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提琴
✍ dations ◷ 2025-04-25 04:35:49 #小提琴
弓弦乐器,小提琴(英语:Violin)属于四弦的弓弦乐器,是现代管弦乐团弦乐组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一般在管弦乐作品中会分成第一小提琴与第二小提琴两个声部,小提琴主要的特点在于其辉煌的声音、高度的演奏技巧和丰富、广泛的表现力。又被称作为乐器中的女王。小提琴是提琴家族中最小、音高最高的一种,比它体型大的提琴有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最早出现的弓弦乐器可能出自中亚,并逐渐传播到中国、印度和中东。现代意义上的小提琴最早出现于16世纪早期的意大利北部威尼斯、热那亚等港口。它在意大利文中称为“violino”,意为“小的中提琴”。最早期的小提琴,除了一些文艺作品中有所反映之外,没有保存至今的实物。早期很多小提琴只有三条弦,由此推断,小提琴最初的制作者可能借鉴了其它早于小提琴的乐器,比如中世纪三弦琴,这种琴自10世纪开始出现并被使用,它自身源于阿拉伯的雷贝琴(英语:Rebab)。目前对小提琴最早的明确记载是Jambe de Fer于1556年出版于里昂的《音乐摘要》(Epitome musical)。此时小提琴已经传遍欧洲。最古老的4弦小提琴是由著名的安德雷亚·阿马蒂应梅第奇家族之请制作于1555年。阿玛蒂是当时著名的拨弦乐器制作师,他有一套严格的制作流程来保证他作品的精致优雅。不仅如此,他还率先将拱形结构引入拨弦乐器的制作中,据他所知,拱形结构能明显提升拨弦乐器的音色与听感。当时鲁特琴在贵族中很流行。而梅第奇家族需要一种与鲁特琴类似,但能用于街头演奏的乐器,故尔向安德雷亚·阿玛蒂定做了小提琴。小提琴迅速流行起来,不论是街头艺人还是贵族都对它青睐有加。法国国王查理九世在十六世纪下半叶命令阿玛蒂组建了一只完整的弦乐队,这便足以说明当时小提琴的热度。据琴身所标明的日期来看,现存最早的小提琴是一把“查理九世”,由安德雷亚·阿玛蒂在1560年制作于意大利北部城市克雷莫纳(Cremona)。而至今为止最有名的小提琴,应该是安东尼奥·史特拉第瓦里1716年制作的“弥赛亚”(Le Messie),也作“Salabue”,这把琴现藏于英国牛津的阿什莫林博物馆。从16世纪到18世纪最著名的制琴师有:谈到小提琴的设计,就必然要涉及古提琴原始设计者的艺术观点和技术方法。现代的数学是技术学的工具,但在文艺复兴时期数学是艺术的启蒙,比例和序列是美学研究的要素,并且为所有的艺术家所采用。大师级的小提琴制作者,不仅仅是个方法学家,而且是个真正的艺术家,小提琴的整体协调和一致主宰着整个设计。小提琴的外形可以认为是由许多弧形线条构成的,用圆弧可以近似地画出小提琴轮廓的草图,但也并非都是圆弧。原始设计者先用圆规画出各段相联的弧,再用艺术的眼光修正和弯曲成最终形状的弧线。用笔和刀在制作时修改图样,修光修滑一条由足够数量的圆弧所构成的曲线。小提琴顶部和底部的曲线,就是采用经典的设计桥拱的方法设计的,也有人认为像篮子提把的形状。琴板弧度的形状像垂链线,旋首则是仿照古希腊柱子上优美的螺旋形设计的。当然,除去使用圆弧之外,也可能采取一些其他的线条。圆规和直尺既是古代几何学家又是中世纪建筑学家的工具,也是设计乐器的工具。一般的乐器设计者,试着在不同的位置处安放圆心和圆弧,经多次试验画出乐器的轮廓。但大师级的乐器设计者是经过缜密的构思后,才设计出既美观而又符合演奏要求的外形,同时还周密地考虑到内外的一致性,以及声学的谐和性,使制作的提琴不仅外形优美、演奏方便,更重要的是具有动听而又感人的音色、洪亮而又丰满的力度、极具穿透力的音量和抑扬顿挫控制如意的品质。小提琴包括琴身(包括琴头、琴颈、指板和共鸣箱)、琴弦系统(包括弦轴、挂弦板、琴马和琴弦)和琴弓。琴身为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琴弦一般为金属丝;琴弓由马尾毛制成。小提琴有四根弦,从粗到细的定音依次是G、D、A、E。每一根空弦之间相差的音程都是纯五度;每根空弦都能在不同的把位上奏出完整的音列;每根空弦能奏出的音域都在两个八度左右。小提琴演奏时,是将小提琴夹在左手、左肩下巴之间,用右手拉琴弓,左手除了握住琴颈外,依乐曲需要也可能要按住特定弦的特定位置,以调整小提琴的音高。小提琴演奏时可以站着或是坐着,小提琴手在独奏时多半会站着。当室内乐演奏或是在交响乐团演奏时多半会坐着,但也有例外。若是坐着演奏,小提琴手需调整右腿位置,以免影响琴弓的移动。小提琴的学习不容易,尤其是初学时发出的声音不好听,学习又比较枯燥,为一大瓶颈。学习小提琴的人需要花数年的时间练习,才能成为好的小提琴手。一开始可以从一些不需要手部复杂及精确动作的曲子开始,像是莫札特的《小星星》、或是《Over the Rainbow》,在练习这些较简单的曲子时,也会建立一些练习其他演奏技巧时需要的基础技巧,例如琴弓和小提琴的握法。当小提琴手对双手的技巧越来越有把握时,练习的曲目也就会越来越困难。有必要时,小提琴手也需要学习可以使乐曲增色的演奏技巧,包括演奏揉音、右手琴弓平顺的移动。小提琴手一开始要学习将手指放在可以使小提琴发出正确音高的位置,这称为音准(英语:intonation (music)),小提琴手也要练习揉音,控制按弦手指使音高有高低起伏的效果。小提琴除了拨弦(英语:pizzicato)之外,还有许多的特殊技巧。