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毡苔

✍ dations ◷ 2025-04-24 18:35:40 #小毛毡苔
小毛毡苔(学名:Drosera spatulata)又名匙叶茅膏菜、宽苞茅膏菜,在分类学上属于茅膏菜科中的茅膏菜属之下,是一种食虫植物。拉丁学名描述的是其叶形。主要分部于亚太地区,北至日本;南至澳洲与新西兰。生长方式类似好望角毛毡苔。生长于潮湿的环境。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红色无茎。叶根生,连坐型,宽匙形,长9-12毫米,宽2.5-3.5毫米,叶上有致密的腺毛;叶柄短。花葶长可达15厘米;总状花序,无分枝,花数少或多。花呈白色或粉红色,花瓣长度约为萼片长的1.5-2倍;有5枚雄蕊,3枚二分岔的花柱。蒴果约1.5毫米长,种子极小。其叶的表面及边缘密生大大小小的腺毛,膨大的顶端会分泌黏液。当小昆虫被晶莹剔透的黏液吸引靠近腺毛,就容易被黏住,且越挣扎会刺激腺毛分泌越多的黏液。虫被固定住后,腺毛产生的酵素会插入虫体,将虫分解成小分子养分后吸收,直至虫体只剩躯壳后将腺毛松开,再由雨水将虫壳打落。小毛毡苔最早描述于雅克·拉比亚迪埃1804年的出版物(Novae Hollandiae Plantarum Specimen)。1824年,奥古斯丁·彼拉姆斯·德堪多在他的出版品中描述了小毛毡苔,却将学名误印为Drosera spathulata。至今仍常见此误用的情况。从那时开始,这个物种已被描述在几个其他的名字下,现在也都已经被归为同种。认可的变种有两个,其一Drosera spatulata var. gympiensis在2005年被描述,特征是具绒毛的萼片。另一变种Drosera spatulata var. bakoensis则被描述自峇哥国家公园。

相关

  • 纲(英语:class,拉丁语:classis,复数:classes)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个分类级别,以及该级别中的分类法的分类单元。其他众所周知的级别按照大小降序排列是生物、域、界、门、科、属和物
  • 法医病理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法医病理学(英语:forensic pathology),病
  • 鼠毒症鼠毒症(Sodoku)是一种以动物为传染媒介的细菌感染症。致病的细菌Spirillum minus(英语:Spirillum minus)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属于一种鼠咬热(英语:rat-bite fever)(rat-bite fever,
  • 亲子鉴定亲子鉴定又称亲缘鉴定,是利用医学、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理论和技术,从子代和亲代的形态构造或生理机能方面的相似特点,分析遗传特征,判断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是亲生关系。亲子鉴定在
  • 2018年-2019年刚果基伍埃博拉出血热爆发2018年-2020年基伍埃博拉出血热爆发始于2018年8月1日,至今尚未结束。为发生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的埃博拉病毒疫情,于2019年6月扩散至邻国乌干达,截至2020年1月20日,已有超过3300
  • 齿龈近音齿龈无擦通音是辅音的一种,用于一些口语中。齿龈无擦通音、齿音、和齿龈后音在国际音标的符号都是⟨ɹ⟩,X-SAMPA音标的符号则是⟨r\⟩。齿龈无擦通音在国际音标的符号是反转
  • 睾丸摘除术睾丸切除术,指去除单侧或双侧睾丸的手术。切除双侧睾丸的手术的经常称为双侧睾丸切除手术。睾丸切除术主要适用于睾丸肿瘤、严重睾丸损伤、前列腺癌等。睾丸摘除术通过医学手
  • 对甲苯磺酸对甲苯磺酸(化学式:p-CH3C6H4SO3H,也写作TsOH)是一个不具氧化性的有机强酸,酸性是苯甲酸的一百万倍。白色针状或粉末结晶,易潮解,可溶于水、醇和其他极性溶剂。会使纸张、木材等脱
  • 脑膜炎奈瑟菌脑膜炎双球菌(学名Neisseria meningitidis),又名脑膜炎奈瑟菌或脑脊髓膜炎双球菌,简称为脑膜炎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因其所导致的脑膜炎而闻名,亦会造成脑膜炎球菌血症(一种致
  • 离子泵离子泵是真空泵的一种。离子泵的原理是将气体分子电离后,利用强电场将离子加速至电极板处并捕获,以此移除容器内的气体。 理想条件下,离子泵可以产生压强低至10-11毫巴的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