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天

✍ dations ◷ 2025-07-22 06:36:04 #刑天

刑天又作形夭,原名形天,是中国远古神话中的神祇。在《山海经》里则是一位巨人,为炎帝的文臣。

在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刑天为一人形符号,为氏族部落的象征图腾。刑天原本是华夏族无名神祇,被断首后才被称作“形天”,因“天”的字型本义即是人头。在《山海经》的原本记戴,称作“形天”,而“刑天”之得名,相信为陶渊明所改。根据《太平御览》引用《陶靖节集读山海经诗》,“刑天”意为“形体夭残”,但可能传抄错误而有“刑天舞干戚”与“形夭無千歲”二说。

千年以来,文人皆争辩陶渊明用“刑天”或“形夭”,北宋时曾纮表示“刑天舞干戚”才是正确,但南宋时的周必大则提出反驳,认为“刑天舞干戚”用在诗词上逻辑不通,故“形夭無千歲”才是正确。然而到了清代,陶澍则倾向曾纮之说,其后鲁迅及郭沫若认为“形夭”及“形天”则达不到此意,故用“刑天”。

刑天在神话中为炎帝文臣,酷爱音乐,为炎帝祝寿时创作《扶犁曲》、《丰年词》等诗曲。

自炎帝被黄帝在阪泉之战打败之后,刑天便跟随在炎帝身边,定居南方。当时,蚩尤起兵复仇,刑天本欲参战,但被炎帝制止。后蚩尤部被黄帝铲平,刑天得知蚩尤死讯一怒之下便手持利斧、盾牌,杀到天庭中央的南天门外,指名要与黄帝单挑独斗。最后刑天不敌,被黄帝用轩辕剑斩去头颅。

黄帝为免刑天复活,于是把他的头颅埋在常羊山里。《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记载:“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没了头的刑天并没有因此死去,而是重新站起来,并把胸前的两个乳头当作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拿斧。因为没了头颅,所以他只能向着天空猛劈狠砍,永远地与看不见的敌人厮杀,永远地战斗,是位悲剧性人物;但也有人提出 是因为刑天这个动作很搞笑,像在舞蹈(刑天舞干戚),所以黄帝才饶他一命。。

到了后世,刑天成为勇猛将士的象征,各朝各代之中,更是被比喻作战斗之神。而在陶渊明的《读山海经》中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类,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来赞颂刑天虽然失败,仍然战斗不已的精神。而在现代,刑天常常成为电脑游戏的角色(大多数为敌方),多是因为其独特外形、悲剧性和勇猛形象有关。

相关

  • 许旺泰奥多尔·施旺(德语:Theodor Schwann,1810年12月7日-1882年1月11日),德国动物学家。他在生物领域贡献巨大,包括发展了细胞学说,施旺细胞的发现和对胃蛋白酶的发现与研究。更进一步
  • 约瑟夫·M·阿卡巴约瑟夫·迈克尔·“乔”·阿卡巴(Joseph Michael "Joe" Acaba,1967年5月17日加利福尼亚州阿纳海姆),波多黎各裔美国教育家、地质学家、美国航空航天局宇航员。2009年3月15日,阿卡
  • 乔治·索尔蒂乔治·索尔蒂爵士(英语:Sir Georg Solti,1912年10月21日-1997年9月5日),英籍匈牙利裔指挥家。索尔蒂生于布达佩斯,幼年学习钢琴,还于布达佩斯在贝拉·巴托克、多赫南伊·埃尔诺和柯
  • 维拉·薇契-斐柏嘉瓦伊拉·维凯-弗赖贝加(拉脱维亚语:Vaira Vīķe-Freiberga,1937年12月1日-),港澳译作维拉·薇契-斐柏嘉,是第六任拉脱维亚总统,也是拉脱维亚第一任女总统和东欧第一位女元首。她在1
  • 应县一中应县第一中学校,简称应县一中,是山西省应县的一所高中。
  • 钱佳楠钱佳楠是一位上海市作家协会签约作家。生于1980年代后期的上海,双子座。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现就读于美国爱荷华作家工作坊。作品曾获第三十四届台湾“时报文学奖”短篇小
  • 苏罗娑苏罗娑 (梵语:शूरसेन, Śūrasena),亦作首罗犀那(Śaurasena),也以国都秣菟罗、摩头罗代指国名,是印度列国时代的十六大国之一,位于亚穆纳河西岸,北邻婆磋,首都为马图拉(梵语:Mad
  • 福原香织福原香织(1986年8月11日-)是一位日本的女性声优。千叶县出身。现在是自由身声优。血型为AB型。2008年、获得第2回声优奖的歌唱赏。代表作有《幸运☆星》(柊司)、《天才麻将少女》
  • 深田恭子深田恭子(Fukada Kyōko,1982年11月2日-),日本女艺人,出生于东京都北区,昵称深恭(日语:深キョン)。她主演过多部著名电视剧和电影,亦发行过多本写真集和一度以歌手身份发行过唱片,目前所属经纪公司为Horipro。深田恭子就读初中二年级时因为崇拜歌手华原朋美而打算入行,年仅13岁的她经过朋友的游说后参加了由经纪公司Horipro主办,在1996年8月开始的《第21回发掘艺人大奖赛(日语:ホリプロタレントスカウトキャラバン)》之“PURE GIRL征选会”,并于10月20日举行的总选中得到冠
  • 一位哲学家讲授太阳系仪一位哲学家讲授太阳系仪(英语:A Philosopher Lecturing on the Orrery),或是全名一位哲学家正在讲授太阳系,并用一盏灯代替太阳(英语:A Philosopher giving that Lecture on the Orrery in which a lamp is put in place of the Sun),该作品为英格兰画家德比的约瑟夫·赖特(英语:Joseph Wright of Derby)于1766年的作品,描绘一位哲学家演示一个模拟太阳系的机械模型太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