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毡苔

✍ dations ◷ 2025-10-22 13:53:55 #小毛毡苔
小毛毡苔(学名:Drosera spatulata)又名匙叶茅膏菜、宽苞茅膏菜,在分类学上属于茅膏菜科中的茅膏菜属之下,是一种食虫植物。拉丁学名描述的是其叶形。主要分部于亚太地区,北至日本;南至澳洲与新西兰。生长方式类似好望角毛毡苔。生长于潮湿的环境。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红色无茎。叶根生,连坐型,宽匙形,长9-12毫米,宽2.5-3.5毫米,叶上有致密的腺毛;叶柄短。花葶长可达15厘米;总状花序,无分枝,花数少或多。花呈白色或粉红色,花瓣长度约为萼片长的1.5-2倍;有5枚雄蕊,3枚二分岔的花柱。蒴果约1.5毫米长,种子极小。其叶的表面及边缘密生大大小小的腺毛,膨大的顶端会分泌黏液。当小昆虫被晶莹剔透的黏液吸引靠近腺毛,就容易被黏住,且越挣扎会刺激腺毛分泌越多的黏液。虫被固定住后,腺毛产生的酵素会插入虫体,将虫分解成小分子养分后吸收,直至虫体只剩躯壳后将腺毛松开,再由雨水将虫壳打落。小毛毡苔最早描述于雅克·拉比亚迪埃1804年的出版物(Novae Hollandiae Plantarum Specimen)。1824年,奥古斯丁·彼拉姆斯·德堪多在他的出版品中描述了小毛毡苔,却将学名误印为Drosera spathulata。至今仍常见此误用的情况。从那时开始,这个物种已被描述在几个其他的名字下,现在也都已经被归为同种。认可的变种有两个,其一Drosera spatulata var. gympiensis在2005年被描述,特征是具绒毛的萼片。另一变种Drosera spatulata var. bakoensis则被描述自峇哥国家公园。

相关

  • 核黄素缺乏症核黄素,又称维生素B2,维他命B2,维生素G。分子式C17H20N4O6。它是人体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作为维生素B族的成员之一,微溶于水,可溶于氯化钠溶液,易溶于稀的氢氧化钠溶液。1879年英
  • 解离性身份疾患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或多重人格,是心理疾病的一种,常与精神分裂症搞混,较早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版本将其命名为多重人格障碍(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MPD),后来
  • 淹没的大陆淹没的大陆是指规模庞大,但主要在海面以下的大陆;一些古地质学家和地理学家使用该术语。在这个类中的两个主要的例子是凯尔盖朗高原和西兰大陆。巽他古陆是另一个例子。淹没寻
  • 折扣财务会计 · 管理会计 ·折扣是指原本的价格变成较便宜的定义。通常会有折扣的情形,于有折扣活动、打折活动或折扣条件出现的频率较高。折扣条件举例:若企业赊购商品之总价
  • Fasciolopsis buski布氏姜片虫(学名:Fasciolopsis buski),简称姜片虫,是一种外观极像薄切姜片的中、大型寄生虫。为完成一代生活,这种虫必须在环境适当的淡水螺体内发育,再以常见的水生植物作第二轮的
  • 1818号染色体是人类23对染色体中的一对,正常人拥有2条18号染色体。18号染色体缠绕了约8500万碱基对(构筑DNA的材料),并包含了人类细胞中约2.5%的DNA。辨识染色体上的基因是遗传学
  • 俗语俗语就是惯用语,指约定俗成,广泛流行于某时某地的口语。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并不通俗和古雅书面语中的成语,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从狭义来
  • Bcr-Abl费城染色体(英语:Philadelphia chromosome, Ph (or Ph') chromosome),或称费城染色体易位(英语:Philadelphia translocation),是一种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
  • 种系发生学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
  • 亚纲亚纲(Subclass)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它一般是位于纲和目之间。有时亚纲下也分次亚纲(又称下纲),或在目之上有时也有超目的分级,亚纲的拉丁文名称较无固定的字尾,仅在植物常会以-d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