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度系数

✍ dations ◷ 2025-04-03 17:19:51 #逸度系数
逸度(英语:Fugacity)在化学热力学中表示实际气体的有效压力,用 f {displaystyle f} 表示。它等于相同条件下具有相同化学势的理想气体的压强。在与化学势有关的描述理想气体性质的热力学式子中用逸度代替活度,即可得到相应的描述实际气体性质的关系式。例如 0°C 下 100个大气压的氮气的逸度为 97.03 个大气压,这意味着它与 97.03 个大气压下的氮气理想气体有着相同的化学势。逸度可以通过实验测定,也可以用范德华气体模型估算。逸度与压强的比值称为逸度系数 ϕ {displaystyle phi ,} ,它是无量纲量。如下式所示。例如,100个大气压下氮气的逸度系数为0.9763,理想气体的逸度系数为1。逸度定义的出发点是化学势与理想气体的压强的关系。根据热力学基本方程:定温下对压强从参考态压强(1 巴)开始作定积分:对于理想气体有整理后,得:上式给出了理想气体等温过程中化学势与压强的关系。对于实际气体,因为上述状态方程式计算复杂,上述定积分难于处理计算,因此引入逸度的概念,逸度为修正因子,从而将实际气体的化学势表达式与理想气体统一起来。一般把上式作为逸度的定义式,也可以明确地将 f {displaystyle f} 解出:

相关

  • 真核真核生物(学名:Eukaryota)是其细胞具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总称,它包括所有动物、植物、真菌和其他具有由膜包裹着的复杂亚细胞结构的生物,而不包括细菌和古菌,因它
  • 原子半径原子半径通常指原子的尺寸,并不是一个精确的物理量,并且在不同的环境下数值也不同。 一个特定的原子的半径值和所选用的原子半径的定义相关,而在不同的环境下给原子半径不同定
  • 毫秒本页按时间长短从小到大列出一些例子,以帮助理解不同时间长度的概念,比较时间单位的数量级。1幺秒(yoctosecond)约是1.86×1019普朗克时间。1仄秒(zeptosecond)即1000幺秒。阿
  • 总科/超科超科(Superfamily),又译作总科,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个层级,介于亚目和科之间。有时在超科和亚目之间还有下目(或称次目)的分类。一般超科名称的拉丁字尾是-oidea。
  • 伊斯兰历伊斯兰历或伊斯兰教历,为目前伊斯兰教国家通用的历法,正式名称为哈吉来/希吉来历(阿拉伯语:التقويم الهجري‎ at-taqwīm al-hijrī),意指公元622年先知穆罕默德从
  • 圣公会英格兰教会(英语:Church of England),或译为英格兰国教会、英国国教会、英格兰圣公会,是基督新教圣公宗的教会之一,16世纪英格兰宗教改革时期,由英格兰君主亨利八世领导,由神学家托
  • 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英语:The central dogma of molecular biology,又译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教条),首先由佛朗西斯·克里克于1958年提出,并于1970年在《自然》上的一篇文章中重申:中
  • 魏悦广魏悦广(1960年1月-)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1960年1月出生于陕西省渭南市。1982年1月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获力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
  • 老挝老挝王国(老挝语:ພຣະຣາຊອານາຈັກລາວ,罗马化:Phra Ratxa A-na-chak Lao)是于1946年在今老挝建立的一个君主制国家。1946年,法国保护国琅勃拉邦的君主西萨旺·冯在法
  • 范特荷夫定律范特霍夫方程(Van 't Hoff equation)是一个用于计算在不同温度下某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方程。设 K 为平衡常数, ΔHo 为焓变, ΔSo 为熵变, T为温度。由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