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疾病
✍ dations ◷ 2025-05-16 20:34:26 #心理疾病
精神障碍(英语:mental disorder),或称精神疾病,俗称心理疾病,主要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精神症状。目前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认为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外在原因,和患者自身的生理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内在原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心理活动、行为、及其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病症。精神障碍的成因在不同的学科,如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都有不同的解释,虽然现在的理论通常在对不同患者上都有不同的贡献。精神障碍的危险因子包括基因遗传(例如有忧郁症的父母)或是高神经质倾向。现今对心理疾病最热门解释是生物学上的解释;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脑部结构或功能,或者是有不同的神经化学反应,不论是由基因或环境伤害(如胎儿酒精症候群)引起的。举例来说,许多被诊断有思觉失调症的病人被证实在大脑中有肿大的脑室和萎缩的灰质。另外,有些人认为神经传导物质不平衡也会导致心理疾病。最后,许多的遗传和双胞胎研究都证实像躁郁症和思觉失调症等心理疾病是会遗传的。由于传统医药学界的发展,以生物学上的解释为主导,所以是目前最受喜欢的,但心理学上的解释也不容忽略。心理学家认为矛盾、危机、紧张和创伤可能会导致心理疾病,特别是在一个容易受伤的人身上。例如,一个目睹父母亲杀人的小孩可能会发展出沮丧和紧张的情绪,甚至得到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PTSD)。而社会学家亦认为重大事件和情境会导致心理疾病。例如,在社会运动、战争或遭受天然或人为的疾病时,该地区的人们有较高的机会得到心理疾病。贫穷、无常和缺乏资源和援助的地区也会比富裕和稳定的地区有较高机会得到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可能有多重的病因。已经有焦点放在神经导传物质多巴胺、去甲基肾上腺素和血清素上。每种疾病都有可能有它自己的病因。治疗的方式有精神障碍用药、心理辅导、调整生活方式和其他的支持性措施,或上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患者通常等到精神症状已明显到不能生活了的时候,才会想去寻找治疗,但及早治疗(当症状还轻微时)才能有较多的长期结果。和许多的身体疾病一样,诊断依然是个主观(即使越来越循证和科学)的艺术,包括细心和仔细地安置病史及过去与现在的病症。心理疾病依人而异,且有的轻微,有的严重,有的则介在两者之间。即使是同一个病人,症状也会随时间而改变,由最严重的情况,到完全缓解。这种疾病通常是不连续的,而且可能会因压力或其他因素而复燃。若一个人在症状疏解的情况又开始发病的话,并不代表他缺乏意志力或自我控制,而只是疾病的月圆月缺罢了。适当的治疗能够帮助稳定疾病的疗程,并减少症状的波动。心理疾病是因人而异的,因为个人的不同思想及原因产生的。看待主要的心理疾病(如躁郁症、思觉失调症、忧郁症、强迫症),先天与后天的争论常常会被提出来,答案是“两者都有”。主要的心理疾病都有很强的证据指向遗传。一小部分的人疑问心理疾病是否为“真实的”。这一观点的拥护者有山达基教教徒和反精神医学运动。根据美国总统心理健康新自由委员会在2003年的报告指出,主要的精神障碍,如忧郁症、躁郁症、思觉失调症、自闭症和强迫症等,和其他的疾病相比(如癌症或心脏病),才是在美国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另外,根据美国精神障碍人联盟(一个接受医药工业资助的美国倡导机构)的报告,23%的北美成年人在一年内会经历一次可被诊断出的心理疾病,但不超过半数的人会有严重到影响他们日常机能的症状。大约有9-13%的十八岁以下孩童会体验到持续性机能缺损的情绪不安,5-8%会因此而导致心理疾病。一般猜测大多数的年轻人会在他们成年之前由疾病中恢复,然后继续过着不被疾病卷入的正常生活。心理疾病相当常见,全世界大部分的国家,有三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有某种程度的心理疾病。在美国有46%的人有有某种程度的心理疾病。根据2005年Harvard School of Medicine的问卷,全球各国心理疾病的第一名是焦虑症(只有一个国家例外),第二名是情感障碍(只有二个国家例外),而药物相关障碍(英语:Substance-related disorder)及冲动控制障碍(英语:Impulse control disorder)的人数较少,比例随地区而不同。精神异常是对于任何情感或器质性精神损伤的通称。精神异常会导致适应不良行为、心理问题、或是一个或多个官能的重要部位产生损伤。精神错乱意指持续的精神异常或扰乱。
