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谷物禁运

✍ dations ◷ 2025-08-21 11:42:30 #食品政治,美苏关系,国际制裁,苏联农业,1980年美国,1980年苏联,吉米·卡特总统任期,1979年阿富汗战争,苏联对外贸易,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关系

1980年谷物禁运是因1979年12月24日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政府于1980年1月4日宣布对苏禁运谷物及计算机、钻井设备,以及与苏联饲料业-畜牧业相关的商品贸易(如种子、肉类、奶制品、动物油、种畜精液等)。

当时苏联在截至1980年9月30日的贸易年度向美国订购了2400万吨粮食,除了1975年签署的美苏粮食贸易长期协定规定的800万吨外,美国中断了其余1500万吨的对苏出口。1980年1月12日,主要粮食出口国在美国华盛顿召开部长级会议协调对苏粮食禁运,加拿大、澳大利亚、欧共体等同意参与这次粮食禁运,保证对苏出口粮食不超过“正常和传统”水平。阿根廷拒绝参加这次禁运,但美国政府认为阿根廷是否参与无足轻重。1979-1980年度,苏联计划进口粮食3700万吨。美国中央情报局估计,禁运将使苏联饲料供给下降14%,肉类生产下降12%,肉类消费下降7%。

当时的美国总统是吉米·卡特,对外实施粮食禁运违背了卡特1976年竞选总统时的许诺。198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竞选中,里根认为禁运给美国农业生产者带来损失,承诺当选后解除禁运。

1980年11月,美国与中国签订长期谷物贸易协议,规定每年对华出口谷物900万吨。加拿大认为这是美国借机侵蚀加拿大谷物的传统出口市场。1980年12月,加拿大退出禁运。

1981年4月24日朗奴·列根履行上述诺言解除封锁。苏联因禁运而改从其他地区如南美洲和欧洲获取粮食,因此政策没有对苏联造成影响。商品价格在实施禁运后下跌,造成了严重的农业危机。

苏联1979-1980贸易年度实现进口3120万吨。美国农业部1981年估计禁运使苏联饲料供应下降2%,对肉类消费将不会产生可察觉的影响。1980年1月至1981年6月,阿根廷向苏联出口粮食1500万吨,超额利润达25%。

相关

  • 拉瓦锡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法语: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1743年8月26日-1794年5月8日),法国贵族,著名化学家、生物学家,被后世尊称为“近代化学之父”。他使化学从定性转为定量
  • 托勒密十五世托勒密十五世·菲洛帕托尔·菲洛墨托尔·恺撒(希腊语:Πτολεμαίος ΙΕ' Φιλοπάτωρ Φιλομήτωρ Καίσαρ,拉丁化:Ptolemaíos XV Philopátōr P
  • 万大大桥万大大桥为台湾跨越高屏溪的桥梁之一,由公路总局管辖,属于台88线与县道188号的一部分,是往来高雄市与屏东县的重要交通要道,与里岭大桥、高屏大桥、与双园大桥同视为高屏地区的
  • 吡喃酮吡喃酮(Pyrone)是吡喃的酮类衍生物,是一类六元的含氧杂环化合物。与吡喃一样,根据环中双键和羰基的位置不同,吡喃酮可以有两个异构体:α-吡喃酮和γ-吡喃酮。吡喃酮的结构广泛存在
  • 阳湖派阳湖派,清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是恽敬、张惠言。得名于常州府阳湖县。阳湖派主张大抵与桐城派相同,只是他们一面作古文,同时又喜作骈文;其次他们除取法五经之外,也兼取诸子与史书。
  • 外贸依存度贸易依存度(foreign trade degree of dependence, FTD)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一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或该地区同时期内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即E X
  • 约翰内斯·施坦因霍夫约翰内斯·施坦因霍夫(Johannes Steinhoff,1913年9月15日-1994年2月21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空军的王牌飞行员,战后在西德联邦国防军空军担任要职。二战期间共击落敌机176架,
  • 约翰·卡比小约翰·约瑟夫·卡比(英语:John Joseph Kirby Jr.,1939年10月22日-2019年10月2日),美国律师,2007年6月30日退休前受雇于瑞生律师事务所,曾担任纽约办公室知识产权和技术实践小组组
  • 罗伦佐·巴迪瑟拉·提也波洛罗伦佐·巴迪瑟拉·提也波洛(Lorenzo Baldissera Tiepolo,1736年8月8日-1776年3月2日)是意大利画家,乔凡尼·巴提斯塔·提也波洛之子。生于威尼斯,作为其父之助手,跟随其父和兄长乔
  • 卡拉布里亚大区卡拉布里亚(意大利语:Calabria,意大利语发音:),从前称为“布鲁提乌姆(Brutium)”,是意大利南部的一个大区,包含了那不勒斯以南像“足尖”的意大利半岛。大区北邻巴斯利卡塔大区,西南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