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平原印第安手语
✍ dations ◷ 2025-08-22 17:23:59 #平原印第安手语
平原印第安人手语(英语:Plains Indian Sign Language,PISL;法语:Langue des Signes Indienne des Plaines;西班牙语:Lenguaje de Signos Indio de las Llanuras),又称平原手语、平原手势谈话(Plains Sign Talk)或第一民族手语(First Nation Sign Language),是北美洲大平原地区原住民所使用的一种手语,曾因贸易交流用途而成为北美洲大平原部落间的通用语。除此之外,还用于平原部落内部讲述故事、演说、各种仪式期间,亦为聋哑人所日常使用。如今仍然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这种手语和任何一种口头语言有联系,平原印第安人手语一般被视为一种皮钦语。平原印第安人手语的历史起源并无书面记录,因此现代难以知晓。不过,当欧洲人到达新大陆时,就已经有关于此类平原民族通用手语的记载,这些民族分布于今日的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包括得克萨斯州和墨西哥北部。在文献记载中提及这种手语的探险家有西班牙人卡贝萨·德瓦卡(Cabeza de Vaca),于1527年;科罗纳多(Francisco Vásquez de Coronado),于1541年。近代以来,由于北美原住民人口骤减及文化欧洲化,平原手语的使用人口自欧洲人到达新大陆以后便处于持续衰减。1885年,据统计有11万“手语印第安人”,包括大平原地区的黑脚人、夏延人、苏人、基奥瓦人和阿拉帕霍人。到20世纪60年代,余下的手语使用者比重已经十分微小;到21世纪以来则更少。威廉·菲洛·克拉克(William Philo Clark)曾在1885年首次出版其介绍平原手语的著作《印第安人手语》(The Indian Sign Language),他在北美印第安战争期间于大平原北部参军服役。根据记载,至少有分属12个语系、共37种口头语言的使用者使用平原手语,涵盖了超过26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在克罗人、夏延人和基奥瓦人之间高度发达,至今在克罗人、夏延人和阿拉帕霍人的族群间保持着影响力。平原手语的表达分为四个基本方面:手的位置、手的运动、手的姿态和手的朝向。以下列出这四大方面下分的一些具体手势。它们并非各自独立的,一种具有含义的特定手势一般是这四个方面不同手势的综合。美国民族学学术局曾在1881年发表了关于平原手语的研究,在手部姿势方面涵盖以下姿态,以英文字母标记:不同的手部位置如下,位于躯干前的数种“中立位置”的最常见的手势位置。手掌有如下朝向:平原手语包含如下的手部运动形式。在特定情况下会有重复运动:大部分美洲原住民语言缺少原生的书面文字,由于平原手语分布广泛,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曾出现一套平原手语的书写方案,以手势的图形转化为主。
相关
- 肠杆菌等肠杆菌属(学名:Enterobacter)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兼性厌氧生物及呈棒状的细菌,属于肠杆菌目肠杆菌科。这个属下的七个种都是病原及使宿主免疫受损的机会性感染的细菌。泌尿道
- 外科医师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外科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科目,主要研究
- 宿主宿主(英语:Host),也称为寄主,是指为寄生物包括寄生虫、病毒等提供生存环境的生物。最终宿主(primary host或definitive host)是指寄生物的成虫赖以寄生的物种。这类宿主通常为寄生
- 利德尔综合症李德尔氏综合征(Liddle's syndrome、假性醛固酮增多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Dominance (genetics))疾病、特征在于早期频繁严重的高血压,以及与低血浆肾素活性、代谢性碱中毒(
- 减毒病毒疫苗减毒活病毒(英语:attenuated virus,又译弱化病毒)是指致病性被削弱的病毒,这些病毒在毒性降低的同时,仍保有活性,也就是并未被杀死。制造这类病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产疫苗。与其相
- 预期寿命平均寿命、生命期望或预期寿命(英语:life expectancy),指生物群体中衡量单一生命存活平均长度的统计量。预期寿命最常用的测量方法是自出生起算(英语:Life expectancy at birth,LEB
- 志留纪志留纪(Silurian,符号S)是地质时代表古生代的第三个纪,约开始于4.44亿年前,结束于4.19亿年前。志留系一名源于威尔士地区一个古老部族志留人(英语:Silures)。1835年,英国R.I.莫企逊,在
- 蜡样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学名:Bacillus cereus),又称仙人掌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β溶血性的杆状细菌 。经常在土壤和食物中被发现,有些菌株会引起食物中毒,例如"炒饭综合症"(Fried Rice Syn
- 肉毒杆菌肉毒杆菌(学名:Clostridium botulinum)是一种生长在常温、低酸和缺氧环境中的革兰氏阳性杆菌,有卵形至长杆形的孢子型态,属次末端或末端的孢子生成方式。肉毒杆菌在不正确加工、
- 聚合酶链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英文: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缩写:PCR,又称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利用DNA双链复制的原理,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可在短时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