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春

✍ dations ◷ 2025-02-23 20:10:23 #1936年出生,2018年逝世,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朝鲜人民军元帅,朝鲜劳动党党员,江原道出身人物,金姓,伏龙芝军事学院校友,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

金永春(朝鲜语:김영춘金永春 ,1936年3月4日-2018年8月16日),朝鲜人民军元帅,曾任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朝鲜人民武装力量部部长。

出生于江原道,万景台革命学院毕业。1986年当选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1992年4月晋升人民军大将。1993年10月任军需动员总局局长。1994年3月任朝鲜人民军第6军军长,1995年10月晋升人民军次帅。并出任人民军总参谋长。2007年4月11日,在朝鲜第十一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五次会议上,当选为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2009年2月11日,任朝鲜人民武力部部长,是朝鲜军方重要人物。2010年9月28日在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2010年9月全体会议上当选为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2011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的告别仪式,他是七位扶灵高官之一。2012年4月被免去人民武力部部长职务,转任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务部部长。2016年4月14日,金永春晋升朝鲜人民军元帅。

有传闻称,“金正日次子金正哲和三子金正恩的生母高英姬(2004年去世)在世时,金永春属于‘高英姬派’。”韩国政府一位消息人士表示:“军队中拥护高英姬并称其为‘平壤母亲’的人就是金永春。”而金永春任朝鲜人民武力部部长也是为金正恩顺利即位做铺垫。

2018年8月16日,金永春因急性心肌梗塞离世,享年82岁。朝鲜中央通讯社报导了其死讯,并称他是“忠诚的革命战士”和“亲近的革命战友”。8月20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最高人民会议议员、人民武力省总顾问、人民军元帅金永春的国葬在平壤举行,出殡仪式在4·25文化会馆吊唁场所举行,国家治丧委员会成员参加出殡仪式,随后告别仪式在新美里爱国烈士陵园举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国家治丧委员会成员一起参加告别仪式,护送金永春灵柩登上烈士陵园,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金秀吉陆军大将致悼词,金正恩向墓穴填土,朝鲜武力机关领导干部和故人家属向故人遗骸培土,在花圈敬献曲声中,以金正恩名义的花圈及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内阁名义的花圈敬献在坟前,金正恩同国家治丧委员会成员、故人家属、党武机关领导干部共同默哀悼念金永春。


相关

  • 头孢比普头孢比普(Ceftobiprole)是用于社区型获得肺炎(英语: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的第五代头孢菌素,于2002年由洛桑大学医学院和巴塞利亚药业(英语:Basilea Pharmaceutica)研发,其初
  • 酵母纲酵母菌纲(学名:Saccharomycetes)是在真菌界的子囊菌门以下的纲,是酵母亚门以下唯一的纲。酵母菌纲中只有一个目,是酵母菌目(Saccharomycetales)。酵母菌纲之下包括有近千个已知物种
  • 班夫国家公园班芙国家公园(英语:Banff National Park,法语:Le Parc national Banff)建于1885年,是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公园。它坐落于落基山脉北段,距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卡尔加里以西约110-180
  • 铁中毒铁中毒是由于摄入铁过量引起的中毒表现。它并不少见,大多是由于误食过量硫酸亚铁所致。注射铁制剂过量可以发生严重中毒。若长期内服大量铁剂,可能引起肺、肝、肾、心、胰等处
  • 伊丽莎白时代的英语近代英语(英语:Early Modern English,可缩写为 EModE),又译近世英语,指从英国都铎时期到王政复辟时期的英语,也就是从十五世纪末的中古英语到十七世纪中晚期的现代英语之间的英语语
  • 苏锡菜苏锡菜发源于中国江苏省的苏州地区,流行于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苏菜的派系之一。苏锡菜在民间有时又被细分为苏帮菜和无锡菜,但由于这两个菜系的风味和烹饪
  • 前3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得知郅支单于已被诛杀的消息,既高兴,又恐惧。于是,向汉元帝上书,请求入朝觐见。
  • 卡罗尔·库切拉卡罗尔·库切拉(斯洛伐克语:Karol Kučera,1974年3月4日-)生于布拉迪斯拉发,是一名斯洛伐克职业网球运动员。1998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杀入四强,曾参加1996年、2000年和2004年三届
  • 孟加拉虎孟加拉虎(学名:)又名印度虎,是目前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虎的亚种,1758年,孟加拉虎成为瑞典自然学家卡尔·林奈为老虎命名时的模式标本,因而也就成了指名亚种。孟加拉虎主要分布在印度
  • 保罗 (人名)保罗(英语:Paul;或,名人有卢基乌斯·埃米利乌斯·保卢斯、卢基乌斯·埃米利乌斯·保卢斯等。罗马姓氏Paulus源于拉丁语形容词“小的”或“谦卑的”,和现代英语few同源。对应到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