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德尼·布伦纳

✍ dations ◷ 2025-08-08 06:30:08 #西德尼·布伦纳
西德尼·布伦纳,CH,FRS(英语:Sydney Brenner,1927年1月13日-2019年4月5日),南非生物学家,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布伦纳出生在南非小镇杰米斯顿。他的双亲是犹太移民(英语:South African Jews)。父亲1910年从立陶宛来到南非,而母亲于1922年从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移居南非。他有一个妹妹Phyllis。布伦纳在杰米斯顿高中和金山大学接受教育后,在牛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60年代,布伦纳在分子生物学领域成就突出。1961年,他与佛朗西斯·克里克通过克里克-布伦纳实验解释了蛋白质翻译的三元码,发现了移码突变。这个发现提供了遗传密码前期解释。之后他专注于秀丽隐杆线虫的研究。发现器官发育和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程序化凋亡)的遗传调控机理。2002年12月,他的诺贝尔演讲的题目为"Nature's Gift to Science",介绍了线虫动物门,他被认为选择了正确研究方向,并选择了正确的生物体。布伦纳创建了分子科学研究院(英语:Molecular Sciences Institute)(Molecular Sciences Institute),他还和多所研究机构有合作关系,如美国索尔克生物学研究所、日本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新加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院(英语:Institute of 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Institute of 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霍华德休斯医学院(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珍妮莉娅法姆研究学院(珍利亚农场研究园区)。并且他在期刊《现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杂志设有专栏“Loose Ends”,以敏锐的科学视角和辛辣的文笔而著称。2001年他出版了专著A Life In Science。他也是在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科学理事,以及在那里作为遗传学教授。2006年10月11日,布伦纳被新加坡科学技术研究局授予国家科学技术奖章,表彰他为新加坡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1901年:贝林  1902年:罗斯  1903年:芬森  1904年:巴甫洛夫  1905年:科赫  1906年:高尔基、拉蒙-卡哈尔  1907年:拉韦朗  1908年:梅契尼可夫、埃尔利希  1909年:科赫尔  1910年:科塞尔  1911年:古尔斯特兰德  1912年:卡雷尔  1913年:里歇  1914年:巴拉尼  1919年:博尔代  1920年:克罗  1922年:希尔、迈尔霍夫  1923年:班廷、麦克劳德  1924年:埃因托芬1926年:菲比格  1927年:瓦格纳-尧雷格  1928年:尼科勒  1929年:艾克曼、霍普金斯  1930年:兰德施泰纳  1931年:瓦尔堡  1932年:谢灵顿、阿德里安  1933年:摩尔根  1934年:惠普尔、迈诺特、莫菲  1935年:斯佩曼  1936年:戴尔、勒维  1937年:圣捷尔吉  1938年:海门斯  1939年:多马克  1943年:达姆、多伊西  1944年:厄尔兰格、加塞  1945年:弗莱明、柴恩、弗洛里  1946年:马勒  1947年:科里、G·科里、奥赛  1948年:穆勒  1949年:赫斯、莫尼斯  1950年:肯德尔、赖希施泰因、亨奇1951年:泰累尔  1952年:瓦克斯曼  1953年:克雷布斯、李普曼  1954年:恩德斯、韦勒、罗宾斯  1955年:特奥雷尔  1956年:考南德、福斯曼、理查兹  1957年:博韦  1958年:比德尔、塔特姆、莱德伯格  1959年:奥乔亚、科恩伯格  1960年:伯内特、梅达沃  1961年:贝凯希  1962年:克里克、沃森、威尔金斯  1963年:埃克尔斯、霍奇金、赫胥黎  1964年:布洛赫、吕嫩  1965年:贾克柏、利沃夫、莫诺  1966年:劳斯、哈金斯  1967年:格拉尼特、哈特兰、沃尔德  1968年:霍利、科拉纳、尼伦伯格  1969年:德尔布吕克、赫希、卢瑞亚  1970年:卡茨、奥伊勒、阿克塞尔罗德  1971年:萨瑟兰  1972年:埃德尔曼、波特  1973年:弗里希、洛伦兹、廷贝亨  1974年:克劳德、迪夫、帕拉德  1975年:巴尔的摩、杜尔贝科、特明1976年:布隆伯格、盖杜谢克  1977年:吉耶曼、沙利、耶洛  1978年:亚伯、内森斯、史密斯  1979年:科马克、豪斯费尔德  1980年:贝纳塞拉夫、多塞、斯内尔  1981年:斯佩里、休伯尔、威泽尔  1982年:伯格斯特龙、萨米尔松、范恩  1983年:麦克林托克  1984年:杰尼、克勒、米尔斯坦  1985年:布朗、戈尔茨坦  1986年:科恩、列维-蒙塔尔奇尼  1987年:利根川进  1988年:布拉克、埃利恩、希钦斯  1989年:毕晓普、瓦慕斯  1990年:默里、托马斯  1991年:内尔、萨克曼  1992年:费希尔、克雷布斯  1993年:罗伯茨、夏普  1994年:吉尔曼、罗德贝尔  1995年:路易斯、纽斯林-沃尔哈德、威斯乔斯  1996年:杜赫提、辛克纳吉  1997年:布鲁希纳  1998年:佛契哥特、伊格纳罗、慕拉德  1999年:布洛伯尔  2000年:卡尔森、格林加德、坎德尔2001年:哈特韦尔、亨特、纳斯  2002年:布伦纳、霍维茨、苏尔斯顿  2003年:劳特伯、曼斯菲尔德  2004年:阿克塞尔、巴克  2005年:马歇尔、沃伦  2006年:法厄、梅洛  2007年:卡佩奇、埃文斯、史密斯  2008年:豪森、巴尔-西诺西、蒙塔尼耶  2009年:布莱克本、格雷德、绍斯塔克  2010年:爱德华兹  2011年:博伊特勒、奥夫曼、斯坦曼  2012年:格登、山中伸弥  2013年:罗思曼、谢克曼、聚德霍夫  2014年:奥基夫、莫泽夫人、莫泽  2015年:威廉·塞西尔·坎贝尔、大村智、屠呦呦  2016年:大隅良典  2017年:霍尔、罗斯巴什、扬  2018年:艾利森、本庶佑  2019年:凯林、拉特克利夫、塞门扎

