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戏剧院

✍ dations ◷ 2025-04-04 07:35:41 #国家戏剧院
国家戏剧院(英语:National Theater),位于中华民国台北市,属国家两厅院的一部分,为台湾重要的戏剧、舞蹈表演场地。与国家音乐厅合称为“国家两厅院”。国家戏剧院造型采中国传统明清殿堂式建筑,它是属于镜框式舞台,建筑外观上拥有台湾罕见之重檐庑殿顶,围绕建筑四周有大型红色柱廊罗列,门厅内有高达4层楼高的水晶吊灯。国家戏剧院的观众席有4层楼共1,498席,为了让观众有更好的视野,座位不能离舞台太远。这里的演出包罗万象,为了特殊需要,四周安装了环绕音响,设计着重于吸音,所以戏剧院的地板铺上地毯,墙面采弧形设计,楼座前缘则是用良质木材,加上金色雕花装饰,更加强吸音效果。剧院舞台的最前缘是乐池,可容纳70人的管弦乐队现场伴奏;也可作为舞台的延伸,更可以将前片改变成两排座椅。舞台则有主舞台、后舞台、旋转舞台、侧舞台及后下舞台,主舞台面由4部升降平台组成,每台中央有1mx1m陷阱洞6个,可同时或个别打开;后舞台储放旋转舞台,旋转舞台直径为13米可作360度旋转,可坐平于主舞台上成为舞台面。舞台上方有53根吊杆,可吊设灯光或布景用,分为手动及电脑控制三种,其中有19支手动吊杆,最大载重量为300公斤;34支电脑操作,最大载重量为300公斤;后舞台与侧舞台则另有其悬吊系统。戏剧院有585个灯光回路可供演出使用,除了舞台吊杆上及两旁的侧光塔外,镜框的两侧、4楼观众席后上方和观众席顶棚的后半圆,以及大水晶灯座的前半缘都有演出灯光设备。实验剧场又称“黑盒子”,位於戏剧院3楼,可容纳180至242席,是亚洲地区第一个采用“张力索式顶棚”(俗称“丝瓜棚”)的小剧场,“张力索式顶棚”由许多钢索编织而成,可同时承受20位75公斤以下的工作人员进行装台工作,设计者可以在任何地方悬吊布景及灯光。国内主要的演出团体,均曾在此累积表演的经验,近来两厅院也在此举办小剧场艺术节,如“国际剧场艺术节”,邀请许多国外的前卫团体前来大展身手。为使实验剧场空间动线更顺畅,2007年进行公共空间改造,并重新装修前台空间及后台化装室,以明亮的色彩、更具现代与朝气的面貌,重新展现在大众面前,提供优质的表演艺术空间。广场里的垃圾筒国家戏剧院国家戏剧院匾额

相关

  • AMP一磷酸腺苷(英文:Adenosine monophosphate,简称AMP),又名5'-腺嘌呤核苷酸或腺苷酸,是一种在核糖核酸(RNA)中发现的核苷酸。它是一种磷酸及核苷腺苷的酯,并由磷酸盐官能团、戊糖核酸糖
  • 平衡平衡,是指一种稳定的状态,当受到多种对立的各方面,若每一部分都互相抵消,使整体无变化则称为平衡。在经济学上,若支出和收入相等,则达到一个平衡;在化学上,若一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与逆
  • 情态动词情态动词(modal verb)是一个语法学术语,用来表达可能、意愿、必要的动词。上述定义是从抽象的语义角度出发的。事实上在具体语言中的界定往往还要符合一定的句法形式或形态标
  • 超低频波长: 10000km 至 1000km超低频(英语:Super Low Frequency,SLF)指的是频率介于30Hz(赫兹)与300Hz间的电磁波。一般由变电所配送到居家的交流电频率多在此范围内,即50Hz~60Hz间。在无
  • 内共生理论共生体学说(英语:Symbiogenesis),又称内共生学说(英语:endosymbiotic theory),是关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些自主细胞器ㄧ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学说。根据这个学说,它们起源于共生于真
  • 威氏钝塘鳢红纹钝塘鳢(学名:Amblyeleotris wheeleri),为辐鳍鱼纲鰕虎鱼目鰕虎鱼科钝塘鳢属的其中一种。本鱼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包括东非、南非、毛里求斯、留尼汪、马尔代夫、台湾、日本、
  • 五旬宗五旬节运动(Pentecostalism)是20世纪初兴起的基督教新教运动。他们特别强调说方言(Speaking in tongues)是要领受圣灵的首个外显的凭据,根据《圣经》记载的公元33年的五旬节,早期
  • 比佛顿市比佛顿市(英语:Beaverton)是一座位于美国州份俄勒冈州华盛顿县的城市。截至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该城市的人口数为8万9803。这使得它成为该县的第二大城市,以及俄勒冈州的第六大城
  • 鲁菜鲁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宋代以后成为“北食”的代表。明、清两代时鲁菜为宫廷御膳主体,对华北的北京、天津、河北和东北各地的饮食影响较大。因为山东的地理文化原因,鲁菜分为
  • 第一型和第二型误差第一型及第二型错误(英语:Type I error & Type II error)或型一错误及型二错误为统计学中推论统计学的名词。在假设检验中,有一种假设称为“零假设(虚无假设)”;假设检验的目的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