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

✍ dations ◷ 2025-11-06 03:12:35 #集部总集类,魏晋南北朝典籍,中华民国国宝,南京书籍

《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太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逝后谥“昭明”,故其主编的这部总集又被称作《昭明文选》。这部总集共60卷,分为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收录极为丰富,选材上等。

“文选学”(又称“选学”,即《文选》之学)于唐朝与五经并驾齐驱,盛极一时。时至北宋年间,民间尚传谣曰:“《文选》烂,秀才半。”延至元、明、清,有关《文选》的研究亦未尝中辍。

首先对《文选》作注释的是《文选》问世六、七十年后的《文选音》,是萧统的堂侄萧该对《文选》语词作的音义解释。隋唐时期的曹宪、许淹、李善、公孙罗等人将其发展成选学。曹宪撰有《文选音义》。许淹、李善、公孙罗等都曾是曹宪的学生,他们都曾注解《文选》,其中以唐高宗显庆年间的李善注被认为最好。

唐玄宗开元年间,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和李周翰五位文臣对《文选》作注释,称为五臣注。和李善注相比,五臣注更简单通俗,但不为学术正统所采纳。

宋哲宗元祐九年(1094年)2月的《文选》秀州州学本,是《文选》第一个五臣与李善合并注本;其后的六家注本(即五臣在前李善在后)如广都裴氏刻本、明州本,是此本的重刻本。又其后,六臣注本(即李善在前五臣在后)如赣州本、建州本,又据六家注本重刻,只不过是将五臣与李善的前后次序调换了一下。

宋孝宗淳熙年间,尤袤所刻《文选》李善注本(尤袤刻本)对后来很有影响。

清嘉庆年间,胡克家据《文选》尤袤刻本,又据宋代吴郡袁氏、茶陵陈氏所刻六臣本以校勘异同,写成《文选考异》十卷。以后的《文选》传本多以胡本为底本,如1977年中华书局印本、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等。

该书在古时传入日本,并成为平安时代贵族必读书籍之一。而后该书许多词汇吸入日语中,且现今仍在使用,如英雄、荣华、炎上、解散、祸福、家门、岩石、器械、奇怪、行事、凶器、金银、经营、倾城、轻重、形骸、权威、贤人、光阴、后悔、功臣、故乡、年号、国家、国王、国土、国威、虎口、骨髓、骨肉、红粉、鸡鸣、夫妇、父子、天罚、天子、天地、元气、学校、娱乐、万国、主人、贵贱、感激、疲弊等(佐藤喜代治《汉语汉字之研究》明治书院,1998年)。

相关

  • NIH/3T3纤维母细胞NIH 3T3,亦称3T3,是一个由纽约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的乔治·托达洛(George Todaro)以及哈沃德·格林(Howard Green)两名研究人员于1962年构建的永生化细胞系。NIH 3T3细胞的来源是NI
  • Cu(Hphth)sub2/sub邻苯二甲酸氢铜是铜(II)的邻苯二甲酸的酸式盐,化学式为Cu2。将CuCl2·2H2O溶解在尽可能少的热的蒸馏水中,化学计量比的邻苯二甲酸氢钠溶液加入其中,冷却至室温,过滤可得产物(二水
  • 美国国家森林列表美国境内共拥有154座国家森林,总面积188,336,179英亩(762,169.48平方千米)。这些国家森林均由美国农业部下属的美国国家森林局管控。1891年3月3日通过的《森林保护法》赋予了美
  • 中国盆地列表这是一个关于中国盆地的列表
  • 蔡恭蔡恭,福建惠安人,明朝政治人物。永乐十五年(1417年),福建丁丑乡试中举。永乐十六年(1418年)联捷戊戌科进士,授兖州府同知。
  • 中铁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中铁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注册地位于昆明,隶属于中国铁路工程集团的上市公司中国中铁。业务性质为项目建设与资产管理。2017年,公司总资产76.51亿元,净资产17.60亿元,净利润2.58亿元
  • 方若望方若望(Bishop Emmanuel-Jean-François Verrolles, M.E.P.1805年4月12日-1878年4月29日),天主教满洲宗座代牧区首任主教,巴黎外方传教会会士。1805年4月12日,方若望出生在法国Ven
  • 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又称济南地铁4号线),工程名为M3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济南市规划中的一条地铁线路。项目全长43.3公里,共设32站,预计于2020年动工,工期5年。线路西起小高庄站,东至
  • 今市子今市子(日语:いま いちこ,4月11日-),日本漫画家,富山县冰见市出身,女性。今市子毕业于东京女子大学,于1993年在“コミックイマージュ vol.6”(白夜书房)刊载《マイ・ビューティフル・グ
  • 莱斯特·R·布朗莱斯特·R·布朗(英语:Lester Russel Brown,1934年3月28日-)是一位美国环境分析化学家和科普作家,主要作品有《谁来养活中国?》(,1995),《崩溃边缘的世界:如何拯救我们的生态和经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