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乌拉河之战
✍ dations ◷ 2025-09-29 22:12:36 #乌拉河之战
乌拉河之战爆发于1612年农历九月,努尔哈赤率兵两万攻打乌拉,连克河西五城,布占泰亲自乘船自富尔哈河口请和,双方达成口盟后,建州在乌拉都城附近筑城,留守军后退兵。努尔哈赤在此战还提及了针对乌拉作战的“伐木”战略。宜罕山城战后,建州虽然暂时不直接对乌拉发动进攻,但仍然陆续蚕食从属乌拉的东海女真各部,布占泰派兵两次收复了窝集部的虎尔哈路等地,同时修补与叶赫的关系,为前次将叶赫使者交给建州致歉,另外加强了与蒙古科尔沁贝勒宰桑和翁阿岱的关系,订立军事同盟。此举被布占泰之妻,努尔哈赤之女穆库什得知,遂暗中向建州报信,继而又传出布占泰箭射额恩哲,此即“鸣镝射公主”事件,导致努尔哈赤率兵兴师问罪。努尔哈赤率领其五子莽古尔泰、八子皇太极等共两万大军沿着乌拉河岸进兵。布占泰一方面向叶赫和科尔沁请求援兵,自己亲自领兵迎战,两军隔河相望。由于前两次惨败影响了乌拉军队的士气,故“众皆失色,无斗志”。建州军势如破竹,连克河西五座城堡,直抵乌拉都城西侧的金州城。建州军于距离乌拉都城二里处隔江扎营。接下来三日,建州军并不攻城,而是派兵四出至各屯,焚烧粮草屋舍,居民不分老幼一律诛杀,最后将各城堡夷平后返回富尔哈河驻扎。布占泰因形势所迫,三次遣使请和,努尔哈赤均不予回应,于是亲自乘坐小船至江中向努尔哈赤喊话求和,努尔哈赤对其进行了严辞训斥,双方达成口头协议,由布占泰将儿子、亲信、大臣送往建州为质作为议和条件。皇太极请求继续进兵,努尔哈赤表示,与乌拉这种“相等之国”作战必须将其周围城池像伐木一样不断劈砍,“渐至微细”,以达到孤立其都城的目的,之后才可一蹴而就。与此同时,科尔沁部援兵正在路上,努尔哈赤为避免与多路敌人同时交锋,选择接受布占泰求和。此役为皇太极初临战阵,努尔哈赤的“伐木”战略给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即位后与明朝作战也秉承此一观念,还据此提出了自己的“剪枝伐树”策略。建州军战后没有立即撤走,而是停留了五天,在乌拉河畔的伊玛呼山上建造木城,派一千人留守监视后班师。选择议和被认为是努尔哈赤的缓兵之计,不到三个月后,在做足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努尔哈赤尽起国中精锐突袭乌拉都城。
相关
- 七<< 0 1 2 3 4 5 6 7 8 9 >>7(七)是6与8之间的自然数。
- 东比利牛斯省东比利牛斯省(法文:Pyrénées-Orientales、加泰罗尼亚语:Pirineus Orientals)是法国奥克西塔尼大区所辖的省份,东邻地中海,南接加泰罗尼亚。该省编号为66。历史上曾为加泰罗尼亚
- II《被子植物APG II分类法(修订版)》是由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APG)于2003年发表的,基于1998年所发表的《被子植物APG分类法》之修订版,在吸收了全世界大部分植物分类学家的意见,2009
- 五营神兵五营神将,或称五营将军、五营元帅、五营神军、五营兵马、五营旗等,简称五营,是台湾汉人民间信仰中,保护庙境或村庄的重要护法神。五营分为“东营军-青旗(青龙)”、“南营军-红旗(朱雀
- 海流洋流亦称海流,是具有相对稳定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惟有在陆地沿岸,会因潮汐、地形及河水的注入等影响其变化。赤道流、大洋流、极地流及沿岸流等。信风带作用下的信风
- 碳足迹碳足迹亦译碳足印,盖指每个人、家庭或每家公司日常释放的温室气体数量(以二氧化碳即CO2的影响为单位),用以衡量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根据以下步骤,可以有效减少碳足迹:最后
- 考试中华民国(台湾)国家考试在台湾可远溯自清治时期的科举,而近现代的台湾国家考试则可推自日治时期的国家律师考试、国家司法官考试、汉方医师考试及(西医)医师国家考试等等。现在国
- 半经典物理学半经典物理学(英文:Semiclassical physics),或称“半经典力学”,是物理学其中一个较新的范畴。半经典物理学理论把系统的某些元素视之为量子的,而同时把另一些元素视为经典系统看
- 刘献廷刘献廷(1648年9月13日-1695年8月15日),字君贤,号继庄,别号广阳子,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人。祖籍吴县(今苏州)。生于顺治五年七月二十六日(1648年9月13日),好读书,常至通宵达旦,最后一只眼睛
- 接环镜头镜头接环(Lens Mount),也译作镜头卡口,是相机机身与镜头间的接口,它允许相机更换不同的镜头。 对于专业级的拍摄或摄像设备而言(照相机和电影摄像机),为了应付各种场合,常需要使用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