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森房吉

✍ dations ◷ 2025-11-19 07:22:01 #1868年出生,1923年逝世,日本地震学家,福井县出身人物,东京大学校友,东京大学教师,越前国出身人物

大森房吉(1868年10月30日-1923年11月8日),日本地震学先驱,被誉为“日本地震学之父”。第二任东京帝国大学地震学讲座和文部省震灾预防调查会委员。大森房吉因为对余震的发生率观测而闻名,也就是今日的大森法则。

大森房吉于1868年生于日本福井县福井市,是当地下级武士大森藤辅的第五子,就读小学时迁往东京。

1890年大森房吉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院物理学系,之后在东京大学的研究所攻读气象学和地震学,并且在该校接受来自英国的地震学家约翰·米尔恩(英语:John Milne)(John Milne,以御雇外国人身份来日)指导,直到他于1895年离开日本为止。米尔恩的日本同事关谷清景(日语:関谷清景)在1880年起在东京帝国大学教授地震学,成为世界各大学中第一位地震学教授。

关谷清景和大森房吉首次使用东京大学内的仪器清楚纪录了灾难性地震。1896年关谷清景担任东京大学地震学讲座,以及震灾预防调查委员会秘书,十年后他去世时在全日本已经设立了将近1000个地震测站以研究地震(英语:Earthquakes in Japan)。

1891年大森房吉成为关谷清景的助理,1893年起担任东京大学地震学讲师。1895年大森房吉被派往德国和意大利进行研究,并在回国途中于1896年9月在英国停留。

大森房吉在1896年1月9日关谷清景去世后接任帝国大学地震学讲座。他除了母语日语以外,能说英语、德语、意大利语,因此能和许多外国地震学家通信,并以这四种语言发表论文。

1899年大森房吉提出了他设计的水平地震纪录摆,也就是大森式地震仪,经过位于斯特拉斯堡的 J&A 博世公司小幅修改后,成为“博世-大森式地震仪”。这种地震仪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都是世界各地地震观测网的主要仪器。

1891年10月28日浓尾地震(日语:濃尾地震)发生,该地震的断层线被另一位东京帝国大学教授小藤文次郎(日语:小藤文次郎)纪录下来。他发现该地震的断层是平移断层,并且切过地表至少64千米,而且断层两侧相对移动1到2米,部分区域出现了高度6到7米的断层崖(英语:Fault scarp),其他区域看起来则像线形的堤防。这次地震提供了许多初始资料,并且这些资料和其他地震的资料显示余震的频率在主震后会随着时间的倒数下降,也就是今日所称的“大森法则”。

大森房吉对米尔恩描述的地震序列中三个主要阶段:前震、主震和余震进行了量测,并前往主震发生后的区域以实地验证由他的仪器收集的资料。1906年3月17日梅山地震发生后,大森房吉随即前往台湾进行调查,并描述了当地土壤液化状况和梅仔坑庄(今嘉义县梅山乡)全区遭到摧毁的状况。他认为大量人员伤亡原因是因为当时当地流行的建筑形式“土埆厝”造成。这种建筑是以日晒砖、茅草和泥浆建造,并且有重量很高的屋顶梁,造成房屋耐震度极低。

先前在1889年时,大森房吉和米尔恩在东京大学工学院进行砖块倾覆或破裂,以及柱子受到水平向力量实验并纪录结果。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多年的现代化导致传统轻质的木结构被重量较高的石造结构、红砖和铁桥等取代,而米尔恩一直相当关注这个现象。大森房吉持续对这课题进行研究,并且被认为是地震工程领域中第一位使用地震模拟振动台(英语:Earthquake shaking table)研究地震对人造建筑物影响,并且将实验结果和实际地震后状况做比较的科学家。

大森房吉还注意到1908年墨西拿地震中大量的人员伤亡,而且他指出死亡的7万5千人中有99%是因为他们的房屋耐震度不足以抵抗地震。

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发生时,全世界最广泛使用的地震仪有米尔恩式和博世-大森式,这两种地震仪都对该次地震有相关纪录。而地震发生后不久,世界各地的地震学家都赶到了北加州。

大森房吉于同年5月1日搭船从东京出发,同月18日到达旧金山,并且带领一组由建筑师和工程师组成的帝国委员会研究地震后的后续发展,并给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组新的地震仪;成员包含中村达太郎(日语:中村達太郎)和佐野利器两位教授,以及一位建筑师野口孙市(日语:野口孫市)。

大森和他的同事在旧金山市区内量测毁坏的建筑物并拍照。他们还报告多次遭到当地人攻击。至少有两人指出大森房吉和他的同事在旧金山米慎街(英语:Mission Street)遭到一群以丢石块等方式随机攻击日本人,被当地媒体称为反日种族主义者(英语:Anti-Japanese senti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的成年人和青少年攻击;然而,同时期的消息来源指出因为美国的日本人组织抗议造成当地一位邮差被解雇时,大森房吉遭到当地一名男童丢石块攻击。而寄到当地报纸的一封信中所提到的其他意外并没有其余的来源可以佐证。大森房吉本人则选择原谅,并且写下:“关于我在旧金山因为一些流氓引发的麻烦。我个人相当高兴看到,夏威夷居民不喜欢看到我被这样对待。但我确实没有受伤,并且没有承受到任何恶意。在所有国家都有流氓,加州人对我非常好,而我对我的旅程感到非常快乐”

大森房吉在加州大约80日,期间搭乘轮船最远到达洪堡县,并且于1906年9月6日在当地被误以为他是破坏尤里卡罢工行动非工会水手的地痞攻击。事后尤里卡市长向大森房吉道歉。

