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

✍ dations ◷ 2025-07-14 21:36:44 #匠人
匠人(学名:Homo ergaster,来自希腊文ἔργον,意为“工作”)是属于人科的已经灭绝的物种,生存于180-130万年前的东非及南部非洲,处于上新世末期到更新世初期。目前对于匠人的分类、祖先以及后裔尚存争论,但很多人认为,他很可能是晚期人科物种(诸如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的直接祖先。他与直立人间的关系也有许多争议。直立人被认为是匠人在亚洲的后裔。也有观点认为他与直立人可以归为同一物种。匠人是人属的早期物种之一,可能是能人的后裔,或者和能人享有共同的祖先。南非古生物学家约翰·鲁宾逊(John T. Robinson)于1949年在南非斯瓦特克朗(Swartkrans)发现了一新的人科动物的下颌骨,并将其命名为开普远人(Telanthropus capensis),但目前已证实该化石属于匠人。1975年在肯尼亚鲁道夫湖(Lake Rudolf,现已改名为图尔卡纳湖Lake Turkana),柯林·葛洛福斯(Colin Groves)和弗罗茨瓦夫·马扎克(Vratislav Mazak)发现了一具下颌骨,并将其命名为匠人。此化石代号为KNM ER 992,也是匠人的模式标本。最完整的匠人骨骼是于1984年在肯雅的图尔卡纳湖发现的,这也是迄今为止发掘出的最完整的已灭绝人科物种化石。古人类学家理查·李基(Richard Leakey)、卡莫亚·基穆(Kamoya Kimeu)及阿兰·沃克(Alan Walker)发掘出这个160万年前的标本,编号为KNM-WT 15000,并为它起了个昵称“图尔卡纳少年”(Turkana Boy)。在古生物学界,对于直立人与匠人的关系仍旧存有许多争论。有些人相信匠人是直立人在非洲的直接祖先,认为匠人从非洲迁移到亚洲,形成了一个不同的物种。也有很多人想要舍弃匠人这一名称,因为北京人(直立人)化石和“图尔卡纳少年”化石几乎没有分别。但另外也有很多人认为匠人确实是一个有效的分类单元。当然有时,匠人也会被归为直立人的亚种。有人提出可以通过恩斯特·麦尔的生物学物种定义来测试上述假说,即检验匠人和直立人的头盖骨标本在形态学上的区别的程度,再将其与地理分布类似或有进化亲缘关系的其他现存灵长类物种的群体进行比较。这样,如果直立人与匠人的区别比起一个物种(譬如说猕猴)间的区别更大,则可以说明他们是两个不同的物种。但很多人坚持这种方法在这里并不适用。这是因为如何选取现存物种来比较非常关键,但合适样本的选取却又相当困难。举例来说,由粒线体夏娃假说证实,所有现代人类的形态学差异相当地小,因而现代人类就不适合被选做对照物种。匠人与直立人的分别在于他较薄的头颅骨骨头,且没有明显的沟。而与海德堡人的分别在于更薄的骨头、更突出的面部以及更低的前额。衍生的特征包括有减少了的两性异形、较细小及正颌的面部、较细小的齿弓及较大的脑容量(早期标本约有700-900立方厘米,而晚期标本有900-1100立方厘米)。估计匠人站立时高1.9米。遗骸在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肯雅及南非都有发现。能人通常被认为是人属的祖先,也是匠人的直接祖先,但在这点上目前也有分歧。能人与匠人一同存在了20万到30万年,这或许意味着他们来自一个共同的祖先。匠人对于后期人族的遗传学影响也无法确定。现今的遗传学研究基本证实了单地起源说,这也许意味着匠人是所有后期人族物种的祖先。匠人在190万到180万年前从能人的后裔中分离出来,这一支迁移出非洲后,直立人几乎立即又从匠人的后裔中分开。匠人的早期后裔可能包括在格鲁吉亚被发现的格鲁及亚人。匠人在非洲保持了50万年的稳定,之后化石记录显示他于140万年前消失,关于他的消失现在还未找到明显的原因。相比直立人,匠人使用更为多样的和先进的石器。匠人很可能最先制造出奥杜威文化的工具,改进之后,又发展出了阿舍利文化的双面斧。由于直立人在阿舍利文化的技术创新之前20万年就从匠人中分离出来,因此他们没有机会使用阿舍利工具。匠人的两性异形比起人他的祖先南方古猿来说减少了大约20%,但与现代人类相比还大不少。据此推测,男性匠人间为争夺配偶而产生的竞争也随之减少,这使男性的身型减小,也使其社会更趋现代。不仅在身体上,在社会组织方面匠人也比前辈更接近现代人,他们的社会也已经和处于狩猎社会的现代人类很相似了。还有研究表示匠人是最先学会利用火的人科,但这点尚有争议。匠人很可能是最早发出人类声音的人科,尽管程度非常有限。根据对“图尔卡纳少年”的研究,他的颈椎远比之后的人类更窄,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推测,或许是身体的限制使他们无法发生更复杂的声音。但在对30万年之前的格鲁及亚人进行研究后发现,他的颈椎与正常人类几乎没有区别。一种可能是“图尔卡纳少年”的脊柱曾生过某种疾病从而导致了颈椎的变窄。另外,也没有考古学证据表明匠人会进行象征性思维(如写作、艺术等)。但以进化得很好的大脑来猜测,他们有可能进行某种形式的语言或符号式交流。

相关

  • J01C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J01(抗菌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英文: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俗称 "小中风") 是由于大脑特定部位的血液供应暂时受到阻碍,致使产生了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一般持续时间少于24小
  • 像脓的物质脓是一种黄色或黄白色液体,是动物身体在发炎反应中所生成的物质,脓在周围组织所堆积而成的区域称为脓疮。这些液体,是由死亡或存活的白血球细胞所制造。脓存于患部内触碰会有疼
  • 嘴唇嘴唇是在人类及许多动物的脸上一个明显易见的器官,由上下两唇构成。两唇皆为凸出而柔软、并能由内部肌肉牵引而自由移动。唇是一个触觉器官,主要功能为帮助进食以及准确闭合发
  • 利什曼原虫症利什曼病(英语:Leishmaniasis)是一种由寄生原生动物利什曼原虫造成的疾病,是由特定种类的白蛉叮咬所散播。这种疾病主要分为三种:皮肤、黏膜及内脏的利什曼疾病。皮肤利什曼病会
  • 大司乐大司乐是西周时期的音乐组织,距今约3000多年历史。当时西周贵族重视礼乐,视此成管治国家的器具。“大司乐”作为周朝的音乐机构,掌握着礼乐要职,培养王室和贵族子弟,也有一些是从
  • 滋胚层滋胚层又可以称作滋养层(trophoblast、从希腊语trephein:滋养;以及blastos:发生所转变而来。)位于囊胚的最外层,提供胚胎营养,最后大部分会形成胎盘。滋胚层在怀孕的第一阶段就会形
  • 西德尼·布伦纳西德尼·布伦纳,CH,FRS(英语:Sydney Brenner,1927年1月13日-2019年4月5日),南非生物学家,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布伦纳出生在南非小镇杰米斯顿。他的双亲是犹太移民(英语
  • 心理物理学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肿瘤护理新生物、息肉、瘜肉或赘生物(英语:neoplasm),是指身体细胞组织不正常的增生,当生长的数量庞大,便会成为肿瘤(英语:tumor)。而肿瘤亦可以是良性或恶性的。肿瘤(英语:tumor)在医学上是指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