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派普斯

✍ dations ◷ 2025-10-21 04:56:11 #1923年出生,在世人物,美国国家人文奖章获得者,美国历史学家,波兰历史学家,研究共产主义的历史学家,俄罗斯史学家,哈佛大学教师,美国国家安全会议成员,康乃尔大

理查德·埃德加·派普斯 (英语:Richard Edgar Pipes;1923年7月11日-)是一位波兰裔美国籍的学者,他专门从事研究俄罗斯历史,而且特别是对于有关苏联的。在1976年,他领导了由美国中央情报局针对苏联的战略能力和苏联军事和政治领导目的进行分析的Team B(英语:Team B)。

理查德·派普斯出生于波兰切申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的名字曾原本拼作"Piepes")他的父亲Marek曾经是个商人并且还在一战时参了军. 派普斯曾自述自己童年和青年时代时, 给他留下深远影响的文化是波兰和德国,而不是苏联。 当他十六岁时, 此时在波兰战役波兰战败。他曾在马萨科斯卡大街看到了希特勒在华沙的胜利游行。派普斯一家在1939年8月逃离了波兰,在意大利待了7个月的时间之后,于1940年的七月来到了美国。1943年,派普斯在美国陆军航空兵团服役时,通过归化,取得了美国国籍。之后先后在玛斯金格姆大学,哈佛大学,康乃尔大学学习。在1946年与艾琳·尤金妮亚·罗恩结婚,并有了两个孩子。其中儿子丹尼尔·派普斯为研究有关中东事务的学者。

派普斯在1958年在哈佛大学任教,在1968年到1973年,他曾是哈佛俄罗斯研究中心的主任,他于1996年退休。在1962年,他在列宁格勒国立大学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俄罗斯的思想文化史的演讲。在1973至1978,他在斯坦福研究所的高级顾问。期间,他还是华盛顿参议员亨利·M·杰克逊的顾问。在1981至1982年间,在里根总统的指导下,他成为国安会的一员,担任有关东欧和苏联的事务主任。在1970年代,派普斯是缓和政策的主要批评者。在1977至1992年间,派普斯加入了当前危险委员会,后来这个委员会又并入了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

派普斯写过很多关于俄罗斯历史的书, 比如有《俄国的旧政权》(1974年),《俄国革命》(1990年)和《在布尔什维克政权下的俄国》(1994年)。并且是在有关苏联历史和苏联外交关系方面被媒体频繁采访作者。他的作品也出现在美国《评论》杂志、《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在哈佛的大课教学,他讲授俄罗斯帝国和俄国革命,并且指导了八十多名研究生成为学术研究型的博士。

派普斯因争论对俄罗斯是单独起源于15世纪的莫斯科公国而知名。在他的观点里, 莫斯科公国与当时欧洲的很多地区不相同,国家没有私有制的概念,所有的财富都被认为是属于大公/沙皇的;俄罗斯所走的这条特殊路径(或许受到了蒙古人的影响)导致俄罗斯成为了一个与西方文明的价值观根本不同的独裁专制国家。派普斯也已认同这种俄罗斯帝国"世袭主义"被打破是在19世纪俄罗斯帝国领导人试图领导国家走向现代化,但不寻求改变俄罗斯社会的基本“世袭的”结构时。派普斯认为, 正是俄罗斯走了这么多个世纪的特殊路径,使得在1917年俄罗斯十分不寻常的爆发了革命。派普斯因看到那些激进的知识分子狂热但不无法接受现实而强烈的批评他们。苏俄的一名作家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 曾指责派普斯的的作品是“波兰版的俄罗斯的历史”。派普斯则指责索尔仁尼琴是反犹太主义、过激的民族主义、把共产主义的弊端归咎于犹太人而不是承认苏联有俄罗斯的根源的人。派普斯看到索尔仁尼琴在1985年11月13日的《纽约时报》上发表的小说:《1914年的8月》之后评论到: "每一种文化都有他们自己反犹太主义的特点。在索尔仁尼琴的情况下, 这不是种族之间的。他当然不是一个种族主义者;这个问题从根本上是宗教和文化方面。他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一些相似之处,是一个狂热的基督徒、爱国者和狂热的反犹太份子。索尔仁尼琴的无疑是革命的俄罗斯极端右翼的观点,即这是犹太人的造成的。"派普斯对索尔仁尼琴有关苏联的观点解释道: "索尔仁尼琴说马克思主义是西方的理念,后来传入到俄罗斯。 而我的观点是,它在俄罗斯历史上已根深蒂固。" 这个观点激怒了索尔仁尼琴,他讽刺派普斯是个 "伪学者"

