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鲁道夫·康夫纳
✍ dations ◷ 2025-05-15 22:17:25 #鲁道夫·康夫纳
鲁道夫·康夫纳(英语:Rudolf Kompfner,1909年5月16日-1977年12月3日)是一名奥地利建筑师、工程师和物理学家,人们普遍将行波管(英语:traveling-wave tube,简称:TBT)的发明归功于康夫纳。康夫纳出生于维也纳,他的父亲是一名会计师和作曲家。康夫纳幼年时期曾展现出一些音乐天赋,他曾在琴键上自主弹奏出一些旋律。在一战期间,协约国封锁同盟国的物资补给,导致维也纳的儿童饱受饥饿,但康夫纳因被红十字送往瑞典而得以幸存。康夫纳的叔叔是一名建筑师,在叔叔的影响之下,康夫纳在维也纳科技大学学习建筑学,并于1933年获得工程学硕士学位(德语:Diplom-Ingenieur)。康夫纳于1934年移居到英国,在一家建筑公司工作到1941年,其间他对无线电子学产生了与趣。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在1940年6月至1940年12月间,康夫纳一度被当作敌国侨民而被监禁在曼岛。1941年他被释放出来之后,他立刻接受了伯明翰大学的邀请加入了伯明翰大学的高级电子实验室,在Mark L. Oliphant(英语:Mark Oliphant)教授的指导下工作。康夫纳于1943年在伯明翰大学发明了行波管。1944年康夫纳被调到牛津大学的克拉伦登实验室(英语:Clarendon Laboratory),在那里康夫纳继续研究行波管。同年,贝尔实验室的微波管专家约翰·皮尔斯访问克拉伦登实验室,康夫纳向约翰·皮尔斯解释了行波管的原理。康夫纳在1951年获得了牛津大学的物理博士学位,同年他加入了约翰·皮尔斯在贝尔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康夫纳在1955年成为了贝尔实验室的电子研究总监,1957年他兼任无线电研究总监。1973年康夫纳从贝尔实验室退休。1973到1977年间﹐他担任斯坦福大学应用物理系和牛津大学工程系的荣誉退休教授。1977年12月3日康夫纳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去世,享年68岁。康夫纳曾获得以下重要奖项:1955年康夫纳因发明行波管而被授予Duddel Medal奖,这导使他后来写了一本书《行波管的发明》(英语:The Invention of the Traveling-Wave Tube)。
相关
- 重建时期美国重建时期(英语:Reconstruction Era)在美国历史上指1865年-1877年,当南方邦联与奴隶制度一并被摧毁时,试图解决南北战争遗留问题的时期。“重建”提出了南方分离各州如何重返联
- 索哈杰省索哈杰省(阿拉伯语:محافظة سوهاج),是埃及二十九省之一,位于上埃及,尼罗河在中间流过。首府索哈杰。面积1,547平方公里,人口3,746,378人(2006年统计)。
- 杀婴在生物学和社会学上来说,杀婴是某一物种意图令自己同种婴儿死亡的行动。在许多过去的社会里特定形式的杀婴被认为是适宜的,但大多数的现代社会却认为不道德或犯罪。虽然如此,这
- 波爱修斯亚尼修·玛理乌斯·塞味利诺·波爱修斯(拉丁语:Anicius Manlius Severinus Boëthius;Boëthius 读作/boʊˈiːθi.əs/,也译作波伊提乌,480年-524或525年),六世纪早期哲学家。也是
- X-单体综合征 (XO)特纳氏综合征(Turner syndrome,简称TS)也被称作Ullrich-Turner氏综合征(Ullrich-Turner syndronme)、性腺发育不良(Gonodal dysgenesis)以及45,X,是雌性个体因X染色体部分或完全缺失
- 新兴技术新兴技术(Emerging technologies)是一些普遍认为可以改变现状的技术,新兴技术多半是新的技术,不过也有一些较早期出现,但仍有争议的技术,或是有潜力,但目前相对发展不多的技术,例如
- BLSBLS可能指:
- 示示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一十三个(五划的则为第十九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示部归于五划部首。大多以左、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
- 超新星核合成超新星核合成是阐明新的化学元素如何在超新星内产生,主要发生在易于爆炸的氧燃烧和硅燃烧的爆炸过程产生的核合成。这些融合反应创造的元素有硅、硫、氯、氩、钾、钙、钪、钛
- 王制罗马王政时代或罗马王国(拉丁语:REGNVM ROMANVM)是指前753年到前509年这一时期的古罗马,此时的罗马是一个君主制国家,尚未建立共和国。罗马王国时期,氏族部落组织尚完整存在,统治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