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定年法

✍ dations ◷ 2025-11-25 09:06:05 #放射性定年法
放射测年法 ,又称放射性年代测定法,是利用测定被测定物中某些放射性元素与其衰变产物的比率,之后应用这种放射性元素半衰期计算年代的方法,亦被称为绝对测年法。一般物质皆是由化学元素之结合体所组成,各有其独特的原子序数,标明了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另外,元素核内可拥有相异的中子数,而以不同的同位素状态存在。有的特定元素的特定同位素被称作核素。有的核素本身性质不稳定,因此在某些特定时刻,此类核素的原子会自然转换为不同的核素。这种转变可以多种方式达成,包括放射性衰变,其可以发射粒子(通常为电子(β衰变)、正电子或α粒子)、电子捕获或自发分裂进行。放射性衰变对应之地质年代的数学表达式为:其中,对于生物体测测年代,在古生物学中除地层测年法外还经常使用碳十四测年。碳十四测年法是美国人维拉德·弗兰克·利比发现的,他也因此发现获得了196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碳十四测年法的原理是:生物体在活着的时候会因呼吸、进食等不断的从外界摄入碳十四,最终体内碳十四与碳十二的比值会达到与环境一致 (该比值基本不变),当生物体死亡时,碳十四的摄入停止,之后因遗体中碳十四的衰变而使遗体中的碳十四与碳十二的比值发生变化,通过测定碳十四与碳十二的比值就可以测定该生物的死亡年代。不过因为碳十四的半衰期比较短,碳十四测年法的应用局限于5到6万年。

相关

  • 生育率这个条目包含2个不同数据来源的生育率列表。生育率是指理想状态下妇女育龄期生育的子女总数。列表1的数据来源于中情局《世界概况》,2018年版。列表2的数据来源于联合国人口
  • 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 = (年内出生人数 - 年内死
  • 两生类两栖动物(学名:Amphibia)是两栖纲生物的通称,又名两生动物,包括所有生没有卵壳的卵,拥有四肢的脊椎动物(蚓螈的四肢已退化)。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表面没有鳞片、毛发等覆盖,但是可以分
  • 酿酒酵母酿酒酵母(学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又称面包酵母或者啤酒酵母,出芽酵母。酿酒酵母是与人类关系最广泛的一种酵母,不仅因为传统上它用于制作面包和馒头等食品及酿酒,在现代分
  • 外套膜外套膜(Mantle)是软体动物及腕足动物的重要部分,由其背侧的体壁向下褶与伸展形成,经常包裹整个内脏团;而内脏囊与外套膜之间的空腔即为外套膜腔或外套腔(Mantle cavity)。外套腔是
  • 四级立体结构蛋白质四级结构(英语:Protein quaternary structure)是生物化学中用于描述多亚基蛋白质复合物中各个折叠蛋白质亚基的排列组合。许多蛋白质实际上是多个多肽链的组装。 四级结
  • 古风时期古风时期 (英语:Archaic Greece,前800年 – 前480年),又称古朴时期或远古时期,是古希腊的一个子历史时期。这个定义最早出现在18世纪,由于对希腊艺术的研究,学者发现这个时期出现的
  • 8世纪公元701年1月1日至8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8世纪。武则天死后,李氏再度执掌大唐帝国,唐玄宗时期出现了开元盛世。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决定了8世纪后期军阀割
  • 肉毒杆菌毒素肉毒杆菌毒素(英文:BTX, Botulinum Toxin),也被称为肉毒毒素或肉毒杆菌素,是由肉毒杆菌于厌氧条件下生长时所产生的一类嗜神经性外毒素。肉毒杆菌毒素共有A、B、Cα、Cβ、D、E、
  • PD-L1n/an/an/an/an/an/an/an/an/an/a细胞程序死亡-配体1(英语: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PD-L1)也称为表面抗原分化簇27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74,CD274)或 B7同源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