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抽杀律

✍ dations ◷ 2025-09-29 17:11:34 #十一抽杀律
十一抽杀律(英语:Decimation;拉丁语:Decimatio,decem的意思是“十”)是罗马军队中,对叛乱或者大规模临阵脱逃的部队施以集体惩罚的一种手段。采用十一抽杀律的目的是为了消除部队中的恐慌与怯战心理,坚定士兵们作战的决心。但事实上,十一抽杀律往往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由于士兵们直面其战友被自己人而非敌人屠戮,因而士气低落或对自己的指挥官失去信任。由于属于集体惩罚措施,十一抽杀律并不常见。执行十一抽杀律的情况可能包括(视情况而定,并不是每次都执行)且不限于:要被处以十一抽杀律的部队将被分为每十人一组进行抽签,被抽中者将被处死,方法通常是用石头砸死或者用棍棒和曲柄轮杀死。幸存者将只能在罗马军队驻地外过夜而不能受到罗马军队的保护。同时其口粮也不再是小麦,而变为了通常是用以喂食牲口的大麦执行十一抽杀律时,被处罚部队的全体成员都需要参与抽签,因此无论当事人的军衔或者之前获得过何种荣誉,也无论他们是否参与了叛乱或从战场上逃脱,都有可能被选中而处死。发生在前471年的罗马共和国的早期战争之一-罗马人与沃尔斯奇人(英语:Volsci)的战斗,是现存最早有关十一抽杀律的文献记载之一。在前71年,克拉苏又在于斯巴达克斯战争中恢复了此一制度。有学者将战争的胜利归因于十一抽杀律。据说他总共杀了约4000名兵士,以表示“他比敌人更可怕”。在对帕提亚作战中,马克·安东尼也曾下令执行过十一抽杀律。此外,恺撒也曾被传闻在对庞培的作战过程中,对第九军团处以十一抽杀律,但被普遍认为是讹传,恺撒只是将该军团全部解散。1917年法军镇压大哗变时,曾经用十一抽杀律处决了部分哗变部队。根据英国历史学家安东尼·毕沃尔的《斯大林格勒》之记述,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曾有苏联红军的师长对所有溃退回预备队界限的士兵进行“十一抽杀律”:他向每十个逃兵中的一人之面部进行射击,直至其手枪弹药用尽。

相关

  • 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英语:Aspartate Transaminase,缩写 AST),也称作谷草转氨酶(SGOT),是一种磷酸吡哆醛蛋白质,也可以作用于L-苯丙氨酸、L-酪氨酸和L-色氨酸(EC 2.6.1.1)。谷草转氨酶
  • 伊斯兰堡伊斯兰堡(乌尔都语:اسلام آباد‬,乌尔都语转写:Islāmābād)是巴基斯坦的首都,位于该国的伊斯兰堡首都区。伊斯兰堡在2011年有两百多万人口,并与紧邻着的城市拉瓦尔品第
  • 仄米本页米 (又称米) 为单位,按长度大小列出一些例子,以帮助理解不同长度的概念。
  • 多细胞动物多细胞生物是指由多个、分化的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其分化的细胞各有不同的、专门的功能。大多数可以使用肉眼看到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 所有多细胞生物都属于真核生物。多细胞
  • 詹姆斯二世詹姆斯二世(1430年10月16日-1460年8月3日)苏格兰斯图亚特王朝国王。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之子。周岁生日前,詹姆斯二世的孖生兄长罗斯西公爵亚历山大(英语:Alexander Stewart, Duk
  • 罗伦佐的油罗伦佐的油(Lorenzo's oil)是三油酸甘油酯(glycerol trioleate)与三芥子酸甘油脂(glycerol trierucate)的4:1比例的混合物,两种脂质分别是油酸(oleic acid)与芥子酸(erucic acid)的三酸
  • 密西拿《米书拿》(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
  • 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史蒂芬·加里·沃兹尼亚克(英语:Stephen Gary Wozniak,1950年8月11日-),美国电脑工程师,曾与斯蒂夫·乔布斯合伙创立苹果电脑(今苹果公司)。沃兹尼亚克在1970年代中期创造出第一代苹
  • 红眼咖啡红眼咖啡(red eye)是一种咖啡饮品,它是在滴漏式咖啡中加上一份浓缩咖啡形成的。有时将加入两份浓缩咖啡的滴漏式咖啡称为黑眼咖啡。它们多出现在咖啡店的菜单上。
  • 国立故宫博物院海外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海外展览基于文物运送至国外展出期间不受司法追诉或扣押,除借展方须取得司法豁免扣押的法律保证,并提出借展申请外,双方尚须至少2至3年时间磋商规划。以下列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