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 dations ◷ 2025-05-17 01:30:05 #1940年出生,2016年逝世,德黑兰大学校友,伊朗电影导演,伊朗编剧,伊朗诗人,德黑兰人,戛纳影展获奖者,威尼斯影展获奖者,罹患胃癌逝世者,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波斯语:عباس کیارستمی‎ ,英语:Abbas Kiarostami,1940年6月22日-2016年7月4日),生于德黑兰,是伊朗革命后最有影响力和最引起争论的电影导演、编剧和制作人之一,也是过去20年国际上最著名的伊朗导演之一。在1980和90年代期间,国际社会对伊朗持有负面评价时,他的电影展现出伊朗慈悲和艺术的另一面。

虽然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在1970年代曾拍过几部获奖电影,但他在世界电影舞台上所获得的名声是在伊朗革命之后。他的杰作《大特写》(Nema-ye Nazdik,1990)”在法国声名大噪,使得国际电影圈开始注意到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作品。1991年的《春风吹又生》(Zendegi va digar hich)让他在翌年戛纳影展一种观点(Un Certain Regard)赢得首个重要奖项罗塞里尼奖。在他拍出初次突破性作品《报告》(Gozaresh,1977)后20年,终于以《樱桃的滋味》(Ta'm e guilass,1997)在戛纳影展获颁金棕榈奖。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出生于德黑兰,毕业于德黑兰大学艺术系。他于大学主修绘画和图形设计,并曾担任交通警察。

1962年至1966年间,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总共拍摄超过150部电视广告。1960年代末,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开始拍摄电影。

在1969年,伊朗新浪潮开始于达里尔婿·默荷祖(داریوش مهرجویی )的电影《GAV》,他在德黑兰为非商业组织伊朗儿童和青年智力发展研究所(Kanun)建立电影部门,后来成为伊朗当代电影重要中心。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在同年导演第一部短片《面包和街道》(Nan va Koutcheh)。他在伊朗儿童和青年智力发展研究所经营部门5年,为儿童拍摄电帮他踏出电影导演和制作的第一步。

1970年代,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奉行个人主义电影制作风格 。1975年,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执导两部短片《我也可以》及《两个解决方案》。1980年代初,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执导一些短片,包括《牙痛》(1980年)、《有序还是无序》(1981年)与《合唱团》(1982年)。直到他于1987年完成《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后,他开始在伊朗国外受到注目。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春风吹又生》(1992年)与《橄榄树下的情人》(1994年)被电影评论家称为寇科三部曲,因为三部电影都在伊朗北部寇科拍摄。该影片也提到1990年曼吉尔-鲁德巴地震,造成40,000人失去生命。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用生命,死亡,改变来延续电影主题。1990年代,寇科三部曲于法国和其他西欧国家,如荷兰、瑞典、德国和芬兰获得商业成功。但是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认为《春风吹又生》、《橄榄树下的情人》及《樱桃的滋味》(1997年)才是三部曲。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完成《大特写》(1990年),描述一个男人冒充电影制作人,之后遭到警察逮捕及审判的故事,由穆森‧马克马巴夫(Mohsen Makhmalbaf)主演。英国电影学院将《大特写》名列史上50大经典电影第42位,获得昆汀·塔伦蒂诺、马丁·斯科塞斯、韦纳·荷索、让-吕克·戈达尔、南尼·莫莱蒂等著名导演肯定 and was released across Europe.,《大特写》也在欧洲上映。

1992年,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执导《春风吹又生》,讲述一位父亲和儿子从德黑兰开车到寇科寻找两个小男孩,他们在途中遭遇地震幸存者的故事。这一年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赢得罗伯托·罗西里尼大奖。《橄榄树下的情人》(1994)以《春风吹又生》拍摄幕后为蓝本,主要描述《春风吹又生》中的饰演夫妻的男女演员,在镜头外微妙的关系。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为贾法·帕纳西传写电影剧本《白气球》(1995年)。1997年,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以《樱桃的滋味》夺得金棕榈奖,这部影片涉及道德、自杀行为合法性及同情等议题。

《风带着我来》在1999年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剧情描述有一群人来到库尔德族部落停留,当地人则猜想他们为了寻宝而来,于是在部落里造成话题。

2000年,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在美国旧金山电影节获得黑泽明终身成就奖,他则将奖项献给伊朗演员Behrouz Vossoughi,以表彰他对伊朗电影贡献。

2001年,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接受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邀请,前往乌干达坎帕拉拍摄乌干达孤儿纪录片。国家电影剧院首席制作人杰夫·安德鲁提到这部电影说:“这部电影提及生命和死亡连结,就像基亚罗斯塔米之前的四部电影。”

次年,基亚罗斯塔米执导《十段生命的律动》,展现一个罕见电影制作方法,并放弃剧本。剧情借由女计程车司机的眼睛来传达,随着计程车在德黑兰街头前进,进入乘客的内心世界与伊朗文化 。

2008年,基亚罗斯塔米执导《雪馨》,电影充满伊朗女演员和法国女演员朱丽叶·比诺什的特写镜头。这部影片被形容为“探索影像、声音和女性观众之间的关系。”

《合法副本》(2010年)再次由朱丽叶·比诺什演出,电影于在意大利托斯卡纳拍摄,描述英国男人和法国女人之间的故事,它在2010年戛纳电影节首映。罗杰·埃伯特称赞这部电影,指出“基亚罗斯塔米在创造营幕外空间的功力非常出色。”朱丽叶·比诺什也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基亚罗斯塔米曾在众多电影节担任评审,最引人注目的是戛纳电影节(1993年、2002年、2005年与2014年)。他也曾在威尼斯电影节(1985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1990年)、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1996年)、圣保罗国际电影节(2004年)、卡帕尔比奥电影节(2007年)、库斯滕多夫电影及音乐节(2011年)担任评审。

