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耙

✍ dations ◷ 2025-02-23 14:06:36 #犁耙
犁是一种耕作的农具,用途是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犁也可以将较深层的土翻到表面上。犁是在一根横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构成,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牲畜或机动车上,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犁的材质可以是木头或是铁,自有信史以来,犁就是人类使用的工具之一,而且也是农业上的一大进步。犁的功用是将较较深层的土壤翻到土地的表面,并且可以盖住杂草及以前的作物并让其自行分解。当犁划过土壤时,产生了有肥沃土壤的长沟。现在犁过的土地会先让其干燥,用耖破碎土块并平整后再种植植物。犁地及土壤的处理约会影响土壤上层的12至25公分。在许多土壤中,植物的细根会出现在犁过的上层土壤。最早的犁是用人力来带动,但后来发现用动物来带动会更加有效率。最早的动物用犁是用公牛来带动,后来有许多地区改用马(多半是驮马(英语:draft horse))及骡,也有用各种役用动物来带动犁。工业化国家中,最早带动犁的机械是用蒸气驱动的犁田机(英语:ploughing engine)或蒸汽拖拉机(英语:steam tractor),而后来渐渐的被内燃机所取代。现在一些地方因为土壤流失及冲蚀,犁田的比例渐渐下降,多半改用较浅的犁田方式及其他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不过仍有一些犁田的爱好者,像每年在爱尔兰进行的国际犁田比赛(英语:National Ploughing Championships)即为一例。自然农法提倡不犁田,只有在有硬质地层(英语:hardpan)需要用犁田方法处理时才会犁田,因此新生成的土壤生物可以更快速且更深入的成长及繁殖。因为不犁田,有益的菌类及微生物会将空气带进土壤中,再配合不同作物的混栽(英语:Companion planting),可以自然的减少杂草及害虫并保留雨水,因此可以避免在耕作中密集的使用水、石油、肥料及除草剂。耕作过的土地会更随时间更肥沃也更有生产力,而犁过的田因着每次耕作时土壤及营养的流失,生产力会渐渐的下降。朴门的支持者声称这是在化石燃料渐渐短少下唯一可行的耕种方式。但另一方面,需要定期犁田的农业方式其好处是允许大规模单一作物的种植,而且用机械化设备来取代人力。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农民就开始尝试使用犁。早期的犁是用Y形的木段制作的,下面的枝段雕刻成一个尖头,上面的两个分枝则做成两个把手。将犁系上绳子由一头牛拉动,尖头就在泥土里扒出一道狭小的浅沟,农民可以用把手来驾驶犁。到公元前3000年,犁进行了改进,把尖头制成一个能更有力地辟开泥土的“犁铧”,增加了一个能把泥土推向旁边的倾斜的底板。中国的犁是由耒耜发展演变而成。最初可能仍名“耒耜”。用牛牵拉耒耜以后,才渐渐使犁与耒耜分开,有了“犁”的专名。犁约出现于商朝,见于甲骨文的记载。早期的犁,形制简陋。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出现铁犁,并用牛耦耕作,史载西汉赵过教民用牛拉犁耕田。西汉出现了直辕犁,只有犁头和扶手。而缺少耕牛的地区,则普遍使用“踏犁”。今天在四川、贵州等省的少数民族地区均有踏犁的实物。踏犁也称“镵”、“脚犁”。使用时以足踏之,达到翻土的效果。宋周去非《岭外代答·风土》:踏犁形如匙,长六尺许。末施横木一尺余,此两手所捉处也。犁柄之中,于其左边施短柄焉,此左县所踏处也。犁柄之中,于其左边施短柄焉,此左脚所踏处也,......踏犁五日,可当牛犁一日,又不若犁之深于土。至隋唐时代,犁的构造有了较大的改进,出现了曲辕犁。除犁头扶手外,还多了犁壁、犁箭、犁评等。陆龟蒙《耒耜经》记载,共有十一个用木和金属制作的零件组成,可以控制与调节犁耕的深度。长达2.3丈,十分庞大,必须双牛才能牵挽。中国历史博物馆有唐代犁的复制模型。