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西·格兰杰

✍ dations ◷ 2025-04-03 17:00:42 #珀西·格兰杰
珀西·奥尔德里奇·格兰杰(英语:Percy Aldridge Grainger,1882年7月8日-1961年2月20日)是著名的澳大利亚钢琴家、作曲家、以及萨克斯风演奏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美国公民。精通俄语、挪威语、冰岛语等11种语言。创作了许多经典的乐曲,其中也包括钢琴曲、管弦乐曲、管乐曲、以及大量改编自民谣的曲子。提倡“自由音乐”(Free Music)。格兰杰于1882年7月8日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小时候的格兰杰在学校适应不良,母亲萝丝(Rose)便肩负起教育格兰杰的工作。1892年7月,十岁的格兰杰首次在演奏会上露面;十二岁时的格兰杰便开始巡回演奏。1895年5月,格兰杰随着母亲萝丝到德国法兰克福学习钢琴及作曲。1901年,格兰杰19岁时,随母亲前往英国伦敦,此时的格兰杰开始展现作曲技巧。1907年,格兰杰在挪威拜访了格里格,格里格使用民谣的手法影响了格兰杰,使格兰杰也开始收集、创作改编大量英国民谣。在母亲的音乐教育下,一直声称自己不爱弹钢琴的格兰杰,以天才钢琴师的姿态进入乐坛。但是不久后,萝丝却因为精神疾病而跳楼自杀。格兰杰在失去母亲后,事业渐渐攀向高峰。因为不爱弹钢琴,格兰杰开始专注于作曲事业。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格兰杰的名气渐渐淡去,格兰杰开始作低收入甚至无收入的演奏。在最后的几年,格兰杰开始实现童年时“自由音乐”的构想。自由音乐(Free Music)是格兰杰11、12岁时,看到Albert Park Lake的水纹而激发的构想,到晚年时才逐渐实现。自由音乐强调节奏、调性的自由度,并重是旋律性。格兰杰甚至使用一些机器,以产生出过去器乐演奏的民谣无法达到的流动感。在出版音乐前,格兰杰也会先用这些仪器听过。在这些机器中,最有名的仪器叫作“Hills and Dales”,在之后格兰杰的仪器制造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亦有使用光电池和晶体管。格兰杰的“自由音乐机器”是现代电子合成器(Electric Synthesizer)的先驱。

相关

  • 白血球白血球,又称为白细胞,是血液中重要的血细胞之一。除白细胞外,人体血液中还含有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帮助身体抵抗传染病以及外来的东西。白细胞可以
  • 热带季节热带,(英语:Tropics)的广义是指地球上南、北回归线(南、北纬23度26分)之间的地区的总称,但在气候方面一般会进一步区分出赤道热带和亚热带,无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时从气候上定义,指
  • 犹太教灯台犹太教灯台(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
  • 软腭音软腭音(英语:Velar consonant、又称软腭辅音,古汉语称为:牙音)是按发音部位分类的一类辅音。发音时,舌面后部接近软颚。一些软腭化的辅音在国际音标中还可以用⟨ˠ⟩表示(就是上标
  • 拜尔约翰·弗雷德里克·威廉·阿道夫·冯·拜尔(德语:Johann Friedrich Wilhelm Adolf von Baeyer,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
  • 混农林业混农林业(英文:Agroforestry或Agro-sylviculture)或称农林间作、农业森林学、混农森林学、农用林业、农林混作系统、混林农业等,是一种结合林业与农业间土地利用的研究学科或者
  • 蔡其巩蔡其巩(1932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泗水,祖籍福建泉州,中国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首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清华大学兼职教授,中国金属学会理
  • 高雄火车站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 1941年6月22日 (昭和16年) 台湾铁路管理局 (后站)- 1971年10月31日 (民国60年) 台湾铁路管理局 (临时站)- 2002年3月28日 (民国91年) 台湾铁路管理
  • 阿蒙霍特普一世阿蒙霍特普一世 (英语文献中一般写作:Amenhotep I;?—约前1506年)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约前1525年—约前1506年在位)。阿蒙霍特普一世是雅赫摩斯一世与雅赫摩斯-纳菲尔泰丽的第三
  • 能源节约可持续发展主题可再生能源主题环境主题节约能源(简称节能)是指以减少能源消耗的方式,保护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能可以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或降低传统能源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