例如滑音(portamento)、滑奏(glissando)及泛音等,小提琴也可以演奏双音(英语:double stopping)、和弦或变格定弦等演奏方式。还有抛弓、跳弓等。自巴洛克时期,小提琴就已是古典音乐中的重要乐器之一。原因有很多,小提琴的音色和其他乐器有明显的不同,因此适合演奏旋律。若是由优秀的小提琴手演奏,小提琴可以很敏捷的处理快速且复杂的乐句。一个交响乐团多半会有很多人演奏小提琴,一般会分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两组,作曲时一般会将第一小提琴演奏旋律,多半会较复杂,用到高把位。再由第二小提琴演奏泛音,伴奏或是较第一小提琴低八度以上的旋律。弦乐四重奏一般会包括两把小提琴,分别担任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再加上中提琴,低音乐器一般会用大提琴,偶尔会用低音提琴代替。一直到1970年代为止,大部分的流行音乐都还使用弓弦乐器,在1920年代及1930年代初期的流行音乐使用的特别多。从1935到1945年代摇摆乐兴起,弦乐器的声音认为不符合摇摆乐的即兴风格,因此流行音乐使用弓弦乐器的比例巨幅的下降。在摇摆年代(英语:swing era)之后,弦乐器是1940年代末到1950年代中期的传统流行乐(英语:traditional pop)常见的成分之一。1970年代的迪斯可音乐流行.因此继续了大量在流行迪斯可乐团中使用弦乐器的风潮,例如爱无限乐团(英语:Love Unlimited Orchestra)等。1980年代电子音乐兴起,由于小提琴的声音被电子合成的弦乐代替,因此小提琴的使用又开始减少。在摇滚乐中很少用到小提琴,但在前卫摇滚中曾有些使用小提琴的历史(如电光交响乐团、深红之王等)。小提琴和雷贝琴(英语:Rebab)一样,也曾用在阿拉伯音乐中,1920年代,司徒梦岩、尹自重、吕文成等乐师引进小提琴给粤曲、粤剧、粤乐伴奏,现时已是最常见的棚面(乐队)头架(领奏乐器)。参见小提琴家:
古代小提琴家和作曲家,韦瓦第,帕格尼尼,莫札特,贝多芬,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接近现代的小提琴家有安娜-苏菲·穆特等小提琴验证是确认小提琴制作者及制作日期的程序,类似验证艺术品的出处(英语:Provenance)。由于由制作者制作的小提琴,或是在特定时间及地点制作的小提琴有很多的价值,因此会有艺术赝品及其他诈骗手法来高抬小提琴的价值。
相关
- 犬瘟热病毒犬瘟热,又称犬瘟、狗瘟, 是一种病毒性疾病, 对于犬科,鼬科,臭鼬科,鬣狗科,猫熊科,浣熊科,鳍足亚目和一些灵猫科和猫科的动物(但对于家猫没有影响,猫科动物犬瘟热或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是
- 标准作业程序标准作业程序(英语: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常缩写并简称为SOP)是指在有限时间与资源内,为了执行复杂的事务而设计的内部程序。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标准作业程序能够缩短新
- 西兰大陆坐标:40°S 170°E / 40°S 170°E / -40; 170西兰大陆(Zealandia),也被称为西兰洲、西兰蒂亚和Tasmantis,是一块几乎被淹没的微大陆(microcontinents)。于8500万到6000万年前从包
- 阿法埃娅神庙阿法埃娅神庙(希腊语:Ναός Αφαίας)是位于希腊埃伊纳岛的一座古希腊时期的神庙。这座神庙献给生产女神阿法埃娅,是希腊重要的神庙遗迹。
- 拉多姆拉多姆(波兰语:Radom)是位于波兰中部的一个城市,2013年有219,703名居民。它位于马佐夫舍省(由1999年开始)内的Mleczna河畔,前身是拉多姆省(1975年-1998年)的首府。所在地正是波兰首都
- 弱视弱视(Amblyopia)是指因为眼睛和大脑协同运作问题造成的视力失调,但眼睛本身没有器质性病变,弱视所造成的影响是视力减退。造成弱视的原因可能是在儿童发育早期,因着疾病影响眼睛
- CDK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或周期素依赖性激酶(英语: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s)是一个蛋白质激酶家族,因其在细胞周期中的调控作用而首次被发现,该蛋白家族也涉及转录调控、mRNA加工
- 蜜蜂花蜜蜂花(学名:Melissa officinalis),又名柠檬香脂草(Lemon balm)、柠檬香草、柠檬香蜂草,是唇形科蜜蜂花属的一个种,多年生草本,株高约40-45cm,原产温带的中东地区,随后遍及亚洲及地中海
- 迷幻音乐迷幻音乐 是一种音乐流派,有着丰富的流行音乐风格。上世纪60年代兴起了一种叫作迷幻文化的亚文化,人们沉迷于各类迷幻药物,如迷幻剂,迷幻蘑菇,麦司卡林和DMT等,以此引起幻觉,扭曲正
- 蒸汽朋克蒸汽朋克(英语:Steampunk)是一种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科幻题材,显著特征为故事都设定于一个蒸气科技达到巅峰的架空世界。这类故事对距今已较遥远的工业革命时代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