2016年7月4日,因患胃肠癌在法国巴黎逝世。 根据当地媒体报道,基亚罗斯塔米在查出癌症后,是因为在德黑兰进行手术发生医疗事故,进而耽误了治疗,最后被送到巴黎时已经回天乏术。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和其他几位同时期的伊朗导演都属于推动伊朗电影新浪潮运动的电影导演。此一伊朗电影界的运动,始于1960年代,并在1979的革命之前的70年代蓬勃发展。 Forough Farrokhzad、Sohrab Shahid Saless、Bahram Beizai和Parviz Kimiavi是伊朗电影新浪潮运动先锋。他们拍摄的作品带有非常浓厚政治和哲学意涵,与如诗般对白的创新艺术电影。有些电影属于现实主义风格,有些则是混合幻想和现实隐喻。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已经受到全世界影坛的赞誉,他在1999年被两位国际影评人投票评选1990年代最重要的电影导演 。他的4部电影在安大略省电影中心公布90年代最佳电影名单中排名前6位。黑泽明说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电影:“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我的感受...当萨蒂亚吉特·雷伊去世后,我很郁闷。但是看到基亚罗斯塔米的电影后,我感谢上帝给我们合适的人来接棒。”马丁·斯科塞斯曾评论说,“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代表艺术电影的最高水平。”奥地利导演迈克尔·哈内克赞美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电影是最出色的代表之一。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在欧洲获得赞誉后,伊朗政府禁止他的电影上映。基亚罗斯塔米回应说“近10年来,政府已决定不上映我的任何一部电影....我觉得他们不理解我的电影,因此禁止上映,防止他们不想外泄的消息传播出去”。

在2001年9月11日恐怖攻击事件发生后,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被美国政府拒绝核发签证,导致他无法参加纽约电影节。邀请阿巴斯的电影节执导Richard Peña(英语:Richard Peña)表示:“我的国家发生这样的事情真是一个可怕的象征,没有人意会到这对于全体穆斯林是一种负面的信息。”芬兰导演阿基·郭利斯马基也以抵制电影节来表达抗议。

2007年,现代艺术博物馆和PS1当代艺术中心共同举办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作品展。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是世界电影基金会顾问委员会成员,该基金会由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成立,目标是发现与重建被世界影坛长期忽视的电影。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也是摄影家与诗人,他的摄影作品(1978年至2003年)大部分是雪景,以在家乡德黑兰为背景,并在1999年发表过诗集。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与尚·考克多、萨蒂亚吉特·雷伊、德里克·贾曼(Derek Jarman)、古勒扎尔相同,都在诗歌、设计、绘画或摄影表达自我。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也制作莫扎特的歌剧《女人皆如此》,2003年在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首演。

相关

  • 泰勒斯米利都的泰勒斯(希腊语:Θαλῆς ὁ Μιλήσιος,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6年),常被称为泰勒斯(希腊语:Θαλῆς,Thalēs,英语:Thales,/ˈθeɪliːz/),是古希腊古风时期的自然哲学
  • 丨部,是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二个(一划的则为第二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丨部归于一划部首。丨部只以中间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为丨
  • 蓟马锥尾亚目 Terebrantia管尾亚目 Tubulifera缨翅目(Thysanoptera)是昆虫纲的一目,通称为蓟马。小型而细长的昆虫,体型小约1mm左右,一般黄褐或黑色;眼睛发达;翅膀狭长,翅缘扁长,具有少数
  • 布城布城(/pʊtrɑːdʒɑːjə/,英语和马来语:Putrajaya,全称:“布城联邦直辖区”)原名“Prang Besar”,旧译“布特拉再也”和“太子城”,是政府建立的新市镇,也是马来西亚的行政首都,是
  • 系统动力学系统动态学(英语:System dynamics),或称系统动力学,是美国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学院Jay W. Forrester于1950年代综合了系统理论(System Theory)、 控制论(Cybernetics)、伺服机械学(S
  • 陈旸陈旸(1064年-1128年),字晋之,闽清县(今属福建)人。宋绍圣元年(1094年)以“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及第,授顺昌军节度推官。徽宗初年,进《迓衡集》,历官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曾被夺职罢官,后
  • 步军都统衙门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简称九门提督或者步军统领,是清朝的驻燕京武官,主要负责京师守备和治安,类似今天的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兼北京市公安局局长,但职权更大。九门提督统合北京
  • 大甲镇澜宫大甲镇澜宫,俗称大甲妈祖庙、大甲妈,是一座位在台湾台中市大甲区的妈祖庙。该庙是台湾台湾妈祖信仰的代表庙宇之一。近年来,大甲妈祖绕境进香发展成台湾民间信仰中最广受欢迎注
  • 易洛魁联盟易洛魁联盟(Iroquois),又名Haudenosaunee,意译为“居住在长屋的人们”,是北美原住民联盟。使用易洛魁语言的北美原住民部族在今纽约州中部和北部逐渐形成并共同生活,在十六世纪或
  • 丹宁勋爵艾弗烈·汤普森·“汤姆”·丹宁,丹宁男爵,OM,PC(Alfred Thompson 'Tom' Denning, Baron Denning,1899年1月23日-1999年3月5日),祖籍英格兰汉普郡,是英国第一次世界大战退伍军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