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线

✍ dations ◷ 2025-08-07 12:25:51 #原线
原线(primitive streak、又可称为原条、原痕),是许多动物早期胚胎具有的构造,存在于鸟类、哺乳类、爬虫类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原线在许多重要的胚胎发育时期扮演中线的角色,包括胚胎的两侧对称、胚胎原肠形成的位置以及各胚层分布方式等。往后的细胞重排(包含原肠形成、三胚层形成)也根据这条中线进行。原肠形成是第一个破坏胚胎对称的发展阶段,也使得胚胎具有前后之别。同时细胞移动也同时进行着,上下胚层逐渐到达三胚层的原始位置,开始分化形成特殊功能的成体细胞。由于鸡的胚胎比较易于操作,所以通常选用鸟类胚胎做实验。位于上胚层(可以分化成胚胎所有部分的原始胚层)边缘的细胞会分泌化学物质,使胚胎产生前后端的浓度差异,后端细胞被诱导发育成原线的起始点,其他地方的边缘细胞则会受到原线细胞的影响而不再分化出新的原线。另外,也有研究指出下胚层具有主导胚胎发展方向的能力,该实验结果指出将下胚层移除的胚胎会产生多原线的构造。老鼠的下胚层称为前端内脏内胚层(Anterior Visceral Endoderm, AVE)。原线的形成是细胞连续移动重排的动态活动,甚至在原线尚未形成的时候细胞就开始重排了。这种重排方式称为波罗纳移动(Polonaise movemnt),从原本的上下胚层变成三胚层构造。原线对生物伦理学来说相当重要,因为它是伦理规定上一个重要依据,如果一个胚胎产生原线时,由于已被认为已进行分化了,如此胚胎就不能被拿来做实验。通常受精后十四天的胚胎就开始产生原线。两个胚层时期指的是上胚层、下胚层。三胚层时期指的是胚胎外胚层、胚胎中胚层、胚胎内胚层。 .mw-parser-output .chart-content{border-spacing:0;border-collapse:separate}人类胚胎,长2毫米,背侧观,将部分羊膜切开,30倍放大。胚盘哺乳动物侧面观。Moore The Developing Human Clinically Oriented Embryology 7E 人体胚胎学 以临床为导向的胚胎学 作者:Keith L. Moore PhD, FIAC, FRSM T.V.N. Persaud, MD, PHD, DSc, FRCPath (Lond.) ISBN 986-126-071-4

相关

  • 尼氏征尼氏征(Nikolsky's sign)又称棘层松解征,是某些皮肤病发生棘层松解时的触诊表现,可有四种阳性表现,是皮肤科常见触诊项目之一。
  • 乳酸乳酸(IUPAC学名:2-羟基丙酸)是一种化合物,它在多种生物化学过程中起作用。它是一种羧酸,分子式是C3H6O3。它是一个含有羟基的羧酸,因此是一个α-羟酸(AHA)。在水溶液中它的羧基释放
  • 镇痛剂肾病镇痛剂肾病(Analgesic nephropathy)是由镇痛药,比如阿司匹林、非那西汀、对乙酰氨基酚等所诱发的肾脏损伤疾病。镇痛剂肾病这个词语通常是指来自于过度使用这些镇痛药物的组
  • 诱发性肺量计诱发性肺活量计 ( incentive spirometer ) 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任何可能危害呼吸功能手术的患者,特别是肺部手术,帮助病人改善他们的肺部功能,预防及改善肺塌陷。 ,但也适用于心
  • 冰雹雹或冰雹(英语:Hail)属于突发性天然灾害,是一种固态降水物,是圆形或圆锥形的冰块,由透明层和不透明层相间组成;直径一般为 5~50毫米,大的则可达到10厘米以上。冰雹是在对流云所形成的
  • 阿美西亚大陆阿美西亚大陆(Amasia)是一个未来可能出现的超大陆,这派学说和另一派终极盘古大陆不同的是,阿美西亚大陆是亚洲和北美洲合并形成。阿美西亚大陆的理论基础是在于太平洋板块隐没于
  • 砧骨砧骨(Incus、Anvil)是是人耳中砧板形状的小骨,是三块听小骨(ossicles)中的一个,连接锤骨和镫骨。18周龄的人类胚胎的头部和颈部,图示其迈克尔软骨和舌骨板External and middle ear,
  • 语系列表自然语言应当按照语言间的起源和演化关系来分类,但由于语言与生物物种不同,任何语言都能相互影响,使得语言分类十分困难,语言间到底是借词、同源还是语言联盟亦或三者都有,很多时
  • 红军红军可以指:又称“赤军”(“赤军”一词原本是日本对于苏联红军的汉字译名)“赤军”一词可专指冷战时期以此为名的几个极左派武装恐怖组织,包括德国红军派、意大利红色旅、以及日
  • 桑葚胚桑葚胚(拉丁文中的morus指的是桑葚的意思)是属于胚胎的早期发育,包含囊胚腔外围的细胞,包覆细胞外层的环带称为透明带。桑葚胚是合子胚胎分裂一直到32细胞时期,整个形状像一颗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