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湾事件

✍ dations ◷ 2025-05-03 00:11:04 #东京湾事件
北部湾事件,也作东京湾事件,是1964年8月北越和美国之间在北部湾(东京湾)海上发生的武装冲突。该事件导致美国国会通过针对北越的北部湾(又音译东京湾)决议案(英语:Gulf of Tonkin Resolution),美国接替法国开始直接介入越南战争。国会的决议为约翰逊总统下令全面介入越南战争开了绿灯,开始对北越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同时大量美军士兵和武器装备进入南越,越战全面升级。1945年,二战结束后,全球殖民地独立运动兴起,其中包括法属印度支那。1954年,法国最终在与越南独立同盟会的奠边府战役中战败。同年,法国被迫签订日内瓦协定同意越南独立。根据结束法越战争的《日内瓦协定》,越南被暂时分割,法国在其殖民较深的越南南方仍被允许保留资产和部分影响力。随后南北分别成立两个政府,相互间时有军事摩擦。此时美国并未直接介入,只是派遣军事顾问和提供军事装备,帮助南越和老挝抵抗北越的“共产主义颠覆”。1963年,越南共和国(南越)发生政治危机,第一任总统吴廷琰在政变中被杀,不少人认为吴廷琰死后,南越再也没有政治强人治理南越,造成美军介入越战的动机。北部湾事件发生之后,当事双方均指责对方挑起冲突。但近年来,美国方面公布的材料大多已承认,事件由美国挑起并夸大。自“北部湾事件”后,美国全面军事介入越战,战争大规模升级,并对北越实施“饱和轰炸”和“焦土政策”,使双方陷入长达10年的全面战争中。战争让北越军民伤亡超过170万人,另有33万人失踪;美军死亡5.8万人,受伤30.4万人;南越政府军死伤近70万人,另外还留下了数不清的寡妇、孤儿和残疾人,以及众多美军私生子(G.I. Babies)。日内瓦会议后,越南南北分裂。在美国支持下,南越吴廷琰政权在南越推行反共独裁统治;与此相对,推行共产主义的北越坚持统一越南的方针。1960年,在北越暗中支持下,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越共)在南越成立。越共在南越进行的游击战,给南越政权带来很大打击;同时,吴廷琰及其家族的独裁统治也造成南越国内各阶层的不满。1963年,南越吴廷琰和美国肯尼迪先后被杀,南越杨文明又很快下台,南越阮庆和美国詹森各自执政。很有可能是出于对骨牌理论变为现实的担心,詹森指示加大对南越的军事援助力度。而距此稍早的1961年,美国中情局已经开始进行一项秘密进攻北越的计划。为此,事件爆发前不久,美国海军专门从挪威抽调舰艇,不过其中的驱逐舰马多克斯号(英语:USS Maddox (DD-731))很大程度上夸张了自身卷入交火的情况。(马多克斯号于1972年卖给中华民国海军,改称“鄱阳”号。)1964年7月底,美国海军军舰协同南越海军执行“34A行动计划”,对北越进行海上袭击。此段落的描述大部分为美方原始说法;据现有证据,其描述与实际情况存有差异。7月31日0时20分,南越海军4艘鱼雷快艇改装的袭击炮艇,进入北越领海。其中PTF-3、PTF-6在湄岛海岸外2000米放下皮艇载突击队员上岸袭击。这时北越海军的T-142号护卫艇赶来交战25分钟,击退南越两艇。同时,南越的PTF-4、PTF-5炮击了北越的纽岛45分钟。与此同时,美国海军马多克斯号在湄岛附近海域游弋,为南越海军的袭击艇提供信号情报支援。北越海军的T-146号护卫艇的雷达跟踪照射美国海军马多克斯号,并与北越岸上指挥机构保持电讯通联。美国海军马多克斯号发现此情况后,驶向远海规避。但未见北越岸、艇有什么举动,马多克斯号又驶回北越领海边缘游弋。北越方面指出马多克斯号当天侵入越南民主共和国领海。马多克斯号反映,8月2日,在公海遭到28英里外的三艘北越P-4巡逻鱼雷艇(T-333、T-336、T-339)攻击,而后进行自卫还击。当时在附近的提康德罗加号航空母舰闻讯,派遣战斗机增援,击沉北越一艘鱼雷艇,重伤一艘。马多克斯号受轻伤,后与另一驱逐舰特纳·乔伊号(英语:USS Turner Joy (DD-951))会合,驶回南越海域。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宣布美国舰只将继续在北部湾“巡逻”。8月4日,马多克斯号与驱逐舰特纳·乔伊号再次在北越沿海同一海域进行巡哨活动,晚间它们根据雷达确认受到北越5艘鱼雷艇攻击。尽管连马多克斯号的舰长也无法确认敌人是否存在,两舰依旧进行了还击动作,并报告击沉2艘,击伤2艘。马多克斯号舰长称当晚遭到12枚鱼雷攻击。美国出动空军数百架战机猛烈轰炸越南北方义安、鸿基、清化市等地区。受这一系列事件的影响(尤其是8月4日的“事件”),8月7日美国国会全票通过了东京湾决议案,授权詹森总统对北越采取措施。随即,美军64架轰炸机对北越义安、鸿基、清化等地的鱼雷艇基地猛烈轰炸,宣称炸沉25艘鱼雷艇。自1965年2月起美国对北越的大规模战略轰炸开始,越战全面升级。一直以来北越均不承认8月4日发生过所谓冲突;如1995年武元甲与原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S·麦克纳马拉会面时便予以否认,只承认8月2日发生过冲突。詹森总统本人事后(1965年)也对8月4日的事件有怀疑,称两舰是“向鲸发炮”。1971年6月丹尼尔·艾尔斯伯格向《纽约时报》发布了他拿到的长达7000页的绝密文件五角大楼文件,首次指出该事件系美方的夸大和虚构。除了北部湾事件之外,该文件还涉及美国对老挝和柬埔寨的举措等,大量真相震动了公众。2005年美国国家安全局发表报告,进一步承认8月2日的事件亦是由于马多克斯号率先开火警告而引起;8月4日则“有很大可能”在附近根本没有北越军舰。报告就8月4日的情况指出:当夜并“没有攻击”……事实上河内海军当夜除了努力救助2日受创的鱼雷艇之外什么也没做。完整报告已由美国科学家联盟在2008年初出版。

