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竞技场

✍ dations ◷ 2025-10-17 11:56:32 #罗马竞技场
坐标:41°53′25.02″N 12°29′32.62″E / 41.8902833°N 12.4923944°E / 41.8902833; 12.4923944罗马斗兽场(意大利语:Colosseo,英语:Colosseum,又译作罗马斗兽场、罗马大角斗场、罗马圆形竞技场、科洛西姆或哥罗塞姆;原名弗莱文圆形剧场,拉丁语:Anfiteatro Flavio / Amphitheatrvm falvvm)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圆形角斗场,建于公元72年-82年间,现仅存遗迹位于现今意大利罗马市的中心。罗马斗兽场是卵形的圆形剧场,也是目前最大的圆形剧场,使用材料包括洞石、凝灰岩及砖饰面的混凝土。罗马斗兽场估计可以容纳五万至八万名观众,平均观众约六万五千人。罗马斗兽场用来进行角斗士的比赛、海战表演(英语:naumachia)(不过只有短暂的时间,后来斗兽场地下室就开始安装其他的设备了)、处决、重要战役的历史重演、以及演出以罗马神话为基础的戏剧。在中世纪前期已不再将罗马斗兽场用在娱乐用途,后来用作住宅、工作坊、圣职人员宿舍、防御工事、采石场以及基督教圣地等用途。罗马斗兽场中有部分因为地震以及盗石贼的破坏而受损,不过仍然是罗马帝国的代表性建筑物。罗马斗兽场是罗马著名的旅游景点(英语:tourist attraction)之一,也和天主教教会有关,教宗在每年圣周五带领的苦路游行都会从罗马斗兽场附近开始。意大利版本的5欧分硬币上面就是以罗马斗兽场为主题。罗马斗兽场也列名在中古世界七大奇迹及世界新七大奇迹中。1980年,罗马竞技场以罗马历史中心,该城中享有治外法权的圣座房地产和城外圣保禄大殿之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竞技场的拉丁文名称为“Amphitheatrum Flavium”,而竞技场是在尼禄登基后,在弗拉维王朝(Flavian dynasty)时所兴建。在英文中也有使用此一名称,不过较常用的名称是“Colossus”,本来解作巨像,因为尼禄时期此处有一座他本人的巨像。古典时期的罗马人称罗马斗兽场为“Amphitheatrum Caesareum”,其中Caesareum代表凯撒此一头衔,不过此名称已只出现在诗歌中。罗马斗兽场的名称约在中古时期演变成Coliseum。在意大利仍将圆形剧场称为il Colosseo,其他罗曼语族文字的形式也类似,例如罗马尼亚文的Coloseumul、法文的le Colisée、西班牙文的el Coliseo及葡萄牙文的o Coliseu。竞技场由韦斯巴芗皇帝下令修建,在其儿子提图斯在位期间建成,下一位皇帝图密善又曾修建它,是古罗马帝国标志性的建筑物之一。竞技场建在另一个罗马皇帝尼禄(Nero)的“金宫”(拉丁语:Domus Aurea)原址之上。217年竞技场遭雷击引起大火,破坏了竞技场内部上层的木质部分,一直到240年才完全修复,在公元250年或252年有更进一步的整修,在320年也进行过整修。大约是在435年最后一次提到角斗士战斗。人与兽或人与人之间的搏斗表演一直到523年才被完全禁止。442年和508年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对竞技场结构本身造成了严重的损坏。中世纪的竞技场经历了许多大幅的改变。约在六世纪末有在竞技场内部建筑了小教堂,不过这没有让整个竞技场赋予其他宗教上的意义。后来竞技场改造为墓地,拱廊下许多的空间改为住家及工作室,在十二世纪末时还曾经出租。中世纪时期该建筑物并没有受到任何保护,因此损坏进一步加剧,后来干脆被用来当作碉堡。15世纪时教廷为了建造教堂和枢密院,拆除了斗兽场的部分石料。1749年罗马教廷以早年有基督徒在此殉难为由才宣布其为圣地,并对其进行保护。约翰·保罗二世教皇生前每年都会在此举行仪式纪念这些殉难的烈士。竞技场这种建筑形态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的剧场,例如埃庇道努剧场(英语:Ancient Theatre of Epidaurus)(约前330年,设计师:皮力克雷托斯(英语:Polykleitos the Younger) Polykleitos the Younger),当时的剧场都傍山而建,呈半圆形,观众席就在山坡上层层升起。但是到了古罗马时期,人们开始利用券拱结构(拱型)将观众席架起来,并将两个半圆形的剧场对接起来,因此形成了所谓的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例如 Amphitheatrum Castrense(英语:Amphitheatrum Castrense),典型古罗马建筑),并且不再需要靠山而建了。而罗马竞技场就是罗马帝国内规模最大的一个椭圆形角斗场,它长轴187米,短轴155米,周长527米,中央为表演区,长轴86 米,短轴54米,地面铺上地板,外面围着层层看台。看台约有60排,分为五个区,最下面前排是贵宾(如元老、长官、祭司等)区,第二层供贵族使用,第三区是给富人使用的,第四区由普通公民使用,最后一区则是给底层妇女使用,全部是站席。在观众席上还有用悬索吊挂的天篷,这是用来遮阳的;而且天篷向中间倾斜,便于通风。这些天篷由站在最上层柱廊的水手们像控制风帆那样操控。竞技场的看台用三层混凝土制的筒形拱上,每层80个拱,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环形券廊(即拱券支撑起来的走廊),最上层则是50米高的实墙。看台逐层向后退,形成阶梯式坡度。每层的80个拱形成了80个开口,最上面两层则有80个窗洞,观众们入场时就按照自己座位的编号,首先找到自己应从哪个底层拱门入场,然后再沿着楼梯找到自己所在的区域,最后找到自己的位子。整个斗兽场最多可容纳5万人,却因入场设计周到而不会出现拥堵混乱,这种入场的设计即使是现今的大型体育场依然沿用。竞技场表演区地底下隐藏着很多洞口和管道,这里可以储存道具和牲畜,以及角斗士,表演开始时再将他们吊起到地面上。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学家、艺术家认为竞技场有时还会灌水以进行海战表演,但至今仍无明确证据可以佐证这项想法;许多现代人误认竞技场灌水为史实,多是因为看见文艺复兴时期的竞技场海战想像画作,因而误会;但现在则有考古学家认为海战表演是可行的,水的来源则由罗马市区的克劳迪亚水道,不过由于成本高而且竞技场下方挖空成为储存空间或野兽栅栏因而海战表演作罢。罗马斗兽场主要是角斗士的竞技表演场所,也有许多其他活动在此进行。角斗比赛(英语:Munera (ancient Rome))是由特定人士供应,不是国家提供的。其中有强烈的宗教元素,不过也展现了权力及家族的威望,因此深受百姓的欢迎。另一种表演是狩猎表演(英语:venatio),包括了许多野兽(主要来自非洲及中东),也会包括像是犀牛、河马、象、长颈鹿、原牛、欧洲野牛、巴巴里狮、豹、熊、里海虎、鳄鱼及鸵鸟等。战争及狩猎会搭配精心布置的树木及建筑物进行,而这些布景是可移动的。偶尔会有大规模的活动:图拉真据说为了庆祝他在107年在达契亚的胜利,表演活动长达123天,其中包括了11,000只动物以及10,000名角斗士。在中午时会进行兽刑,死刑犯会在裸体,没有武器的情形下送到的斗兽场和野兽搏斗,最后会被野兽所撕碎。在活动之间的休息时间,也会有杂技演员和魔术师的表演。现今的罗马斗兽场是罗马主要的观光景点之一,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游客付费参观斗兽场的内部,不过欧盟居民进去的费用有部分补贴,而且十八岁以下或是六十五岁以上的欧盟居民免门票即可入内。在建筑物外墙的楼上有一个厄洛斯的博物馆。斗兽场的部分地板已重新装设。在斗兽场下方,以往是用来运输动物及角斗士的地下通道网络,已在2010年的夏天开放。罗马斗兽场也是20世纪及21世纪罗马天主教仪式的场所。例如本笃十六世会在圣周五从罗马斗兽场开始苦路(耶稣上十架前的一段路)的行程。

