的独立机构。1974年修改联邦选举法后该委员会成立。联邦选举委员会由六位委
  • 康纳德·洛伦茨康拉德·柴卡里阿斯·洛伦兹,FRS(德语:Konrad Zacharias Lorenz,1903年11月7日-1989年2月27日)是一位著名奥地利动物学家、鸟类学家、动物心理学家,也是经典比较行为研究的代表人物
  • 最小作用量原理在物理学里, 最小作用量原理(英语:least action principle),或更精确地,平稳作用量原理(英语:stationary action principle),是一种变分原理,当应用于一个机械系统的作用量时,可以得到此
  • 澳大利亚人口2017年有24,770,700人(2006年6月统计时,男性人口有9,799,252,女性有10,056,036;男女比例为49.4%与50.6%。总人口中,澳洲原住民人口有455,031,占总人口比例2.3%。是年有1,407余万人
  • 伯劳科伯劳科(学名:Laniidae)在鸟类全基因组测序分类系统中是鸟纲雀形目中的一个科。这是一种食肉的小型雀鸟,生性凶猛。伯劳古称“鵙”。《尔雅》记载,“鵙,伯劳也。”《曹子建集》卷十
  • 社会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Socialist feminism)或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是女权主义的一个分支,它侧重于关注女性生活中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并认为只能通过致力于终结经济和文化上对女性压迫
  • 厦蓉高速厦门-成都高速公路(简称厦蓉高速,“蓉”为成都简称),是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一条东西横线,编号为G76,起点在福建省厦门,途经龙岩、江西省瑞金、赣州、湖南省郴州、广西壮族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