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五世 (巴伐利亚)

✍ dations ◷ 2025-07-05 08:44:14 #1315年出生,1361年逝世,巴伐利亚公爵,勃兰登堡藩侯,维特尔斯巴赫王朝

路易五世(勃兰登堡人),(1315年5月-1361年9月18日),维特尔斯巴赫家族成员,第一位维特尔斯巴赫王朝勃兰登堡藩侯(1323年—1351年在位)及巴伐利亚公爵(1347年—1361年在位)。神圣罗马皇帝路易四世与第一任妻子西里西亚的碧翠丝(英语:Beatrice of Silesia)所生的长子。从1342年起,他与戈里齐亚家族(英语:House of Gorizi)(迈因哈德人)蒂罗尔伯爵玛格丽特(英语:Margaret, Countess of Tyrol)结婚,共同统治蒂罗尔伯国。

他的父亲神圣罗马皇帝路易四世自1294年起成为巴伐利亚公爵,并自1314年起当选成为罗马人民的国王,与哈布斯堡王朝的敌对国王腓特烈三世竞争王位。因此在长期的王位争夺纠纷中,他不得不捍卫自己的权利,最终于1322年的米尔多夫战役(英语:Battle of Mühldorf)中击败腓特烈三世的军队,并于1328年获得加冕成为皇帝,虽然不是由教皇而是由罗马贵族夏拉·科隆纳(英语:Sciarra Colonna)加冕。

路易四世在米尔多夫战役获胜后,趁机抓住勃兰登堡藩侯最后一位阿斯坎尼王朝的亨利二世于1320年逝世后无子嗣,遂于1323年任命长子路易为勃兰登堡藩侯,无视哈布斯堡王朝支持者阿斯坎尼王朝的萨克森-维滕堡公爵鲁道夫一世(英语:Rudolf I, Duke of Saxe-Wittenberg)的爵位请求。因为路易年幼,由亨内伯格·施莱辛根伯爵伯纳德七世(英语:Berthold VII, Count of Henneberg-Schleusingen)为摄政辅助。鲁道夫一世于1324年末放弃勃兰登堡遗下的爵为以换取赔偿。

为了进一步加强维特尔斯巴赫王​​朝在德国北部的统治,路易五世于1324年迎娶丹麦国王克里斯托弗二世的长女玛格丽特公主。然而,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在勃兰登堡的统治从来没有赢得人民的欢迎和支持。由于柏林和克尔恩人民于1325年谋杀牧首尼古拉·冯·贝瑙,两个城镇因此遭到教皇的禁令惩罚。随后,国内的动荡导致从1328年起长达数百年历史的勃兰登堡-波美拉尼亚冲突(英语:Brandenburg–Pomeranian conflict)再起。在整个1320年代后期和1330年代初期.,经过一系列战斗,波美拉尼亚公爵不得不从乌克马克地区撤出。1330年,他们把公国当作教皇封地,以避免勃兰登堡的领土主张。1338年,他们终于与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藩侯达成和约,后者放弃对此地的霸权主张,但保留继承权。

路易五世获得勃兰登堡王公领土为封地,于1338年作出朗申宣言(英语:Declaration of Rhense),强调父亲的权利不受教皇本笃十二世的干预。1340年,他和荷斯坦-普伦伯爵约翰三世(英语:John III, Count of Holstein-Plön)支持路易五世的妻舅瓦尔德玛四世继位成为丹麦国王。即使在同年玛格丽特去世后,维特尔斯巴赫家族仍与丹麦王庭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从1342年起,路易五世主要居住在巴伐利亚和蒂罗尔。1342年2月10日,他与蒂罗尔女伯爵玛格丽特结婚,以便为维特尔斯巴赫家族获得其爵位及产业。但是,玛格丽特尚未与前任丈夫卢森堡王朝的约翰·海因里希离婚。约翰·海因里希是波希米亚国王约翰一世的儿子,当玛格丽特将她的丈夫从蒂罗尔驱逐出国的前一年,约翰一世于1310年将玛格丽特的父亲波希米亚前国王亨利废黜及驱逐出波希米亚。虽然路易四世请了出名的学者如奥卡姆的威廉及帕多瓦的马西略为这场中世纪首次民事婚姻辩护,教皇克莱门特六世却立即将这对夫妇进行绝罚,丑闻在整个欧洲广为人知。尽管蒂罗尔被罗马教廷施加禁令而受到惩罚,并且布雷萨诺和特伦托主教强烈反对路易五世的统治,但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却通过给予特权而获得当地贵族的支持。

当父亲路易四世于1347年10月去世时,路易五世与他的五位弟弟一起继承巴伐利亚公爵、荷兰伯爵、泽兰伯爵和埃诺伯爵(英语:County of Hainaut)等爵位。1349年9月12日,巴伐利亚在低地国家的维特尔斯巴赫家族财产被分割:路易五世和他的弟弟路易六世(罗马人)和奥托五世分得上巴伐利亚;他们的兄弟斯蒂芬二世,威廉一世和阿尔布雷希特一世分得下巴伐利亚,荷兰伯国和埃诺伯国。

路易五世因为禁令而无法获得罗马人民的国王王冠,他的盟友试图游说迈森藩侯腓特烈二世(英语:Frederick II, Margrave of Meissen)接受国王头衔,但因为盟友间的不信任令选侯们否决此提议。路易五世随后与父亲的盟友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谈判,游说他与新任卢森堡王朝神圣罗马皇帝查理四世竞争,后者是玛格丽特的前夫约翰·海因里希的长兄。爱德华三世确实于1348年1月10日在拉恩施泰因当选,但仅四个月后辞职。最终,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在1349年选举京特尔·冯·施瓦茨堡(英语:Günther von Schwarzburg)为敌对国王。路易五世成功抵制了查理四世,尽管京特尔·冯·施瓦茨堡的争取王权却失败。他设法保留了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的所有财产,直到去世为止。

