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

✍ dations ◷ 2025-08-03 06:23:04 #集部总集类,魏晋南北朝典籍,中华民国国宝,南京书籍

《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太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逝后谥“昭明”,故其主编的这部总集又被称作《昭明文选》。这部总集共60卷,分为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收录极为丰富,选材上等。

“文选学”(又称“选学”,即《文选》之学)于唐朝与五经并驾齐驱,盛极一时。时至北宋年间,民间尚传谣曰:“《文选》烂,秀才半。”延至元、明、清,有关《文选》的研究亦未尝中辍。

首先对《文选》作注释的是《文选》问世六、七十年后的《文选音》,是萧统的堂侄萧该对《文选》语词作的音义解释。隋唐时期的曹宪、许淹、李善、公孙罗等人将其发展成选学。曹宪撰有《文选音义》。许淹、李善、公孙罗等都曾是曹宪的学生,他们都曾注解《文选》,其中以唐高宗显庆年间的李善注被认为最好。

唐玄宗开元年间,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和李周翰五位文臣对《文选》作注释,称为五臣注。和李善注相比,五臣注更简单通俗,但不为学术正统所采纳。

宋哲宗元祐九年(1094年)2月的《文选》秀州州学本,是《文选》第一个五臣与李善合并注本;其后的六家注本(即五臣在前李善在后)如广都裴氏刻本、明州本,是此本的重刻本。又其后,六臣注本(即李善在前五臣在后)如赣州本、建州本,又据六家注本重刻,只不过是将五臣与李善的前后次序调换了一下。

宋孝宗淳熙年间,尤袤所刻《文选》李善注本(尤袤刻本)对后来很有影响。

清嘉庆年间,胡克家据《文选》尤袤刻本,又据宋代吴郡袁氏、茶陵陈氏所刻六臣本以校勘异同,写成《文选考异》十卷。以后的《文选》传本多以胡本为底本,如1977年中华书局印本、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等。

该书在古时传入日本,并成为平安时代贵族必读书籍之一。而后该书许多词汇吸入日语中,且现今仍在使用,如英雄、荣华、炎上、解散、祸福、家门、岩石、器械、奇怪、行事、凶器、金银、经营、倾城、轻重、形骸、权威、贤人、光阴、后悔、功臣、故乡、年号、国家、国王、国土、国威、虎口、骨髓、骨肉、红粉、鸡鸣、夫妇、父子、天罚、天子、天地、元气、学校、娱乐、万国、主人、贵贱、感激、疲弊等(佐藤喜代治《汉语汉字之研究》明治书院,1998年)。

相关

  • 抑郁症患者列表很多的名人都曾患上过抑郁症,遭受其中的痛苦。在历史上,患上抑郁症曾被认为是一件可耻的事,在70年代后,人们才开始关注并公开讨论抑郁症。
  • 1585年商朝第二任君主外丙继位。埃及人发明的一种全新的历法,该历法来源于月亮和星星。该历法比巴比伦历法要先进。
  • 四万十市四万十市(日语:四万十市/しまんとし Shimanto shi */?)是位于高知县西南部的主要城市,辖区大多为山林地,市中心位于四万十川下游的冲积平原-中村平原,也因为四万十川的缘故,命名为
  • 山东湛山佛学院山东湛山佛学院是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芝泉路4号湛山寺的一座佛教院校。1935年湛山寺经青岛市市长沈鸿烈发起,设立了佛学专科补习班,1940年11月改设私立青岛湛山寺佛教学校。
  • 苏莱曼·巴尔塔奥卢苏莱曼·巴尔塔奥卢(土耳其语:Süleyman Baltaoğlu;?-?),十五世纪保加利亚裔穆斯林出身的奥斯曼帝国海军司令,曾与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围攻君士坦丁堡。但因他攻城不力和被基督徒敌船逃
  • 杰西卡·亨维克杰西卡·亨维克(英语:Jessica Henwick;1992年8月30日-),中文名玉李,是一位英国女演员。她是出演英国电视剧的第一位东亚演员,在儿童剧《》(2009年–2010年)登场。她也以HBO美国电视连
  • 张詧张詧(1851年-1939年1月26日),字叔俨,小名长春,号退庵、退翁,江苏南通人,为张謇的三兄,人称张三先生,自称张叔子。中国实业家。光绪五年(1879年)四月,他报捐县丞,光绪十五年(1889年)他任南昌
  • 彼得·博里勒彼得·博里勒(罗马尼亚语:Petre Borilă;1906年2月13日-1973年1月2日),保加利亚族,莫斯科派,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政治执行委员会委员,罗马尼亚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他和尼古拉·齐奥塞
  • 程委镇程委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程委镇下辖以下地区:程委村、西程委村、刘村、宋庄村、宋村、解营村、解村、张庄村、南林里村、东呈召
  • 松本米子松本米子(日语:松本米子/まつもと よねこ ;1905年-1986年5月23日),日本仙台市人。她是中国数学家苏步青的妻子,为苏步青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师松本教授之女。1931年,随苏步青来到中国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