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bry-de Bruyn-van Ekenstein转化

✍ dations ◷ 2025-04-25 01:02:42 #Lobry-de Bruyn-van Ekenstein转化
Lobry-de Bruyn-van Ekenstein转化(Lobry-de Bruyn-van Ekenstein transformation)碱催化的醛糖-酮糖异构化反应。此反应用于某些酮糖的工业生产。它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甘油醛与二羟丙酮在反应条件下形成的反应平衡。1885年由 Cornelis Adriaan Lobry van Troostenburg de Bruyn 和 Willem Alberda van Ekenstein 报道。反应机理见下图。反应平衡的位置与底物浓度、溶剂、pH和反应温度有关。由于经过烯醇中间体,因此此反应无立体专一性,底物发生去质子化的手性碳在反应后发生差向异构化。例如,D-葡萄糖在反应条件下,生成的最终产物是D-葡萄糖、D-果糖和D-甘露糖的混合物。

相关

  •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斯万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瑞典语:Svante August Arrhenius,1859年2月19日-1927年10月2日),瑞典化学家。提出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阿伦尼乌斯理论,研究了温度对化学反应速
  • 末日世界末日包括以下几种层次:
  • American Cancer Society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CS)是美国的一个致力于消除癌症的全国性的自愿健康组织。美国癌症协会成立于1913年,并在美国分布为十二个地区(包括波多黎各 ),拥有大约9
  • 巴陶氏症候群巴陶氏症候群(Patau syndrome),又称13-三体症候群,染色体三倍体症之一,少见,患者多在出生后一年内死亡。13-三体症候群早在1657年便由丹麦医学家托马斯·巴托林发现,但其染色体性质
  • 表皮表皮(英语:Cuticle)是生物体的一部分,它是覆盖在生物体表面的非矿物,它坚硬而柔韧,能对生物体提供保护。各种类型的表皮是非同源的,它们的来源、结构、功能和化学组成各不相同。在
  • 瓶颈效应种群瓶颈效应或人口瓶颈(population bottleneck;genetic bottleneck)是指某个种群的数量由于突然的灾难所造成的死亡或不能生育造成减少50%以上或者数量级减少的事件。种群瓶颈
  • 掉发脱发,又称为脱发、掉发,指的是毛发从头部或是身体上掉落,一般来说至少会包含头发的脱落,其严重程度可以从一个小范围,乃至全身受影响。一般来说不会伴随发炎或出现疤痕。正常人的
  • 埃利亚斯·施泰因埃利亚斯·梅纳凯姆·施泰因(英语:Elias Menachem Stein,1931年1月13日-2018年12月23日),美国数学家。他是调和分析的领军人物之一,自1963年至去世一直担任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教授
  • 水分活度水活性(Water Activity,又称水分活度、水活度,简写Aw)指在密闭空间中,某食品的饱和蒸气压与相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气压的比值,这个观念跟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有关:相对
  • 姚建年姚建年(1953年11月-),男,福建晋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生于福建晋江。198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1990年获日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