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亚历山大·索库罗夫
✍ dations ◷ 2025-08-13 04:45:18 #亚历山大·索库罗夫
亚历山大·索科洛夫(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 Соку́ров,1951年6月14日-),是俄罗斯影坛当代最重要的导演之一,被认为是塔可夫斯基精神的继承人。索科洛夫1951年生于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州的乡村,毕业于高尔基大学历史系,19岁时就开始担任助理电视导演。在1975年之前,他都一直为高尔基电视台执导电视节目。后来他前往莫斯科国立电影学院学习,在此期间他初露峥嵘,引起了塔可夫斯基的注意。在大师的推荐下,他进入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工作。但多数他的早期作品在制片厂内部得到消极评价。苏联时代,几乎每部影片都被禁映,这使他一度转向纪录片创作。直到80年代末,他才进入国际观众的视野。先是他于1978年完成的剧情片处女作《人类孤独之声》在卢卡诺电影节上获奖,此后他的作品得到了持续的关注。索科洛夫的影片在前苏联曾引起极大争论,有人认为他的新电影语言是现代作者电影的又一个高峰。有人则指责他矫揉做作,且生硬地重复西方先锋派的电影道路,但他在欧美国家是评论界的宠儿。1980年代末,电影制作环境相对宽松以来,他表现得十分活跃。1989年,他将《包法利夫人》改编成作品《拯救与保护》,其作品的典型主题和特征都出现在这部影片中:包含了宗教思想、灵与肉的剧烈斗争、对死亡的迷恋以及细致的心理物理学。同年推出的《日月无光》,则以对人类苦痛尖锐凄凉的刻画令人心惊。两部影片都具有极端诗意的影像,以及对人类境遇苦难一面的执着探索。精神上的压抑与苦闷,在他接下来的三部曲《第二环》、《石头》、《沉寂岁月》中呈现的更为明显。1996年的《母与子》则成为他迄今最受好评的影片。通过滤光镜和广角镜的使用,索科洛夫把他在影像上的唯美追求发挥到极致。这部几乎没有情节的电影,以一位行将就木的母亲和其子在她的弥留日子里生活的描绘,成为导演对生死及精神问题的象征性冥思。1999年,索科洛夫延续对人类大限来临之前状态的表现,开始创作“死亡四部曲”,每部均以一位二十世纪的独裁者为主角,描绘他们的对权力的迷恋以及心理状态。
《摩洛神》的主角是希特勒,他以个性化的观念将其塑造为“莎士比亚样式的现代历史人物”,视线直抵与政权机器相对立的人性深处,该片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本奖。2001年,入围戛纳的《金牛座》则以列宁为主角,将焦点从政治历史背景移向人物内心世界空虚的黑洞。2005年,电影《太阳》以日皇裕仁为主角,描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前后,裕仁在皇宫地下碉堡的生活。然而具有神圣地位的天皇面对不明确将来—-有可能以战犯罪被处决的情况下,尔后与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的多次会面,最后放弃天皇神圣地位下保留君主制度,并免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2002年电影《创世记》,2001年12月23日一天之内在圣彼得堡冬宫实地取境,利用数码摄影机拍摄一部只有一个96分钟的长镜头的电影,在33个房间动用了三千名工作人员,细述了沙皇时代至二次大战三百年来俄罗斯历史。2011年作品《浮士德》改编自歌德的戏剧《浮士德》,以19世纪早期的欧洲为背景,描绘了才华盖世的学者浮士德在魔鬼梅菲斯特的陪伴和引诱下出卖灵魂踏上地狱之路的故事,被认为是导演权力系列四部曲的最后一部。影片充满艺术质感的镜头、富有深意及寓言的剧情及角色刻画,在威尼斯电影节放映后得到了媒体们极高的评价,最终在一片赞扬声中毫无争议的获得金狮奖。索科洛夫被誉为塔可夫斯基的继承人,虽然这类比较多少抹煞了一些索科洛夫的个性,但两者之间确实有不少相似之处,像是对长镜头的偏好,演员的自然表演,以及对于人类存在本质问题和精神领域的共同关注。死亡,是索科洛夫最感兴趣的题材。他迷恋于对人的弥留状态和对死亡仪式不厌其烦的描写,通过细腻表现死亡的肉体展示与之相联系的精神或道德的痛苦,在失去生命的躯体上,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孤独、宿命与伤痛,言语在其面前都显得多余。备受磨难的肉体在他的眼中是真理意义的载体。以死亡为背景,索科洛夫的探索始于肉体,终于精神。索科洛夫往往以物理的手法展现影像,一个很小的场面可以被无限的放大、拖长、细节化。典型的索科洛夫式的视觉魔术是从静止或移动速度极其缓慢的超长镜头,以及精细的光影设计下凝练出来的诗意和梦幻般氛围。
相关
- 炭疽病炭疽病(英语:anthrax)是由炭疽杆菌感染造成的疾病,感染途径包括皮肤接触、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注射等四种,通常在感染一天至两个月后开始出现症状,经由皮肤接触的感染起初会出现小
-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 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TRALI)是一种会引发急性肺水肿的严重输血并发症。发生在输注含血浆的血液制品后6小时内,与输血暂时相关的急性肺损
- Legionella pneumophila嗜肺军团菌是一种有鞭毛,革兰氏阴性,军团菌属多形态性的短小球杆菌。嗜肺军团菌是一种原发的人类病原体,会引发军团病。嗜肺军团菌不抗酸,无孢子,无荚膜,类似于杆菌。不能分解明胶
- 柳树约400种柳,或柳树,是对柳属(Salix)植物的统称,其下共有四百多种物种,常见于北半球的寒带及温带。柳属植物要进行杂交非常容易,不论是天然或是人工的混种都很普遍。Salix × sepulcr
- 碳化硼碳化硼(化学式B4C)是一种极硬的陶瓷材料,用于坦克车的装甲、避弹衣和很多工业应用品中。它的摩氏硬度为9.3,并是继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富勒烯化合物和钻石整体纤管后的第五种已
- 脱氧核糖核酸酶去氧核糖核酸酶(英语:Deoxyribonuclease;缩写:DNase)又称DNA酶,是指能经由水解作用,将DNA骨架上的磷酸双酯键切断的酶。DNA酶是核酸酶(nuclease)中的一种,目前已知的DNA酶有许多不同类
- 币原喜重郎币原喜重郎(1872年9月13日-1951年3月10日),日本政治家、外交家,第44任内阁总理大臣,历任日本驻荷兰大使、外务次官、外务大臣、众议院议长等职。币原喜重郎出身于大阪府门真一番村
- 安魂曲安魂弥撒(英语:Requiem Mass)一词源自拉丁文Requiem(原意为“安息”),有以下涵义:Requiem 一词源自进堂咏(Introit)的首句:“Requiem æternam dona eis, Domine, et lux perpetua luc
- 塑像塑像是采用写实或抽象形式的立体艺术品,如人物、动物等的立体像。塑像用石头或木头雕刻,或用塑料材料通过模具制作,或用青铜铸造,或采用类似方法制作。
- 渤海湾渤海湾是渤海西部的一个海湾,位于河北省唐山,天津,河北省沧州和山东省黄河口之间。海河注入渤海湾。渤海湾盆地形成于中生代和新生代。渤海湾中有丰富的石油储藏。其北部是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