之后大森房吉继续向南进行观察,并且进入鳗鱼河(英语:Eel River (California))谷,最后在芬代尔停留。并且他注意到在森特维尔(英语:Centerville, Humboldt County, California)南方的福斯角(英语:Capetown, California)有一个巨大的山崩,而该山崩覆盖了之前的海岸道路并产生了进入太平洋的新海岬,并摧毁了当地建筑物等物业。大森房吉离开芬代尔后持续小心观察各种人为的和自然的地表特征,并追踪圣安的列斯断层在地表的迹象直到旧金山南方。在追踪的过程中大森房吉注意到地表建筑物和树木因为地震的变化,并且纪录下“即使是巨大的红杉也被地表的剪切运动分离”。

大森房吉在他的著作中提及他跟着地表可见的断层踪迹北自波因特阿里纳,南达圣何塞共约240千米;不过他指出断层还继续向北延伸约192千米到尤里卡南方。大森房吉在这次旅程中的大多数照片后来出版成书。

大森房吉借由旧金山南方墓碑的移动和圣何塞内建筑物外墙破裂面研究断层运动方向。大森房吉将加州和日本建筑物损害程度一起进行研究后,发表了第一个包含仪器研究和地表损害程度观察的地震度量。大森房吉描述在加州的断层剪切应力和断层的破裂面方向是平行的。大森式地震仪之后不久在北加州大量安装,并且许多旧金山大地震的余震被编列成表后出版。大森房吉在1906年8月4日回到日本。

自从大森房吉最早的其中一篇纪录吾妻小富士于1893年爆发的论文开始直到去世都持续对日本的火山研究。大森房吉从日本中部的活火山浅间山、1910年爆发的有珠山和1914年1月12日爆发的樱岛火山监测资料中描述了数种火山地震。在后两者喷发前他提出爆发警告避免附近居民大量伤亡。

大森房吉和计划在夏威夷岛建立火山观测站的麻省理工学院火山学教授托马斯·杰格(英语:Thomas Jaggar)(Thomas Jaggar)见面以后,大森房吉设计的地震仪和基座被送入火山旅馆(英语:Volcano House)附近惠特尼地震学实验室第29号建筑(现为夏威夷火山观测站的一部分)。1974年7月24日该地成为编号10-52-5506的夏威夷州历史遗址,以及编号74000292的国家史迹名录。1912年大森房吉将他设计的大森式水平微震计和地震仪用船运送到夏威夷,并设置在特制的基座上。一年以后当地又装设了两个由麻省理工学院捐赠的博世-大森式地震仪。

1923年秋季,大森房吉前往澳大利亚参加第二届泛太平洋学术会议,会议中他和 Saint Ignatius' College, Riverview 天文台台长爱德华·皮各(英语:Edward Pigot)观测到发生于1923年9月1日,摧毁东京和横滨并造成14万人死亡,190万人无家可归的关东大地震主震的震波。

地震发生后,大森房吉于9月4日在墨尔本搭船返回日本。但在船上时他被诊断出罹患脑肿瘤,回到日本后不久进入东京大学附设医院,于11月8日逝世,享年55岁。逝世前数日获颁瑞宝章。

相关

  • Jori, Alberto阿尔贝托·约里(意大利语:Alberto Jori,1965年7月2日-),意大利历史学家、哲学家,目前是德国杜宾根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他同时也是亚里斯多德哲学的专家,在2003年,他借由关于亚里斯多德
  • 最年长在世国家领导人列表此份名单所列人员,皆曾任或现任主权国家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即总统、总理或君主等),且有可靠二手来源证明其仍在世。最年长的在世领导人是韩国的前国务总理玄胜锺(101岁49天)。在
  • BitTorrentBitTorrent是由布莱姆·科亨与BitTorrent公司开发,是全球第一套基于BitTorrent协议的点对点文件上传/下载软件(也就是BitTorrent客户端),由于源自官方而被昵称为“主流”(Mainlin
  • 阿姆哈拉人阿姆哈拉人(英语:Amhara people)是东北非的民族,又称阿马拉人。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和北部,使用阿姆哈拉语(又称阿马里尼亚语),属闪-含语系闪米特语族,现为埃塞俄比亚国语,通
  • 大灵猫(V. zibetha)大灵猫(学名:Viverra zibetha),又名五间狸、九节狸,是食肉目灵猫科的一种动物。大灵猫的身体要比家猫大,长约65—85厘米,尾长约40厘米;毛色为灰黄带褐,背部有黑纹和斑点,颈部有黑白相
  • 阿买得·撒努西阿买得·撒努西 (英语:Ahmed Al-Zubair al-Senussi 或 Zubeir Ahmed El-Sharif,阿拉伯语:أحمد الزبير الشريف‎,1934年-),利比亚政治人物,是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的
  • 杂贺众杂贺众(日语:さいかしゅう,别称为杂贺党)是与根来众同样以铁炮为武器的佣兵集团。在日本战国时代盘踞于纪州杂贺庄(现・和歌山市杂贺崎)一带,杂贺众当中最出名的领袖是杂贺孙市(孙一
  • 阿拉谢希尔阿拉谢希尔(土耳其语:Alaşehir,希腊语:Φιλαδέλφεια,拉丁化:Philadélphia)是土耳其爱琴海区马尼萨省的一个城镇和县,座落在博兹达(古代的Tmolus山)山麓的 Kuzuçay (古代的
  • 古寺庙站古寺庙站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左寺庙的一个铁路车站,邮政编码29111。车站建于1980年,有通霍铁路经过该站,现已关闭,车站及上下行区间均未电气化。车站距离
  • 重债穷国重债穷国计划(the Heavily Indebted Poor Countries,缩写为HIPC)希望能够协助世界最穷困的国家将外债降低至能够承担的水准,让这些国家的政府得以正常施政。这个计划是由国际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