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鹼性球或嗜鹼性粒細胞(英语:Basophil 或 Basophilic granulocyte)是最少见的一种粒細胞,约占循环系统中白细胞的0.5%至1%,得名自其可以被碱性的染料染上色的特性,是许多免疫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中促进发炎反应的细胞,与过敏性休克、气喘、别构性皮肤炎、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有关。嗜碱性粒细胞于1879年由德国生物学家保罗·埃尔利希发现,而他于前一年(1878年)亦首次描述了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的细胞质中有许多大的颗粒,在显微镜下容易与细胞核混淆,但当尚未染色时细胞核就清晰可见且通常分成两叶。肥大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两种细胞都存有组胺,一种会在特殊情形下被刺激释放的化学物质。如同大多数的粒細胞,嗜碱性粒细胞在需要时可由血液进入组织中。
嗜碱性粒细胞参与了许多形式的发炎反应,尤其是造成过敏的种类。嗜碱性粒细胞中含有称为肝素的抗凝血剂,可避免血液太快凝集,也含有血管扩张剂组胺,可促进血液流至组织中,嗜碱性粒细胞在受寄生虫感染的部位会异常增高,如同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在对抗寄生虫感染与过敏反应都扮演重要的角色,大量出现于发生过敏的组织中。嗜碱性粒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有可与IgE结合的蛋白质受体,IgE是一种参与对抗寄生虫感染与过敏反应的抗体,结合在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可对环境中的物质产生选择性的过敏反应,如花粉粒或某些寄生虫。有研究显示嗜碱性粒细胞可能为抗原呈递细胞,可以第二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英语:MHC class II)(MHC II)将抗原呈现于细胞表面以供T细胞辨识,促进T细胞分化为TH2辅助细胞,但也有研究认为嗜碱性粒细胞仅能在树突状细胞促进TH2辅助细胞的分化后起到增强作用。
嗜碱性粒细胞可为CD200(英语:CD200)抑制,6、7与8型的疱疹病毒具有CD200的同源蛋白,因此亦能抑制嗜碱性粒细胞的活性。
人类与老鼠的嗜碱性粒细胞有如下相同的免疫表型:FcεRI+、CD123+、CD49b(DX-5)+、CD69+、Thy-1.2+、2B4+、CD11bdull、CD117(c-kit)–、CD24–、CD19–、 CD80–、CD14–、CD23–、Ly49c–、CD122–、CD11c–、Gr-1–、NK1.1–、B220–、CD3–、γδTCR–、αβTCR–、α4和β4-整联蛋白阴性。
有研究显示嗜碱性粒细胞的免疫表型CD13、CD44、CD54、CD63、CD69、CD107a、CD123、CD164、CD193/CCR3、CD203c、TLR-4与FcεRI均为阳性。当被激活时,有些表面蛋白的表现量会提升(CD13、CD107a、CD164)或暴露(CD63与胞外酶CD203c)。
当嗜碱性粒细胞被激活时,会释放组胺、蛋白聚糖(如肝素和软骨素)与蛋白酶(如弹性酶(英语:Elastase)与溶血磷脂酶(英语:Lysophospholipase)),也会释放白三烯等脂类与多种细胞激素。组胺与蛋白聚糖可储存于细胞质的嗜碱性颗粒中,其他释放性物质则是释放时才制造。这些物质都与发炎反应有关。嗜碱性粒细胞是细胞激素白细胞介素-4(参与过敏反应与IgE制造的重要细胞激素)的重要来源,在某些免疫反应中其合成的白细胞介素-4甚至可能比T细胞合成的还多。
嗜碱性粒细胞减少症(英语:Basopenia)患者体内的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异常地少,有报导指其与自体免疫性的荨麻疹有关,而有些过敏疾病、感染与溶血性贫血(英语:Hemolytic anemia)可造成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英语:Basophilia)。
表位(线性、构象)
抗体(单株抗体、多株抗体、自身抗体) · 多株 B 细胞反应 · 同种异型 · 同种型 · 遗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