相关

  • 免疫缺陷免疫缺陷(英语:immunodeficiency)是指免疫系统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失常或欠缺。免疫缺陷还可能降低肿瘤免疫监视功能。免疫缺陷多为继发性(secondary)免疫缺陷,不过也有些人生来就有
  • 肌肉肌肉(拉丁语:Musculus)是一种能收缩的动物组织,属于软组织,由胚胎的中胚层发育而来。肌肉细胞有收缩纤维,会在细胞间移动,并改变细胞的大小。肌肉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其功
  • 肺泡巨噬细胞肺泡巨噬细胞(英语:Alveolar macrophage),是存在于肺间质的特殊巨噬细胞,由迁移到肺的吞噬细胞发育而成,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一部分。可参与吞噬和清除外来的尘粒或病原并进行
  • 风湿免疫科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风湿病学或称风湿病专科(英语:Rheumatol
  • ProtegeProtégé,常简化拼写为“Protege”,是一个史丹佛大学开发的本体编辑和知识管理系统。开发语言采用Java,属于开放源码软件。由于其优秀的设计和众多的插件,Protégé已成为当前
  •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属于妇科疾病,指的是本当存在于子宫内的内膜组织却在子宫外的其他地方生长,多数会在卵巢、输卵管以及子宫附近的组织,少数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在身体
  • 喉片喉片(喉糖,喉咙含片,润喉糖,止咳片)是一种小型,通常含有药性的片剂,使用在在口中使它缓慢溶解,暂时缓解因来自普通感冒或流感所产生的咳嗽,并且润滑和舒缓喉咙受刺激的组织(通常使用
  • 囊虫病囊虫病(Cysticercosis)是由 猪肉绦虫(Taenia solium)的幼体(囊尾幼虫)引起的组织感染。病者可能会许多年都没有症状或只有很少的症状。在部分的病例,尤其亚洲的病例会在皮肤下1到2
  • 止吐剂止吐剂(英语:Antiemetic),又称止吐药,广义上的止吐药指一切用于治疗恶心与呕吐的药物。由于呕吐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由多种因素引起,故不同作用机理的止吐药只能针对其中一种或多
  • 比较解剖学比较解剖学是在解剖学角度中比较生物的相似与差异处的一门研究,其通过比较的方法对比不同机体的结构特征,并观察分析其相互间的异同,从而了解生物进化的发展规律。它与演化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