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笃生(英语:Tan Tock Seng;白话字:Tân Tok-seng),新加坡华侨,企业家兼慈善家,曾任新加坡地区的“中国甲必丹”(由官方指定的华人社群领袖)。
陈笃生在十九世纪的新加坡地位举足轻重,其事迹包括于1842年资建天福宫、1844年同陈金声在珍珠山合办平民医院(1851年由其子陈金钟接手并改名陈笃生医院)、1846年受委太平局绅,1850年去世并葬在欧南山北麓。
陈笃生在公元1798年(清历嘉庆三年)出生于麻六甲,父亲陈月中是来自福建的移民,母亲侯玉娘则是麻六甲当地的土生华人。公元1819年(清历嘉庆24年),时年21岁的陈笃生前往新加坡闯荡,将麻六甲的蔬果引渡至当地贩售,顺利为他大量累积财富。
陈笃生过世之后,他将一大片位于芽笼(Geylang)椰子农场拨给妻子李淑娘。李淑娘秉承夫志,持续支持医院业务的营运资金。而陈笃生的三个女儿也各自获得新加坡币3万6千块现金的遗赠,三名儿子则继承陈笃生不同的事业;其中,医院的部分是由长子陈金钟(英语:Tan Kim Ching)负责主导。陈笃生的孙子陈齐贤(英语:Tan Chay Yan),后来在英属马来亚也成为一名知名的商人和慈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