第一次路易斯于1347年成功击退了查理四世对蒂罗尔的进攻。在与丹麦和波美拉尼亚结盟后,他又在1348年至1350年发起了平定叛乱,起义是因为骗子“假瓦尔德马”,假装是前任藩侯瓦尔德马,声称他在朝圣地朝圣时被错误宣布死亡。他可能是卢森堡王朝神圣罗马皇帝查理四世和/或阿斯坎尼家族的旁系萨克森-安哈尔特和萨克森-维滕贝格公国的稻草人,于1348年至1350年之间假瓦尔德马在查理四世和阿斯坎尼家族支持下以军事实力取得藩侯地位,维特尔斯巴赫家族被驱逐出勃兰登堡的大部分地区,仅控制了诺伊马克和一些邻近地区。波美拉尼亚公爵们与丹麦一起支持在维特尔斯巴赫家族,最后双方于1350年签订《包岑条约》后结盟:路易终于与查理四世达成和解,后者重新认可勃兰登堡是属于维特尔斯巴赫家族,而勃兰登堡的内战在勃兰登堡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路易五世于1351年12月放弃勃兰登堡予他的弟弟路易六世和奥托五世以换取上巴伐利亚的唯一统治权。路易五世随后合并上巴伐利亚和蒂罗尔,分别居住在慕尼黑和美拉诺。1349年和1352年,他颁布两项法令以减轻瘟疫带来的后果,并使犹太人能够在上巴伐利亚的土地上重新定居。

勃兰登堡藩侯(罗马人)路易六世在1351年至1365年间,重建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统治,以对抗阿斯坎尼家族的抵抗,并于1355年完成。在此过程中,勃兰登堡-波美拉尼亚边界的乌克马克最终于1354年解决。1356年金玺诏书中,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只有普法尔茨分支和勃兰登堡藩侯路易六世以选帝侯的尊荣,这引起了路易五世和查理四世之间的新冲突。

路易五世与其哈布斯堡王朝的亲戚保持着良好关系,并于1352年协助裁定瑞士邦联与阿尔布雷希特一世的冲突。1359年9月,路易五世的儿子迈因哈德迎娶阿尔布雷希特二世的女儿奥地利的玛格丽特时,他与他的同伴在哈布斯堡家族的支持下免去了绝罚。

1361年9月,路易五世从蒂罗尔回到慕尼黑时,突然于慕尼黑附近的措尔讷丁逝世。他的儿子迈因哈德继任,两年后却英年早逝。此后,迈因哈德的母亲玛格丽特将她的蒂罗尔遗赠给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的奥地利及施蒂里亚公爵鲁道夫四世。路易五世埋葬在慕尼黑圣母教堂中。

路易五世曾有两次婚姻。

相关

  • 巴巴拉·麦克林托克芭芭拉·麦克林托克(英语:Barbara McClintock,1902年6月16日-1992年9月2日),美国著名女性细胞遗传学家。198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首位没有共同得奖者、单独获得该奖项的
  • H10N7H10N7是一种甲型流感病毒(有时称为禽流感)的亚种。在2004年,埃及首次爆发有人类感染的H10N7疫症。此次爆发感染了一些伊斯梅利亚的居民,包括两个一岁的婴儿和有一个孩子的家禽商
  • 拔牙拔牙术,在牙医学中指从口腔中去除牙齿的手术。术前给予口腔局部麻醉。一般使用牙槽部浸润麻醉,或对有关的神经干做阻滞麻醉。拔除前需要先分离牙龈组织,以免发生手术中撕裂。必
  • 伊特鲁里亚文明伊特鲁里亚文明(Etruscan civilization)是伊特鲁里亚地区(今意大利半岛及科西嘉岛)于公元前12世纪至前1世纪所发展出来的文明,其活动范围为亚平宁半岛中北部。迄今为止,考古学界和
  • 云南省铁路运输云南铁路包括在中国云南省境内建设、运营、规划以及已停用的铁路线。云南省第一条铁路昆河铁路于1910年通车,是中国的第一条国际铁路,后又相继通车几条铁路与全国铁路网相连接
  • 台湾苏铁台湾苏铁(学名:),分布于中国福建、广东一带,原始标本将采及于台湾台东、现改名为台东苏铁的物种相混淆,而将其种小名冠以""(意即“台湾的”)。但根据进一步的型态及生化研究,已经将
  •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德语:Friedrich Wilhelm Bessel,1784年7月22日-1846年3月17日),德国天文学家及数学家。他精确测定了岁差常数和恒星视差。贝塞尔出身贫寒,少年时只读过4
  • 证券市场线在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下,证券市场线(Securities Market Line,简称SML)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图示形式,它显示总体的期望报酬与系统风险之间的关系。当一个单一资产落在证券市场
  • 快速傅里叶变换快速傅里叶变换(英语: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是快速计算序列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或其逆变换的方法。傅里叶分析将信号从原始域(通常是时间或空间)转换到频域的表示或者逆过
  • 杨伯箴杨伯箴(1919年-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外交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杨伯箴原名杨宝琛,曾用名杨英。1919年1月5日生于北京,祖籍贵州省镇远县。他出身书香门第。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