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铁类

✍ dations ◷ 2025-04-04 21:50:07 #苏铁类
苏铁目(学名:Cycadales)统称苏铁,是苏铁纲(Cycadopsida)中一个唯一目,也是苏铁门植物唯一现存的群类,共有3科,10至12属约305种,分布在全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本科植物为常绿乔木或灌木,典型特征是茎粗壮,多数有羽状叶集生于茎干顶部,孢子叶球也生于茎顶部,为雌雄异株植物。苏铁类外观是一根主干垂直向上生长,没有树支而从主干的顶部不形成树冠,仅向外长出软支长长的叶柄,再向外长对对生的细长羽毛状复叶,其与被子植物的棕榈目或蕨类植物的桫椤目神似,三者常被人认错的超远缘植物,但按趋同演化出适合炎热多雨的地区。现存的苏铁目物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美洲、澳洲及非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温带地区只可在温室内种植。由于多数生长在人迹罕见的热带森林中,最近25年才逐渐被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品种,可能尚有许多品种没有被人们发现。苏铁被发现横跨许多世界各地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苏铁在南美洲和中美洲有最多样性,其余分布在墨西哥,安的列斯群岛,美国东南部,澳大利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日本,中国,东南亚,印度,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等地则至少有65 种。有些苏铁可以生存在半沙漠、气候恶劣、干旱、潮湿的热带雨林环境下。苏铁纲植物传统分类被分到裸子植物门,但后来发现裸子植物门是个并系群(被子植物也是起源于裸子植物祖先),且各种裸子植物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最新的分类方法将其拆分,单独列为一个苏铁门(Cycadophyta)。苏铁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古生代末期的早二叠纪,约2.8亿年前。在侏罗纪时发展最为茂盛,以后逐渐衰退,现在仅存300余种。虽然苏铁血统本身是古老的,但大多数现存物种都是于过去1200万年内演化而成。

相关

  • 休假休.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
  • 安娜·弗洛伊德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1895年12月3日-1982年10月9日)是一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马撒的第6个、也是最年幼的孩子。1895年出生在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追随父亲,对新开
  • 科学论文学术出版(英语:academic publishing)是出版业的一个分支,范围涵盖学术研究领域。大多数学术成果都以期刊论文、书籍等形式被出版。大多数科学技术方面的期刊、书籍,都需要经过同
  • 卡尔·杰拉西卡尔·杰拉西(德语:Carl Djerassi,1923年10月29日-2015年1月30日),中文又译翟若适,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是保加利亚与奥地利裔美国化学家、小说家、剧作家。他最出名的贡献是开发口服
  • URA大学研究协会 (URA) 成立于1965年 ,是一家非营利性的研究协会,由90多所主要研究型大学组成的联盟,其成员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意大利和英国。URA成立于1965年,由美国总统顾
  • 点燃燃烧是物体快速氧化,产生光和热的过程。燃烧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广义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叫燃烧。燃烧需要三种要素并存才能
  • 大毗婆沙论《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梵语:Abhidharma Mahāvibhāṣā Śāstra),又称《阿毘达磨发智大毘婆沙论》、《大毗婆沙论》、《鞞婆沙论》,佛教论书。佛教学者认为它约在公元150年前
  • 斯特凡·恩德利歇斯特凡·恩德利歇(全名斯特凡·拉迪斯劳斯·恩德利歇 德语:Stephan Ladislaus Endlicher)(1804年6月24日-1849年3月28日),奥地利植物学家、古钱币研究专家和汉学家。他出生于布拉迪
  • 老詹姆斯·罗斯福老詹姆斯·罗斯福(James Roosevelt, Sr.,1828年7月16日-1900年12月8日),美国商人,曾任特拉华和哈得孙铁路副总裁和南方铁路安全公司总裁。老詹姆斯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
  • 福建2019冠状病毒病福建省疫情,介绍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发生的情况。2020年1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福建省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