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真形图,题为东方朔编,实际应出于汉末魏晋之际,为中国古代道士绘制的一种特殊山岳图,在道教中用以“辟兵凶逆”,为符箓之最古者。后世此书传本甚多,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洞玄部灵图类。另有《云笈七签》本,收入该书卷七九。今河南登封县嵩山中岳庙内存此图碑刻。
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乃源于古代中国对山川的崇拜祭祀,依附五行思想而成形。
真形,本来的形象;真实的形体或形象。五岳真形,即五岳的山水之象,其形势“盘曲回转,高下参差,长短卷舒,波流似于奋笔,锋铓畅乎岭崿”。
其一为〈五岳真形图序〉,概述五岳四山(即泰山、衡山、嵩山、华山、恒山、青城山、庐山、霍山、潜山)之真形与灵迹。内称五岳四山之“真形图”乃取象山水曲折参差之状图写而成,出自神农、黄帝之世。凡人有此真形图,入山不迷,可避兵灾毒害。又称五岳四山皆有神灵,并逐一列举每山之山君及其部领群仙玉女之数。
其二为〈灵宝五岳古本真形图〉,首载“五岳山真形文”一幅、“三天太上大道君长生符”六枚。其次列举五岳四山真形图九幅,每图前各有符一枚。各符图后有文字,略叙书写佩带符图之法。
其三〈洞元灵宝五岳真形图〉,此篇符图文字与古本略同,惟符文笔画较细,并且各真形图内外有小字注文。疑此篇乃宋代传世之《五岳真形图》别本。
据推断《五岳真形图》应该源自一种由高山绝顶向下俯视的鸟瞰图,或者说是山岳平面图。后代通行的《五岳真形图》,往往完全脱离实际地理形势,只是标绘为一种图形、符箓符号,含有护符成分在内,已无地形图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