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

✍ dations ◷ 2025-09-07 01:49:14 #菱角

菱角(学名:),是多种千屈菜科菱亚科菱属的水生植物,食物的一种。英语称Water caltrop, 有说俗称Water chestnut,将荸荠也称为(Chinese Water chestnut),但二者根本是完全无关的两种植物。

菱角原生于欧洲与亚洲,是一年生草本的浮叶性水生植物,一般栽种于温带气候的湿泥地中,如池塘、沼泽地。气候不宜过冷,最佳在25摄氏度到36摄氏度。水深要有60公分。分为钝角短刺与锐角长刺两个品种。或也分为深水菱(颜色较深)和浅水菱(颜色较浅)两种。在中国南方,稻田在第一期收割后,经常会栽种菱角幼苗,并在水田中放入泥鳅一起饲养。一株幼苗大约可结80朵花,而每朵花经常会结出8到12个果实,也就是可食用的菱角。产量相当大。

菱角的盛产期是9到11月间,在5到8月时也有产量,但量比较少。农夫从种下菱角幼苗到菱角开花结果收成,通常需要90到120天,采收之后依菱角的重量筛选,重者为优品。

菱角的叶片颜色为深墨绿色,叶柄肥而且中空,形成气囊,以利浮于水面上,叶型成小块菱状。花则藏在叶片中,颜色为白色,体积较小,会随着阳光转动,就像是向日葵一样。在花落后,在水里长出坚果,形成两个带尖刺的菱角,初结果时生出的小菱角是绿色的,等到长大成暗红色,就可收割了,以台湾为例,除了乌菱外,尚还有弯角菱、四角菱及野菱等四种主要常见的菱角,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菱角也有一些特别的品种,它到成熟时,仍然为绿色,如南湖菱。

中国人食用菱角的历史相当悠久,在周朝时,它就是祭祀典礼上的重要食品。《周礼》中曾提到:“加笾之实,菱芡栗脯”。菱角在中医典籍中称之为“芰实”、有时因其味尝起来与栗子类似、也称做“水栗子”(英语中也有此俗称:Water Chestnut)、而成熟时的暗红色或黑色,所以菱角也称为“乌菱”或“红菱”。

在中医上,菱角属凉性食物,可以帮助胃肠消毒解热。《备急千金要方》卷79《食治.果实第二》提到了“芰实,味甘辛,平,无毒。安中,补五脏,不饥,轻身。一名菱。黄帝云:七月勿食生菱。”而《本草备要》中也提到:“泻解暑、止渴。也甘寒安中消暑止渴解酒,有两角、三角、四角,老嫩之殊。”在《武陵记》中也曾提到过去中国将三角、四角者的菱花果实称为“芰”,两角者才称为“菱”。一般菱角都是剥壳出售,可买来煮汤。然而菱角壳和菱叶也是中医认为可食用的药材之一。

在德国南部的考古发现,史前时代此地区曾大量使用菱角作为日常食品。直到1880年欧洲各地都可以买到菱角。意大利北部直到今日仍然有烤菱角。然而今日欧洲已经很少见到菱角了。可能因为气候的改变,水环境营养成分的改变,连接沼泽湿地湖泊的排水沟渠等。

1847年引入北美后,在美国东部流出。对从佛蒙特州到维吉尼亚州的地区造成外来生物入袭。

“采红菱”是中国江南很著名的民歌,曾被歌手邓丽君传唱,歌词叙述情人划船采收菱角的心情,将菱角对称的两个同生的角,喻为情人同心。

有关菱角的绕口令:吃菱角,剥菱壳,菱壳丢在北壁角。不吃菱角不剥壳,菱壳不丢北壁角。

亦即水雉,为前台湾台南县县鸟,主要栖息于湖泊沼泽地,但因通常出没于菱角田故称,别称凌波仙子。因台南市官田区产菱角,故现为其主栖地(见葫芦埤)。

相关

  • 新盘古大陆新盘古大陆(Novopangea,Novo-是来自拉丁语的字首,代表“新”的意思)是一个未来可能出现的超大陆,由现在任职于剑桥大学的罗伊·利弗莫尔(Roy Livermore)于1990年代晚期提出。他的假
  • 麻黄碱麻黄碱,又称麻黄素(英语:ephedrine,缩写:EPH)是一种拟交感神经胺,可用来预防腰椎麻醉(英语:Spinal anaesthesia)时可能引发的低血压症状,也会在治疗气喘、猝睡症以及肥胖症中使用,但效果
  • 托马斯·格雷姆托马斯·格雷姆,又译托马斯·格锐目,FRS(英语:Thomas Graham,1805年12月21日-1869年9月16日),苏格兰化学家,提出了格锐目定律。他曾担任思克莱德大学科学和科技皇家书院(Royal College
  • 装置装置或称设备一词有多种含义。
  • 移情别恋移情别恋可以指:
  • 塔夫茨大学塔夫茨大学(英语:Tufts University)是一所美国著名大学,也是25所新常春藤成员之一。塔夫茨大学拥有美国最古老和最富盛名的国际关系研究生院之一: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其著名的
  • 空谷阶空谷期(Kungurian),又译作空谷尔期、孔古阶或昆古尔阶,是地质年代二叠纪早期的乌拉尔世(或作乌拉尔统)早期的一个期。空谷尔期在283.5到272.95百万年之间,罗德期(Roadian)之前、亚丁
  • 吴伟业顾见龙绘《吴伟业像》吴伟业(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字骏公,号梅村,祖籍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省昆山市),祖父始迁居太仓州(今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政治人物
  • 超焦距景深(英语:Depth of field, DOF)景深是指相机对焦点前后相对清晰的成像范围。在光学中,尤其是录影或是摄影,是一个描述在空间中,可以清楚成像的距离范围。虽然透镜只能够将光聚到
  • 卜舫济卜舫济(Francis Lister Hawks Pott,英文名直译弗朗西斯·利斯特·霍克斯·波特,1864年2月22日-1947年),美国圣公会传教士、教育家。上海圣约翰大学校长。1864年2月22日,卜舫济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