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十一抽杀律
✍ dations ◷ 2025-04-04 11:44:54 #十一抽杀律
十一抽杀律(英语:Decimation;拉丁语:Decimatio,decem的意思是“十”)是罗马军队中,对叛乱或者大规模临阵脱逃的部队施以集体惩罚的一种手段。采用十一抽杀律的目的是为了消除部队中的恐慌与怯战心理,坚定士兵们作战的决心。但事实上,十一抽杀律往往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由于士兵们直面其战友被自己人而非敌人屠戮,因而士气低落或对自己的指挥官失去信任。由于属于集体惩罚措施,十一抽杀律并不常见。执行十一抽杀律的情况可能包括(视情况而定,并不是每次都执行)且不限于:要被处以十一抽杀律的部队将被分为每十人一组进行抽签,被抽中者将被处死,方法通常是用石头砸死或者用棍棒和曲柄轮杀死。幸存者将只能在罗马军队驻地外过夜而不能受到罗马军队的保护。同时其口粮也不再是小麦,而变为了通常是用以喂食牲口的大麦执行十一抽杀律时,被处罚部队的全体成员都需要参与抽签,因此无论当事人的军衔或者之前获得过何种荣誉,也无论他们是否参与了叛乱或从战场上逃脱,都有可能被选中而处死。发生在前471年的罗马共和国的早期战争之一-罗马人与沃尔斯奇人(英语:Volsci)的战斗,是现存最早有关十一抽杀律的文献记载之一。在前71年,克拉苏又在于斯巴达克斯战争中恢复了此一制度。有学者将战争的胜利归因于十一抽杀律。据说他总共杀了约4000名兵士,以表示“他比敌人更可怕”。在对帕提亚作战中,马克·安东尼也曾下令执行过十一抽杀律。此外,恺撒也曾被传闻在对庞培的作战过程中,对第九军团处以十一抽杀律,但被普遍认为是讹传,恺撒只是将该军团全部解散。1917年法军镇压大哗变时,曾经用十一抽杀律处决了部分哗变部队。根据英国历史学家安东尼·毕沃尔的《斯大林格勒》之记述,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曾有苏联红军的师长对所有溃退回预备队界限的士兵进行“十一抽杀律”:他向每十个逃兵中的一人之面部进行射击,直至其手枪弹药用尽。
相关
- 伦道夫县兰道夫县(Randolph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西南部的一个县。面积1,116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7,791人。县治卡斯伯特(Cuthbert)。成立于1828年12月20
- 陈木法陈木法(1946年8月-),福建省惠安县螺阳镇后田院东村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1965年,陈木法毕业于惠安一中。196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1980年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
- 沙国河沙国河(1934年5月7日-),中国物理化学家。生于四川成都。1956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炒锅炒锅是中国一种烹饪工具,为锅的一种,特征是顶部开口大以及圆底,但中国北方食物(鲁菜为代表)多以炒菜为主,故炒锅设计成有手抦以方便抛炒,多称其为山东锅或北平锅,而南方锅(广东为代表
- 蜂王浆蜂王浆(英语:Royal jelly),又称蜂皇浆、蜂王乳等,是工蜂的一种分泌物,喂食蜂后的食物。蜂王浆是由蜂群中的哺育工蜂以其舌腺和上颚腺等腺体分泌的浆状物,初出生的蜂幼虫只要一直食
- 李维史陀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1908年11月28日-2009年10月30日)著名的法国人类学家,与弗雷泽、鲍亚士共同享有“现代人类学之父”美誉。他所建构的结构主义与神话
- 性别定型性别角色,相当于性别规范,是一种社会角色,包括人们基于一切生物性别与性别表达的感知或态度,而且被认为是适当、合宜或可接受的。性别角色通常集中在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的概念上
- 斯捷潘·班杰拉斯捷潘·安德里约维奇·班杰拉(乌克兰语:Степан Андрійович Бандера,1909年1月1日-1959年10月15日),乌克兰政治家,西乌克兰民族主义运动和乌克兰民族主义者
- 轰炸拉包尔 (1943年11月)盟军于1943年11月对日军在拉包尔的主要基地之巡洋舰队进行空中攻击。为了应对盟军入侵布干维尔岛,日军从日本向拉包尔派出强大的巡洋舰队,准备在一天晚上,对盟军的运输及支援舰
- 平均值平均数(英语:Mean,或称平均值)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为集中趋势的最常用测度值,目的是确定一组数据的均衡点。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