其原理为今天的机引铧式犁采用。唐朝的曲辕犁与西汉的直辕犁相比,增加了犁评,可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改进了犁壁,唐朝犁壁呈圆形,可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减少前进的阻力。古代欧洲使用的犁,从青铜时代起,基本上就没有怎样改变过。只有犁嘴从公元前十世纪起一般用铁代替了木头。这时的犁在耕田时由犁田人提到一定的高度,需要相当大的气力。犁出来的沟垄既不怎么直,也不怎么深,因此要犁过两遍。在犁第二遍时要和第一遍的方向形成直角。在欧洲,公元前一世纪就已经使用一种新式的犁。它有个轮子控制犁地的深度,这就使犁地的人省力。新式犁有犁刀划土和一个模板翻土,犁出来的沟又深又整齐,而取代了以前的犁田法。新式犁比旧式犁要重,拖起来需要相当大的力气,因此农民用牛来犁地。在十世纪和十一世纪则开始用马耕田,但是古代中国仍用牛来耕地。现在在世界的许多地区(包括中国),仍然使用犁来进行耕作。类似犁的器具也称为“犁”。图右显示出犁的基本部分:其他未显示的部分包括辙叉,滑行装置,犁侧板等。在现代的犁和一些老犁,犁板与犁刃和滑行装置分开,使这些部件更换时无需更换犁板。当最早农业形成时,会在肥沃的土壤中用简单的挖棒(英语:digging stick)和锄头来耕作,例如在每年洪水过后的尼罗河岸,然后挖洞播种。世界上许多地方的人在开始农业文化时都利用挖棒、锄头及鹤嘴锄等工具来进行耕作。锄耕(英语:Hoe-farming)是热带地区及亚热带地区传统的耕种方式,这些地方常见石质土壤、较斜坡度、以根茎类作物及粗粮种植为主。有些地方会用猪代替锄头来践踏土壤及挖土。当需要在比较不肥沃的土壤种植作物时,需要将土壤内营养较丰富的部分带到地表,因此会用到铧式犁,铧式犁不但会在土地中划出沟槽,也会翻土。铧式犁也可以加上犁刀,垂直的切割土壤。爱尔兰犁(英语:Loy (spade))是一种爱尔兰的人工用犁,用在面积较小的农地,或是非常崎岖的农地,这类的农地可能不适合用马来犁地,或是农家无法负担一匹马的开销。自1960年代起就有在较贫瘠的农地使用这类的耕作方式,这种方式适合爱尔兰潮湿的气候,土地用犁翻过后产生的沟槽可以排水,也可以让马铃薯在土地中成长,在山上比较不宜找到其他的耕作方式。可翻转犁(reversible)有二片背对背安装的铧,一片往左边转,另一片往右边转。当在田地里工作,一片铧犁地,另一片则是在空转,当犁到农地末端要调头时,会调整铧的位置,用另一片铧来犁地了,因此可以依一致的方向来犁田。现代的犁一般是由多个可翻转犁(reversible ploughs)组成,利用三点悬挂(英语:three-point hitch)的方式接到牵引机上,其用来破土的铧在二片到七片之间,若是半悬挂式犁(semi-mounted ploughs,铧的提升是由一半长度的轮子来维持),最多会到十八片铧。牵引机的液压系统用来提升这些机构,并调整犁沟的宽度及深度。农夫仍需要在牵引机上操作draughting连杆,使犁和土壤之间有固定的角度。新式的犂可以自动控制深度及角度。凿子犁(chisel plough)是一种可以深翻土地,但可以减少土壤破坏的农具。凿子犁的主要用途是松开土壤并且使土壤通气,而将之前残留的作物留在土壤上的上方。凿子犁可以减少土壤压实的影响,也可以打碎plowpan(英语:ploughpan)及黏土。凿子犁和其他的犁不同,不会翻转土壤,因此常用在免耕(英语:no-till farming)或少耕的农法,这些农法致力于减少土壤的侵蚀,也设法将有机物质及之前残留的农作留在土壤的上层。也有学者认为凿子犁是比较符合永续农业的农具。起垄犁(ridging plough)用在像马铃薯及大葱之类的作物上,这类作物会种在土壤形成的垄堆中,产生垄堆的技巧称为Hilling(英语:Hilling)。起垄犁有二个二个一组,彼此相对的铧,因此会切割出一条深沟,并且将土堆在二个深沟之间。在收成时也可以用起垄犁来收成作物。铧式犁若用在寒带及温带土壤,深度不超过二十公分,可以使土壤松动,可以使土中的作物秸秆、肥料及石灰石和氧气作用。减少因为挥发造成的氮肥损失,使土中的有机物质更快变成腐殖质,使土壤更加肥沃。犁会消除收割设备留下的轮迹和车辙,也可以在隔年春天之前控制多年生杂草的生长,因为上层土壤较少,会加速春天时的土壤暖化及水分蒸发,有助于用较轻的播种机来播种。