相关

  • 外寄生虫感染外寄生物感染是指主要由外寄生物引起的寄生虫病。外寄生物即暂时或永久寄生于宿主体表的寄生物。例如:治疗外寄生物感染常使用杀外寄生虫药(英语:ectoparasiticide),以杀死外寄生
  • 肌痛肌肉痛(英语:Myalgia),如字面意思所言——肌肉疼痛,是多种疾病的症状,其最常见的成因是肌肉(群)的过度拉伸、过度使用。没有肌肉创伤史的肌肉痛则通常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而长期肌肉
  • 获验证的最长寿者列表此列表为经吉尼斯世界纪录验证的最长寿者列表,至今为止,人类史上最长寿者为法国女性雅娜·卡尔曼特,122岁164天(也是至今唯一一位120岁及以上);现任全世界最长寿在世人物是日本女
  • 约翰·潘兴约翰·约瑟夫·潘兴(英语:John J. Pershing,1860年9月13日-1948年6月15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美国远征军总司令(1917-1918)、军事家、陆军特级上将(General of the Armies)。潘兴在第
  • 在来米.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高州话高州话,属于粤语高阳片,当地人称其为高州白话。高州话跟现在的广州话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语调和很多口语跟广州话又有很大的区别。高州话保留了更多古粤语的特征,有部分学者认为
  • 布尔什维克党布尔什维克(俄语:большевик),旧译布尔塞维克,在俄语中意为“多数派”,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一个派别。布尔什维克派的领袖人物列宁认为,社会民主工党应该建立一个以少数
  • IC卡智能卡(英语:Smart card或IC Card),又称智慧卡、聪明卡、集成电路卡及IC卡。是指粘贴或嵌有集成电路芯片的一种便携式卡片塑胶。卡片包含了微处理器、I/O接口及存储器,提供了数据
  • 公视3台公视3台是公共电视文化事业基金会旗下的一个电视频道,也是台湾第一个高清电视频道。创台之初的频道名称为“HiHD”,由公视接受行政院新闻局“公共广电与文化创意、数字电视发
  • 油井油井主要用于开采油田的石油。按照要求在油田地区实施系统的规划后进行钻井,将井眼作为石油升至地面的通道。通道一般到达地下油层区,而后放下套管并在套管周边浇筑水泥进行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