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带季节

✍ dations ◷ 2025-09-17 20:55:22 #温带季节
季节是每年循环出现的地理景观相差比较大的几个时间段。不同的地区,其季节的划分也是不同的。对温带地区而言,一年分为四季,即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而对于赤道地区只有旱季和雨季,或无季相之分。在极地,并非只有冬季,但春秋季不明显,以北极为例,五月到九月为夏季,十月到隔年四月为冬季,即没有春季和秋季。12月时季节的示意图。不论一天的什么时间,北极是极夜,而南极是极昼。 太阳对北半球的光照角度更小,而且被折射的更多。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季节更迭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黄道面)不垂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垂直线形成夹角23度26分的倾斜(黄赤交角),若假设北半球是地球的头部,地球像是从头到脚一直全身歪斜23.26度绕着太阳转(此角度会有缓慢小幅度的变动),而且歪斜方向不变,使北极会随着地球绕日公转而逐渐朝向太阳或逐渐朝向太空,公转到某些位置时使北半球有大面积朝向太阳,北极冷空气减少形成北半球夏天;北半球冬季时则相反,地球绕太阳转时北半球逐渐朝向太空不朝向太阳,北极有长时间照不到太阳,冷空气增加形成北半球冬天。南半球季节则与北半球相反,因北半球夏天有大面积照到太阳时南半球的南极却朝向太空,长时间完全照不到太阳温度降低形成南半球变成冬天。春季和秋季则为过渡季节,当太阳直射点接近赤道时,虽然北半球南半球都逐渐朝向太空不朝向太阳,但地球因此如同以“侧面”面向太阳,南北两半球的日照面积相同,因此气候不冷不热。划分四季的方法很多,以下四种为最常见的(以北半球为例):夏季──候平均气温在22 °C以上的连续时期。 冬季──候平均气温在10 °C以下的连续时期。 春季和秋季──介于10 ~22 °C之间的时期。按照以上观点,全球共存在6种季节组合类型:即今年3月2日至5月31日为春季,6月1日至8月30日为夏季,8月31日至11月29日为秋季,11月30日至2021年2月28日为冬季。古人将黄道一年分为四季、十二节、十二气、七十二候,统称为“季节气候”。在不同的纬度带内,季节变化具有不同的特征。在南北半球的相对气候带,季节也相对:秋季对春季,夏季对冬季。四季分明。寒带终年寒冷,但是在夏季和冬季的气温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在夏季和冬季会出现极昼、极夜的现象。随季节变化会出现太阳直射的现象,各个季节的温度差异不大,气象主要受到干湿情况和季风的变化。中国人认为四季有不同的特性,分别是“春生”、“夏长”、“秋收”和“冬藏”;即万物在春天出生、在夏天成长、在秋天收成(成熟)和在冬天藏起来(动物冬眠、植物落叶)。对于农事,则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中国自古对四季都有很多称呼:

相关

  • 遗传疾病遗传性疾病是指以基因为主要致病原因的疾病。依据成因又可以细分成:其中因单一基因缺陷而引起的遗传疾病,又称为孟德尔型病症。临床上大多透过遗传基因检测来辅助诊断以及带因
  • 生命科学生命科学包括所有对生物(微生物、动物、植物等)进行研究的科学领域,也包括对相关领域的考量,比如生物伦理学。尽管目前生物学仍然是生命科学的中心,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上的进展
  • 玻意耳-马略特定律波意耳-马略特定律(英语:Boyle's law,也称作Boyle–Mariotte law或Mariotte's law),在定量定温下,理想气体的体积与压强成反比。是由爱尔兰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1662年根据实验
  • 利托那韦利托那韦,市面贩售药名为Norvir,是一种抗反转录病毒药物 ,和其他药物共同治疗艾滋病。 这样的治疗方式被称作高效能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AART). -通常低剂量利托那韦会搭配蛋白酶
  • 可见光可见光谱(Visible light)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看见(感受得到)的部分。这个范围中电磁辐射被称为可见光,或简单地称为光。人眼可以感受到的波长范围一般是落在380到760纳米 。对应
  •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指的是一段长时间内在一个生态系统里面个体,物种和小生境的数目恒定或者是以某一个值作小幅度震动。正是有这样的震动,人们将这种平衡称作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发展到成
  • 消毒消毒(Disinfection)是利用化学品或其他方法消灭大部分微生物,使常见的致病细菌数目减少到安全的水平。然而,与杀菌(Sterilization)相比,部分细菌孢子、滤过性病毒、结核杆菌及真菌
  • 大洋洲大洋洲(英语:Oceania),是指地缘政治学,将澳大利亚洲与太平洋诸岛屿并称的地理区域,大洋洲并不是地质学上严格意义的“大洲”,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6%。在4万至12万5千年前,澳大利亚土
  • 社会生活生活是人类活着的期间所做的一切行为的总称。社会生活是日常生活、都市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艺术生活、宗教生活的总称。社会生活是一个整体,各行各业的工作,对社会来说
  • 处置深地质处置指在稳定的地质构造中开掘的放射性核废料存放场所,一般在地下300米以下。核废料形态、其包装、场地的密封和防渗以及地质条件等诸多因素决定了储放场所成功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