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江 (开国大校)

✍ dations ◷ 2025-08-24 14:05:27 #王长江 (开国大校)

王长江(1899年11月2日—1978年11月17日)字宗汉,直隶省(今河北省)博野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大校。

1899年11月2日,王长江出生在博野县城内西街的一个书香门第。长大后,王长江先后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步兵科、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等教育班第二期学习。1932年4月,国民革命军第32军军长商震将王长江所属的部队改编为独立第39旅(旅长黄光华)第417团(团长蒋纪珂)第1营,王长江仍任营长。

1933年1月,日军侵占中国热河省,长城抗战爆发。独立第39旅奉命开往前线,在滦河西岸构筑工事。1933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壮大部队声势,将前线参战的各独立旅均扩为师级番号,王长江营的番号改为第139师(师长黄光华)第717团(团长蒋纪珂)第1营。1933年3月4日,日军第14混成旅团米山先遣队一部占领冷口,威胁国民革命军第32军侧背。商震决定让第139师驰赴迁安县以北地区,并迅速进攻冷口,此即冷口战斗。师长黄光华接到命令后,决定以第717团担负进攻任务,团长蒋纪珂选定王长江的第1营作为主攻部队。1933年3月7日拂晓,王长江的第1营突然进攻冷口,日军仓皇抵抗,经数小时激战,第1营于上午5时收复冷口,并将残余日军全部驱逐。战斗获胜后,蒋纪珂又命所属第3营跟踪追击,留下第1营在冷口构筑防御工事。1933年4月9日中午,日军第16师团一部500多人再度进攻冷口,王长江率所部坚守,多次击退进攻。战至1933年4月11日,第139师所属三个团均已陷入苦战,此时日军宫崎支队迂回冷口右侧背。商震被迫命令第139师放弃阵地撤回滦河西岸。139师撤退时,王长江的第1营奉命留在阵地上断后。1933年5月15日,中日两国签署停战协议,长城抗战结束。王长江因在冷口表现出色,获提拔为中校营长,并于1935年7月17日获颁青天白日勋章,是该勋章的第65位获得者,也是参加长城抗战人员中第46位获得该勋章者。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王长江与保定军校同学兼同乡张荫梧等人组织河北人民抗日自卫军(简称河北民军),王长江任河北民军副总指挥兼主力旅旅长。但张荫梧转为坚决反共之后,受中国共产党影响的王长江在1938年10月火线起义,率部加入八路军。经张存实介绍,王长江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八路军任命王长江为冀中军区警备旅旅长,与该旅政委旷伏兆搭档。后来历任晋察冀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兼警备旅旅长,晋绥军区第八军分区司令员。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王长江先后担任抗大第7分校校长,绥蒙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绥蒙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华北陆军军官学校(后来先后改为华北高级步兵学校、第六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山东军区荷泽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授大校军衔。

1978年11月17日,王长江病逝。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并安葬在济南英雄山烈士陵园。

相关

  • 大西洋-刚果语族大西洋-刚果语族是尼日尔-刚果语系当中,使用者最多的一个语族。在《Ethnologue》中尼日尔-刚果语系的1514种语言中,有1418种语言均归大西洋-刚果语族。大西洋-刚果语族有与尼
  • 约翰·里顿约翰·约瑟夫·里顿(英语:John Joseph Lydon,1956年1月31日-),艺名Johnny Rotten,是一位英国的歌手、编曲人、音乐家。他在1970年代末期时是朋克摇滚乐队性手枪(1975年-1978年)的主唱
  • 美洲南瓜美洲南瓜(学名:)是葫芦目葫芦科南瓜属下的一个种。它的人工栽培品种在北美十分广泛,英语常通称为Squash。在亚洲最常见的品种为南瓜和西葫芦。 美洲南瓜在北美被人工栽培了数千
  • 美国鹰扬币美国鹰扬币是美国铸币局铸造的投资型硬币。其中包括:
  • 夜明前的琉璃色夜明前的琉璃色 ~Brighter than dawning blue~(PS2) 夜明前的琉璃色 -Brighter than dawning blue- for PC(PC) 《夜明前的琉璃色》(日语:夜明け前より瑠璃色な)是一个由AUGUST制作的
  • 陆氏宗祠 (沙岗村)陆氏宗祠,位于中国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下石太镇沙岗村,为清远市英德市的一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建筑,公布时间为1995年12月。陆氏宗祠的历史年代为明代。
  • 佩普西埃雷佩普西埃雷(爱沙尼亚语:Peipsiääre vald),是爱沙尼亚塔尔图县的一个乡村型市镇,位于该国东南部,行政中心设于阿拉茨基维,市镇面积为652平方公里,2021年时人口数量为5,462人。2017年爱沙尼亚行政改革后,原佩普西埃雷市镇、卡拉斯泰市、阿拉茨基维市镇、瓦拉市镇(Vara vald)以及原属约格瓦县的帕拉市镇合并成新的佩普西埃雷市镇。新的佩普西埃雷市镇包括非独立市卡拉斯泰、4个小镇和84个村庄。
  • 卡齐·迪卡姆巴耶夫卡齐·迪卡姆巴耶维奇·迪卡姆巴耶夫(俄语:Казы Дикамбаевич Дикамбаев,1913年12月1日-2010年2月16日),吉尔吉斯族,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任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外交人民委员,伏龙芝州委第一书记,最高苏维埃主席,部长会议主席等职务。迪卡姆巴耶夫是苏共19-21大代表;第2、4届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代表,第3、5届苏联最高苏维埃民族院代表;第2-3、5届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代表。苏联:吉尔吉斯斯坦:
  • 佩尔·贝尔林佩尔·贝尔林(瑞典语:Per Berlin,1921年8月1日-2011年12月22日),瑞典男子摔跤运动员。他曾代表瑞典参加1952年和195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摔跤比赛,共获得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
  • 安德鲁·巴托安德鲁·G·巴托(英语:Andrew G. Barto,约1948年-)是一名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目前是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计算机科学荣誉教授。巴托最出名的是他对现代计算强化学习领域的基础性贡献。巴托于1970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密歇根大学的数学学士学位,最初他主修的是海军建筑和工程。在阅读了麦可·A·阿比布(英语:Michael A. Arbib)、沃伦·麦卡洛克和沃尔特·皮茨的作品后,他开始对使用计算机和数学来建立大脑模型感兴趣,五年后,他因一篇关于细胞自动机的论文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197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