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俘

✍ dations ◷ 2025-04-04 06:01:03 #战俘
战俘(英语:prisoner of war,缩写为POW),或称俘虏,与人质的性质不同,是指在战争各方中,敌对方被另外一方活捉,但并未处死的,用以作为战争交换条件的人。根据1949年8月12日签订的《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又称《日内瓦第三公约》)规定,各国不得虐待战俘,但有时军方希望从战俘口中得到最新的战况,或敌营的下落,因此对战俘施以拷打或重刑,甚至为减少粮食的消耗,而杀害战俘,也常有因为人力不足,待遇较好的军医战俘可能被派往医院长时间劳动,身强体壮的则被派往矿场、农场当作苦力的情况;通常只有战场前线上才会出现战俘一词,在非军事区或后方抓到的应被称为间谍或特务,要依法律进行处罚。一般认为只有直接参与战争的战败人员才算是战俘,不过在大多数战争中,只有少数投降的战俘,大部分被活捉的俘虏都是平民。然而对于目前尚未能判断所谓的战争是否已经结束,当地被囚禁的犯人仍属于战俘处理。根据《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第4条规定,以下人员视为战俘:根据《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战俘有以下权利:大多数战败士兵都受到非人道对待,而在战争尚未结束之前,战俘的生还率至今仍是相当之低。在战争过程中被捉的人,尤其是女性经常成为士兵的强奸对象,中国北宋末期发生靖康之难,金人掠走的北宋女性相当之多,后妃三千余人,民女三千余人,无论等级都沦为了金人的性奴,身心都受尽凌辱。然而战争中不论性别,均有被强暴的可能性。大多数战俘都被施重刑从而获得战争的信息,而也有部分是因为个人泄欲对战俘施暴。被捉的男方做苦力,女方为婢女,并如同牲畜、财宝一样分配到各将领之中。中国自古有所谓“杀降,不祥”的说法,但历代的杀俘行为仍然屡见不鲜。在历代战争中,入侵方经常大量屠杀所到之处的平民,由于战胜方的愤怒情绪,战俘受到屠杀的可能性非常的高。而部分将士为彰显战功,也会大规模屠杀战败方士兵,以提高他们在“战场”上的杀敌数量。而古代,多数人均认为此举可有效威慑敌方的士气,并提升自身军士的士气。而现代,伊斯兰国依然如此认为。中国人认为战俘是贪生怕死的人,战俘与汉奸一样是苟且偷生。许多战俘都被迫为敌方做补给工作,例如建造军事堡垒、监狱等。不少民族名人在被外族俘虏后以死殉国,后世追认他们为英雄豪杰。人们普遍对战死沙场及战败自杀的人有很高评价。现在有不少反思这种观念(主要是西方在反思,多数国家仍然不齿战俘),战俘不少是曾上战场的战士,迫不得已才成为战俘,应该尊重战俘也是英雄。根据《日内瓦公约》,战俘被关押的唯一目的是防止其继续参与武装斗争,战俘必须受到应有的尊重。探视战俘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使命之一,其工作包括进行探视并使被关押者有机会恢复并维持与家人的联系;督促相关当局遵守国际人道法,保证对战俘待遇符合人道主义标准;对战俘的去向进行登记,以防止其失踪。

相关

  • 十三殖民地十三个殖民地(英语:Thirteen Colonies)是指大英帝国于1607年(弗吉尼亚)至1733年(乔治亚)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建立的一系列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最终成为了美国独立时的组成部分,即后来
  • 枯竭资源枯竭是一个经济学用语,指某一地区的天然资源被耗尽。自然资源通常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当某地方的人过度使用或以比其再生速度更快的速度消耗资源,并致使该地区
  • 乳痂乳痂(英语:Cradle cap),也称头皮乳痂、摇篮帽、婴儿或新生儿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发生于新生儿头皮上的黄色的、斑点状、油腻的鳞状硬皮疹。它通常不会发痒,也不会影响婴儿健康。乳痂
  • 品质管制质量控制(英语:quality control,缩写为 QC)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对质量控制的一种定义为:“为使客户确信某一物品或服务的质量
  • S-腺苷甲硫氨酸S-腺苷甲硫氨酸(又名S-腺苷蛋氨酸,英语:S-adenosyl methionine,缩写为SAM)带有一个活化了的甲基(右图标注),是一种参与甲基转移反应的辅酶,存在于所有的真核细胞中。在失去该活化甲基
  • 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是中华民国早期最重要的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培植的北洋新军的主要将领组成,袁世凯执掌政权后,袁世凯的“北洋新军”的主要将领雄霸一方,在1916年袁世凯死后,因无人
  • 迪尔斯奥托·保罗·赫尔曼·迪尔斯(德语:Otto Paul Hermann Diels,1876年1月23日-1954年3月7日),德国化学家,他最显著的成就是和库尔特·阿尔德共同研究的狄尔斯–阿尔德反应(二烯合成的
  • 77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 
  • 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学部,199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994年)李德仁(1939年12月31日-),中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出生于江苏泰县。籍贯江苏镇江丹徒。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
  • 萨胡拉萨胡拉(Sahure)是古埃及第五王朝的第二位法老,大约在前25世纪间在位,在位12年或至少13年。萨胡拉可能是第五王朝首位法老乌瑟卡夫的长子。萨胡拉建立了一支舰队,扩张疆域,并修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