派普斯强调苏联是征服世界的扩张主义, 极权主义的国家。他写得许多论文也与市面上介绍的传统苏联历史大相径庭,他认为十月革命不是那样受到人民的拥护。是由极少数在建立一党制的专制政权后沉默和偏狭的知识分子强加给俄罗斯绝大多数人的。由此,派普斯认为俄罗斯1917革命对于俄罗斯是个大灾难, 不现实的使得使小部分狂热的参与政治生活。

派普斯是极权主义教育(如他见到的纳粹德国和苏联,它们作为类似政权寻求类似的政策。实际上,在几个重要方面有着合作)的主要倡导者。在这里举他引用一些历史学家詹姆斯·格雷戈尔(英语:A. James Gregor)、亨利·阿什比·特纳(英语:Henry Ashby Turner)、伦佐·德·菲利斯(英语:Renzo De Felice)和赫尔曼·劳施宁(英语:Hermann Rauschning)的资料, 派普斯认同没有比法西斯主义更为同行的了,比如德意志第三帝国、苏联和意大利法西斯主义,这些极权政府的组成都是由它们对民主的厌恶。(观点来自他的《在布尔什维克政权下的俄国》的一章节)

在1981年5月一个意为"非正式"的采访中,派普斯告诉路透社: "苏联的领导人向西方国家那样和平演变他们的共产主义制度还是要爆发战争之间将不得不做出选择。在这里没有另外的选择而且可能会同时选择,因为缓和政策以死亡(Détente is dead)。"派普斯也在访谈中表示西德的外交部长汉斯-迪特里希·根舍容易受到来自苏联施加的压力。能够从中独立地见解到派普斯在与路透社之间的采访是代表官方的。这可能会潜在地给派普斯的工作带来一些不好因素。访谈过后美国白宫和和 "愤怒" 的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驳斥派普斯的言论。

在1992年, 派普斯在俄罗斯宪法法院有关苏联共产党的审讯方面担任鉴定证人。


相关

  • 台1线台1线,又称纵贯公路、西部干线,是台湾西部一条南北向的省道,自清代就是纵贯南北的交通要道。北起台北市忠孝西路、中山南路口(行政院大门前,台湾公路原点和与台3线共线起点,台1甲
  • 药物疗法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药品指一切用作诊断、治疗、预防疾病
  • 兴武兴武(1635年)为中国明朝农民起义首领高迎祥的年号,前后共1年。该年号见于吴世济《太和县御寇始末·复按院张公博访利弊》,流寇“胁令写闯天王兴武年号告示”。姚雪垠称崇祯八年
  •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是一所三级专科医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创建于1942年。该医院亦是2002年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主导成立的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
  • 内华达山内华达山,西班牙语“雪山”的意思。可以指以下三座山脉之一:另外可以指有两座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上的火山:又可以指其他的山峰:又可以指由加州内华达山酿酒公司生产的啤酒。
  • 里加地铁里加地铁(拉脱维亚语:Rīgas metro)指的是在前苏联时期计划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修建地铁的项目。当时计划到2021年建成三条线共33个站点;然而,在1980年代末期的歌唱革命(Singing R
  • 回南天回南天(简称回南)是中国南方一种特有现象,原因在中国南方经过了一个冬天,物体温度低,阳春三月气温升高,物体温度(特别是厚大物体)一时未能升高,这时低温的物体面与来自太平洋的南风(南
  • 朱利安·埃尔廷奇朱利安·埃尔廷奇(英语:Julian Eltinge,1881年5月14日-1941年3月7日),原名威廉·朱利安·道尔顿(William Julian Dalton),美国男演员。他被誉为20世纪内最杰出的反串演员之一。1904年
  • 熙良熙良(1705年4月7日(康熙四十四年三月十四)-1744年6月2日(乾隆九年四月二十二)),满洲爱新觉罗氏。顺承恭惠郡王勒克德浑后裔,顺承忠郡王诺罗布之孙,已革顺承郡王锡保长子,第九任顺承郡王
  • 装熟装熟,港澳地区称为扮熟、博fd(“fd”是英文单字“friend”的缩写,即朋友),又称扮老友,指跟不太认识的人充作很熟的朋友的意思。在网络文化里,经常装熟的人又被称为装熟魔人。装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