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即物主义

✍ dations ◷ 2025-05-16 10:27:13 #新即物主义
新即物主义(Neue Sachlichkeit,亦称新客观主义)是绘画,文学与建筑相关的风格,特别对于1920年代深具意义。这个名称由1925年艺术评论家古斯塔夫·弗雷德礼西·哈特拉伯(Gustav Friedrich Hartlaub)受到在曼海姆(Mannheim)举办的回顾展的而联想命名。理解新即物主义,如同表现主义、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等艺术理论的结合,且对社会写实主义有着深远的影响。新即物主义基本上分为三种潮流:1964年在台湾创立的“笠诗社”,在创作上奉行新即物主义。出处:简明台湾文学史(古继堂主编)二零年代初期,新即物主义的建筑与表现主义有着显著的表现,与文学领域一样具特色,尤其在包豪斯风格或包豪斯建筑成名后之创作。许多如由布鲁诺·陶特(Bruno Taut)或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建筑物或都市建筑计划,在二十世纪中叶前于白院聚落(Weißenhofsiedlung)之作品,皆属于新即物主义。从表现主义过渡到新即物主义,或所谓的现实主义,归功于评论家阿道夫·贝禾(Adolf Behe),特别是1925年出版的《摩登机能建筑》(Der moderne Zweckbau)一书,作重要的宣传。新即物主义在德国随着国家社会主义而来的政治文化下,包豪斯的关闭,与许多具代表性的人物前往美国避难后而结束。新即物主义的形成,主要为一些知名艺术家,于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抛弃了所谓的青年风格,开始第一个所谓的新即物主义建筑与工艺美术。其开端于1906年,在德雷斯顿的大型艺术工业产品展览会上,以形式简化方式呈献艺术工业,形成独特的风格。以德国工业联盟为基础,1907年展览与出版品皆以“即物主义”、“机能主义”及“现代机能风格”为命名,并与“工业设计”流行的公共议题做结合。新即物主义建筑的结束,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表现主义的兴起,及1914年科隆的德意志制造联盟展(Werkbundausstellung)准备时期的冲突;支持手工艺的年轻艺术家世代(如沃尔特·格罗皮乌斯与陶特)因不同的艺术目标而宣布与支持工业规格化的赫尔曼·穆特修斯(Hermann Muthesius)决裂。

相关

  • 肺泡蛋白沉积症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又名肺泡蛋白沉积症,是一种罕见的肺部疾病。患者体内肺表面活性物质衍生的脂蛋白化合物在肺泡内异常聚积,干扰肺部正常的气
  • 2013年5月
  • 多核巨细胞巨细胞(英语:giant cell,或称为多核巨细胞)是多个不同细胞(常为组织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的,常伴随形成肉芽肿。巨细胞可作为感染的反应而形成,这些感染包括结核病、疱疹或HIV,也可由
  • 排污交易排污交易是一种以“奖励”形式的经济诱因,鼓励私人企业致力减排的,控制污染经济工具和政府行政门径;以达致减少排放污染物目标。 仍发展中的减低排放温室气体的碳排放计划(英
  • 盘尾丝虫病蟠尾丝虫症或蟠尾丝虫病(拉丁语:Onchocerciasis),又名河川盲、河盲症(river blindness),是一种因感染蟠尾丝虫引起的疾病。病状包括严重搔痒、皮下肿块,以及失明。是全球仅次于沙眼
  • 闪米特人闪米特人(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ey
  • 直剪试验直剪试验全称直接剪切试验(Direct shear test),是土力工程中寻找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试验。取土的试样放入剪切盒内,将上盒固定,下盒可沿水平方向滑动。首先施加垂直压力,然后在对
  • 广场广场(英语:plaza/square)是在传统城市中的一个广阔、平坦的开放空间,主要用途是让民众聚集,或用作政治用途。在广场中通常会设有一些铜像、雕塑、纪念碑或喷泉等装饰。广场一般指
  • 异无腔动物门异无腔动物(Xenacoelomorpha)是包括异涡虫和无腔动物的简单生物。这种分类的依据是分子生物学资讯与衍徴。异无腔动物演化枝包含无腔动物与异涡虫,在演化树上的具体位置有多种
  • 姐妹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英语:Sister chromatids,或称姊妹染色单体)是指被同一个着丝粒相连接的两个完全相同的染色体拷贝之一。在DNA复制结束后,每对染色体包含一对相同的备份,被称为姊妹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