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即物主义
✍ dations ◷ 2025-09-02 02:02:39 #新即物主义
新即物主义(Neue Sachlichkeit,亦称新客观主义)是绘画,文学与建筑相关的风格,特别对于1920年代深具意义。这个名称由1925年艺术评论家古斯塔夫·弗雷德礼西·哈特拉伯(Gustav Friedrich Hartlaub)受到在曼海姆(Mannheim)举办的回顾展的而联想命名。理解新即物主义,如同表现主义、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等艺术理论的结合,且对社会写实主义有着深远的影响。新即物主义基本上分为三种潮流:1964年在台湾创立的“笠诗社”,在创作上奉行新即物主义。出处:简明台湾文学史(古继堂主编)二零年代初期,新即物主义的建筑与表现主义有着显著的表现,与文学领域一样具特色,尤其在包豪斯风格或包豪斯建筑成名后之创作。许多如由布鲁诺·陶特(Bruno Taut)或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建筑物或都市建筑计划,在二十世纪中叶前于白院聚落(Weißenhofsiedlung)之作品,皆属于新即物主义。从表现主义过渡到新即物主义,或所谓的现实主义,归功于评论家阿道夫·贝禾(Adolf Behe),特别是1925年出版的《摩登机能建筑》(Der moderne Zweckbau)一书,作重要的宣传。新即物主义在德国随着国家社会主义而来的政治文化下,包豪斯的关闭,与许多具代表性的人物前往美国避难后而结束。新即物主义的形成,主要为一些知名艺术家,于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抛弃了所谓的青年风格,开始第一个所谓的新即物主义建筑与工艺美术。其开端于1906年,在德雷斯顿的大型艺术工业产品展览会上,以形式简化方式呈献艺术工业,形成独特的风格。以德国工业联盟为基础,1907年展览与出版品皆以“即物主义”、“机能主义”及“现代机能风格”为命名,并与“工业设计”流行的公共议题做结合。新即物主义建筑的结束,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表现主义的兴起,及1914年科隆的德意志制造联盟展(Werkbundausstellung)准备时期的冲突;支持手工艺的年轻艺术家世代(如沃尔特·格罗皮乌斯与陶特)因不同的艺术目标而宣布与支持工业规格化的赫尔曼·穆特修斯(Hermann Muthesius)决裂。
相关
- 产水菌门产水菌门(Aquificae)包括了一些在多种严酷环境条件下生存的细菌,如在热泉、硫磺池、海底热泉口等等。其中产水菌属(Aquifex)中的一些种类可以在85~95℃的环境中繁衍。产水菌
- γ-变形菌纲详见细菌分类表γ‐变形菌纲(学名:Gammaproteobacteria)属于细菌界变形菌门,是目前所知的细菌中种类最多的一纲,包括一些医学上和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类群,如肠杆菌科(Enterobactera
- 镇静剂镇静剂,也称作镇定剂(英语:Sedatives),是一个化学上的作用物,用作减少身体某一部分的机能或是活动,镇静剂有助于缓解人们的抑郁及焦虑;它们通常被用作治疗精神紧张的病者,镇静剂有利
- 艾宾浩斯赫尔曼·艾宾豪斯(德语:Hermann Ebbinghaus 1850年1月24日-1909年2月26日),是德国心理学家。他是第一个描述学习曲线的人,他开创了记忆的实验研究,并以发现遗忘曲线和间距效应而闻
- 三环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英语: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TCA))是一类以化学结构命名的药物,主要用作抗抑郁药。TCA最早于1950年发现,于1950年代见于市场。带有四个环的四环类抗抑郁药(Te
- 脑下腺脑下垂体(法语、德语: Hypophyse,英语:pituitary gland,亦称为脑垂体)位于脑底部的中央位置,在蝶骨中的蝶鞍内,它的上方有视神经经过,两侧被海绵静脉窦所包围,它的底部为蝶窦及鼻咽。
- 乙酰乙酰辅酶A乙酰乙酰辅酶A(英语:Acetoacetyl CoA)是甲羟戊酸途径中合成β-羟基-β-甲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的前体,是胆固醇合成的必要物质,在肝脏中的酮体合成里也有一定作用。在组织中的
- 日本烧酒在日本,烧酎,又称日本烧酒,日式烧酒,是一种产于日本的传统蒸馏酒。名称来自古汉语,与烧酒同源。日本本岛中,南九州地区是最早制造烧酎的地区,在长崎县壹岐岛与伊豆诸岛等地皆有出产
- 枯草杆菌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英语:Subtilisin),一种蛋白酶,最早从枯草杆菌中得到。属于枯草杆菌酶(subtilase)类,通过活性位点丝氨酸残基对肽键的亲核进攻而造成蛋白质的水解。典型的分子量为2万
- 自然崇拜自然崇拜是对自然神的崇敬而产生的崇拜活动,乃原始宗教。不同的原始部族因应生活环境而崇拜不同的对象,把对象视为神来崇拜。自然崇拜的神祇来源可归纳三大类,就是天体、自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