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核加成反应

✍ dations ◷ 2025-02-23 07:25:02 #亲核加成反应
有机化学中,亲核加成(Nucleophilic addition)是反应物的π键受亲核试剂进攻而被取代,形成两个新的共价键。 加成反应局限于以下一些含多重键的底物:对于碳-杂原子多重键例如 C=O 或者 CN 的亲核加成反应在有机化学当中相当广泛。这些化学键都是具有极性的(在两个成键原子之间有较大的电负性差异),而通常结果是碳原子会因较低的电负性而带部分正电荷,这就导致了碳原子成为主要的亲核加成反应进攻位点。这种反应类型也称为1,2亲核加成反应。此类亲核进攻在没有其他控制因素影响下(例如存在路易斯酸和螯合剂)不会造成立体化学问题,得到的都是消旋产物。加成反应的种类很多,当加成反应还伴有消除反应称为亲核酰基取代或者加成-消除反应。当羰基是亲电试剂,亲核试剂可以是:当腈是亲电试剂,亲核加成出现于下列反应:亲核试剂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进攻羰基碳正中心,被称为Bürgi-Dunitz角。对于烯烃加成的驱动力在于亲核试剂X-和一个缺电子不饱和双键形成共价键(第一步)。在X上的负电荷被转移到了碳-碳键上。第二步,带有负电荷的碳负离子结合缺电子的(Y)形成共价键。一般的烯烃不易受到亲核进攻的影响,因为碳碳双键不具有碳氧双键那样较强的极性。但如果双键所在碳上连有比较强的吸电子基团或共轭体系,则有利于反应的发生,比如阴离子聚合反应的引发步骤,和苯乙烯在甲苯中和钠反应得到1,3-二苯基丙烷。 就是通过这种碳负中间体:有个例外在Varrentrapp反应中发现。富勒烯具有不寻常的双键活性和加成活性,比如Bingel反应。当X是一个羰基比如 C=O 或 COOR 或是一个氰基 CN,反应类型就是共轭加成反应。这里的取代基X能够通过诱导效应帮助稳定碳原子上的负电荷。当Y-Z是一个含有活性氢的化合物(易去除一个氢原子形成碳负中间体),反应就是熟知的Michael加成反应。全氟烯烃(烯烃的所有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非常倾向于进行亲核加成反应。

相关

  • C00–D48ICD-10 第二章:肿瘤,为WHO规定的各类已发现的肿瘤。恶性肿瘤(C00-C97)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 (C81-C96)原位肿瘤 (D00-D09)良性肿瘤 (D10-D36)动态未定或动态未知的肿瘤(D37
  • 密码子遗传密码(英文:Genetic code)是一组规则,将DNA或mRNA序列以三个核苷酸为一组的密码子转译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以用于蛋白质合成。几乎所有的生物都使用同样的遗传密码,称为标准
  • PreЄ前寒武纪(英语:Precambrian)是地质年代中,对于显生宙之前数个宙(eon)的非正式涵盖统称,原本正式的名称是隐生宙或隐生元(Cryptozoic eon),但后来拆分成冥古宙、太古宙与元古宙三个时代
  • 坐标地理坐标系一般是指由经度、纬度和相对高度组成的坐标系,能够标示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经度和纬度常合称为经纬度,把球面上的经纬度显示在平面地图上需要采用某种地图投影。
  • 白脱牛奶酪浆(英语:Buttermilk),又称酪乳、白脱牛奶,是牛奶制成牛油之后剩余的液体,有酸味。现代出现的制作工艺就在牛奶加入乳酸菌。过去常直接饮用,目前多用作糕点的配料。酪乳的基础是奶
  • 时尚时尚可以指:
  • 牛角面包牛角面包(法语:croissant,本意指新月),又称羊角面包或新月面包,音译称作可颂,是用黄油烘烤出来的西式面点。对于牛角面包的由来,至今没有确切的定论。传说牛角面包起源于奥地利维也
  • 贝尔福阿瑟·詹姆斯·贝尔福,第一代贝尔福伯爵,KG,OM,PC,DL(英语:Arthur James Balfour, 1st Earl of Balfour,1848年7月25日-1930年3月19日),英国保守党政治家。曾任首相,任期自1902年7月开始
  • 王佑曾王佑曾(英语:Eugene Wong,1934年12月24日-),中央研究院院士。1959年取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电机博士学位。柏克莱大学名誉教授,中央研究院资讯科学研究所特聘讲座研究员。1992年当选1
  •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英语:bis(2-ethylhexyl)phthalate 或 di(2-ethylhexyl)phthalate,缩写分别为BEHP与DEHP),又称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酞酸二辛酯(dioctyl phthalate,缩写D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