精神疾病主要分为轻型精神疾病与重型精神疾病。常见的轻型精神疾病有强迫症、抑郁症等。常见的重型精神疾病有思觉失调症等。轻型精神疾病主要是表现在感情障碍(如焦虑、忧郁等),思维障碍(如强迫观念等),但患者思维的认知、逻辑推理能力及其自知力都基本完好。而重型精神障碍,如思觉失调症的初期患者也可出现焦虑、强迫观念等表现,但此类患者的认知、逻辑推理能力将会变的很差,自知力也几乎全部丧失。对由于大脑病变所导致的器质性精神疾病,或中毒性精神疾病需与一般的功能性精神疾病加以区分。
有些精神障碍院会由病患鞋子的颜色来做病情轻重之区分
例如:白粉色鞋子的病患是无法控制情绪列为最轻微、白色鞋子为轻度精神障碍、黑白色为中度精神障碍、黑蓝色为重度精神障碍等。在人类历史上,由于对精神疾病的恐惧,早期使用许多非科学的方法驱除疾病。在古代,古人认为精神疾病的原因在外部,如被诅咒、灵魂出窍等,所以使用巫医、祈祷或举行一种请求神除去自己身体不净的仪式。到了中世纪,受宗教影响,认为精神障碍是“恶魔所为”或“神的惩罚”,因此会请被称为“驱魔师”的神父举行驱魔仪式。到了近代,尤其是18世纪以后,由于科学的迅速发展,心理疾病开始被当做一种需要医疗帮助的疾病,但初期只是很不人道地强制性将病人锁进医院监禁。到18世纪后期,又出现了一种说法,认为精神障碍是因为人体中的电磁流动被阻碍所引发的病态,所以使用磁石或磁性、催眠术来治疗。而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使精神疾患的治疗有很大的转变,目前对于精神疾患的治疗方式是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良好的精神治疗模式必须结合生物医学、心理治疗,以及社会复健计划。例如思觉失调症患者急性发作住院期间,给予药物协助缓解正性症状,病房中也会由专业人员例如医师、精神科护士、心理师、职能治疗师、精神科社工等,带领团体治疗,或者给予个别治疗。而在急性症状缓解后,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一同讨论复健计划,例如到复健病房、日间留院或者工作坊,通过恢复计划,有效增加病识感、学习独立生活能力、改善家庭与社会关系。尽管近年药物发展迅速,但对于某些明显而药物难治的精神症状,医师会建议采取电痉挛疗法(ECT)。这项古老的治疗方式,经过数十年不断改善,证实为有效且安全的后线治疗方式。仍有人实施破坏额叶的外科手术,例如20世纪前期曾有人尝试以冰锥破坏额叶。但在20世纪后期已证实额叶破坏手术对脑部的破坏远多于治疗效果,在先进国家这样的手术已经绝迹。
冰敷,用冰块敷脑袋,舒解脑部压力对精神障碍的诊断,目前医生主要还是用“听其言、观其行”的方法。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行为并与病人沟通,来了解病人内心世界的想法,从而来判断病人的思维,认知能力,还有自知力等,在判断病人的病情如何。除此之外,医生有时也会让病人去做一些生化检查或X光、MRI等检查,通过对病人血液里某些生化指标和对脑成像等检查,对判断病人的病情是会有一定帮助的。
思觉失调症无意间单纯的动机与行为会达到二、三,甚至更多的效果。
相关
- L型细菌L型细菌系一类在突变后细胞壁缺损的细菌,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煎蛋形的小菌落。L型细菌必须生活在高渗透压的环境中,否则就会裂解死亡。其细胞膨大,对渗透压十分敏感。其之所以
- 抗酸药抑酸剂,又称抗酸剂,抑制胃酸分泌,缓解烧心、反酸的症状,常用的药物有H2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剂PPI(奥美拉唑等)。如氢氧化铝凝胶、三硅酸镁、碳酸氢钠等至今已经出现三代,既第一
- 桑黄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又称桑耳、桑臣,为锈革菌科桑黄属的物种,也是桑黄孔菌属的模式种。本种生长于桑属植物的树干上。具有抗氧化、抗发炎、提升免疫力、抗癌、护肝、
-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简称PSC)是描述一种肝内或肝外胆管发炎以及闭塞性纤维化的疾病。胆道原先可将胆汁输入肠道中,但被阻塞后则可能导致肝硬化
- 仿星器仿星器(Stellarator)因模拟恒星内部持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而得名,是以磁场约束核聚变等离子体,稳定运行提供动力的实验装置。它是最早期的受控核聚变装置中,最初美国物理学家莱曼
- 未来可能形成的超大陆(英语:supercontinent),一般定义为拥有一个以上陆核(continental core)或克拉通的大陆。以下为地质年代中曾出现与可能形成的超大陆,依照时间顺序排列:
- 四糖四糖(英语:Tetrasaccharide),是一种碳水化合物。它可以通过水解生成四种相同或者不同的单糖分子。果聚糖:菊粉 · 果聚糖β2→6甘露聚糖:低聚木糖:半乳聚糖:
- 帕埃斯图姆帕埃斯图姆(Paestum)是意大利坎帕尼亚地区的城镇。它位于奇伦托地区北部,那不勒斯东南方85公里萨莱诺省靠近海岸的地方,以古希腊建筑多立斯柱式神庙而闻名。该城由来自希腊锡巴
- 镜子镜子,也称鉴,是一种表面光滑,具反射光线能力的物品。最常见的镜子是平面镜,常被人们利用来整理仪容。在科学方面,镜子也常被使用在和望远镜、激光、工业器械等仪器上。不论是平面
- 应用物理学应用物理学(applied physics)指的是针对实际用途而进行的物理研究。物理学通常视做一种基础科学,而非应用科学。物理学也被认为是基础科学中的基础科学,因为其它自然科学的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