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郊狼龙
✍ dations ◷ 2025-09-08 01:53:12 #郊狼龙
郊狼龙属(属名:Yurgovuchia)是兽脚亚目驰龙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北美洲。全长两米,体高一米。其发现对于驰龙类恐龙的演化具有重大意义,显示出在体型上演化的同时,也逐渐演化出灵活的尾部。郊狼龙目前只有发现一个部分身体骨骼。在2005年,古生物学家 Donald D. DeBlieux 在美国犹他州的格兰德县发现这个小型兽脚类化石,该挖掘地点属于雪松山组(Cedar Mountain Formation)的黄猫段下层,地质年代可能属于巴列姆阶,约1亿3000万到1亿2500万年前。在2012年,菲力·森特(Phil Senter)、詹姆斯·柯克兰(James Kirkland)等人将这些化石进行叙述、命名,模式种是德氏郊狼龙(Y. doellingi),也是目前的唯一种。属名来自于当地印地安部族犹他人的词汇“yurgovuch”,意为郊狼,由于郊狼也栖息于该地区,而且体型接近这个新发现化石;种名则是以地质学家Helmut Doelling为名,他已为犹他州地质调查局工作50多年,并参与绘制犹他州的许多地形图,有助于森特、柯克兰等人挖掘郊狼龙的化石。正模标本(编号 UMNH VP 20211)包含:数节颈椎、背椎、尾椎、以及左耻骨近端。在同一个挖掘地点,还发现禽龙类的鬣蜥巨龙、一种多刺甲龙亚科化石、以及一个伶盗龙亚科的耻骨(编号 UMNH VP 21752)与桡骨(编号 UMNH VP 21751)。研究人员列出郊狼龙的鉴定特征:脊椎每边只有一个气腔、第三颈椎的椎体末缘没有倾斜、颈椎的前关节突屈曲、颈椎的骨骺位于后关节突的上方、颈背椎有椎下突而没有气腔、尾椎的前关节突延长,但长度没有到前节尾椎的长度、耻骨没有耻骨结节。郊狼龙的尾椎前关节突延长,这特征类似犹他盗龙,但与其他驰龙科相比,它们的前关节突长度居中。延长的前关节突,本身是大部分驰龙科所拥有的特征。郊狼龙的左耻骨没有耻骨结节,而耻骨结节是种明显的伶盗龙亚科特征。在此之前,黄猫段还发现许多兽脚类恐龙的化石,下层已发现镰刀龙类的铸镰龙、伤齿龙科的双子盗龙,上层则已发现大型驰龙科的犹他盗龙、小型虚骨龙类的内德科尔伯特龙、以及一种未命名的真驰龙类尾巴化石(编号 UMNH VP 20209)。发现于同一地点的耻骨,比较小、并具有明显的耻骨结节,因此跟郊狼龙正模标本不是来自于同一个体,而是来自于一个伶盗龙亚科恐龙。至于桡骨的长度/直径比例相当短,接近伶盗龙亚科。这个耻骨与桡骨可能来自于同一个体,而且不属于郊狼龙。研究人员在命名郊狼龙时,也提出种系发生学分析,将郊狼龙归类于驰龙科的驰龙亚科,是阿基里斯龙、驰龙、犹他盗龙的近亲。这个物种的前关节突长度居中,显示这个演化支并非演化出更长、后期的极长前关节突,而是演化出更短的前关节突。由于前关节突的长度会妨碍尾巴的摆动,这个演化趋势,显示部分驰龙科在演化出大体型时,尾巴的灵活性也增加。
相关
- ZNZN 可以是下列意思:
- 安省安省可以指:
- 关怀伦理学后设伦理学 规范性 · 描述性 效果论 义务论 美德伦理学 关怀伦理学 善与恶 · 道德生物伦理学 · 网络伦理(英语:Cyberethics) · 神经伦理学(英语:Neuroethics) ·
- 台伯河台伯河 (拉丁语:Tiberis,意大利语:Tevere,英语:Tiber),又名特韦雷河,位于意大利中部,全长406公里,是该国第三长的河流。台伯河的源头是亚平宁山脉的富默奥洛山西坡,流入艾米利亚-罗马涅
- 病毒载体病毒载体(英语:Viral vectors)是一种常使用于分子生物学的工具,可将遗传物质带入细胞。可发生于完整活体(in vivo)或是细胞培养(in vitro)中。原理是利用病毒具有传送其基因组进入其
- 耶稣升天日耶稣升天节是纪念基督耶稣在复活四十日后升天一事。这在《使徒信经》和《尼西亚信经》都得以确认。由于复活节在星期日,故本节在星期四庆祝。
- 吖啶黄吖啶黄(C14H14N3Cl)是一种从煤焦油提取的染料。CAS号为8048-52-0,外棕红色。在1912年为埃尔利希(Paul Ehrlich)将他用于抗菌药,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广泛用于杀灭昏睡病的病原体
- 瑞应瑞应,为中国明朝彝族起事者奢崇明的年号,1621年—1629年,前后共9年。洪武 → 建文 → 永乐 → 洪熙 → 宣德 → 正统 → 景泰 → 天顺 → 成化 → 弘治 → 正德 → 嘉靖 → 隆
- 萧惟豫萧惟豫,字介石,山东德州人,清朝政治人物。顺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翰林院侍读。著有《但吟草》。
- 陈垣崇陈垣崇(1948年9月24日-),台湾医学家和发明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及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第三任所长(2001-2010)。他的许多医学创新研究,已运用在临床上,改善病人照护。出身医生世家的陈垣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