犁耕可以减少作物的许多天敌(像蛞蝓、大蚊(英语:crane flies)、果蝇、蛀虫等),增加土食性蚯蚓的数量,但对于垂直移动性的蚯蚓有不利的影响。在用犁耕作后的土地,上面只会留下少量的作物,因此土壤容易受到风蚀和水蚀的形响。过度耕作可能会导致砂砾层的形成。一般农夫会用土壤深耕器(英语:subsoiler)破坏砂砾层,土壤深耕器类似长的、锐利的刀片,切开表层土壤下的硬化层。因为不当的土地利用及犁耕作,有可能造成土壤侵蚀,等高耕作(英语:Contour plowing)因为随海拔线进行耕作,可以减轻土壤侵蚀。其他农业方式,例如免耕农业(英语:no till method),有可以建立土坏厚度及腐殖质的潜力。因此较密集种殖的地区可能较适合用犁耕作,若是土壤较浅,或是已开始退化的土壤,用犁耕作可能会造成进一步的退化。1908年发行德国马克100元的背面1975年意大利里拉匹兹堡的罗伯特·伯恩斯像哥本哈根的吉菲昂喷泉Henry Herbert La Thangue(英语:Henry Herbert La Thangue)在1895年绘制的《最后的犁》Rosa Bonheur(英语:Rosa Bonheur)在1849年绘制的《Ploughing in the Nivernais(英语:Ploughing in the Nivernais)》

相关

  • 演化的树状图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
  • 促激素促激素(Tropic hormones)是激素(英语:hormone)的一类,促激素会引发其他内分泌腺的反应。 人体内是脑下垂体前叶合成与分泌大多数的促激素。 此外,下视丘也会分泌促激素影响脑下腺
  • 博氏疏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也译作博氏疏螺旋体、布氏疏螺旋体,巴格朵夫疏螺旋菌,莱姆病螺旋体,是一种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是莱姆病的病原体,由蜱传播给人类。伯氏疏螺旋
  • 核糖核酸酶P核糖核酸酶P(Ribonuclease P,简写为RNase P)是一种核糖核酸酶。核糖核酸酶P也是一种核酶,即由一个RNA分子发挥催化活性,它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蛋白质以外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大分子。
  • 法国铁路法国铁路运输的铁路交通运输几乎全部由法国国家铁路运行(SNCF、Société Nationale des Chemins de fer français),铁路设施(德语:Bahnanlage)由法国铁路线路事业公社(RFF、Rése
  • 七月王朝七月王朝(法语:Monarchie de Juillet)是法兰西王国在1830年至1848年之间的政体。1830年7月27日,法国爆发七月革命,革命持续了三天,波旁复辟期结束,8月9日,七月王朝宣布成立。奥尔良
  •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凯库勒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凯库勒·冯·斯特拉多尼茨(德语:Friedrich August Kekulé von Stradonitz,1829年9月7日-1896年7月13日),德国有机化学家。从1850年代直到他去世,凯库勒是欧
  • 首陀罗首陀罗(梵语:शूद्र,Śūdra),又译戍陀罗,是印度教的第四个种姓,最早可以被追溯到《梨俱吠陀》的原人歌,在《摩奴法论》中也有他们的特殊规定。这个种姓由农民、高级佣人和工匠
  • 富豪富豪可以指:
  • 子痫前症子痫前症(拉丁语:pre-eclampsia, preeclampsia,缩写为PE),又称前兆子痫,早前也称为妊娠毒血症(英语:toxemia),为怀孕期间发生的疾病,其特征为高血压与蛋白尿。该疾病通常发生于第三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