相关

  • α-变形菌门α-变形菌(Alphaproteobacteria)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下的一个纲。此纲的成员变异性极大,且共通点极少,但他们确实系出同源。α-变形菌大多都是革兰氏阴性菌,而有些包内寄生
  • 广泛耐药结核广泛耐药结核(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即XDR-TB)是结核病的一种,专指对利福平(rifampicin)和异烟肼(isoniazid)具抗药性(对这些一线治疗结核药物具有抗药性的结核称
  • 宫颈炎宫颈炎(英语:Cervicitis),是一种女性子宫颈的炎症。它多因性传播疾病感染造成,常见病原体为淋病奈瑟双球菌、沙眼衣原体。也可因宫颈手术操作后造成的宫颈损伤,使病原体得以进入损
  • J01G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J01(抗菌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
  • 外呼吸外呼吸是指氧与二氧化碳在肺脏内与其周围微血管血液间所进行的气体交换,相对的概念是内呼吸(指一般细胞内与微血管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 表睾酮表睾酮(英语:Epitestosterone)或称为异睾酮,英语:isotestosterone, 17α-睾酮,17α-testosterone,是一种内源性的甾体物质,是雄性性激素睾酮的17α-羟基差向异构体,是一种较弱的雄激素
  • 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院院徽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简称工程院、中工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为正部级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国工
  • 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简称广医,其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以培养高等医学人才为目的,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全日制高等医科院校。广医下设16个学院,8所直属附属医院和1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9个
  • 定群研究世代研究(英语:cohort study 或 panel study),又译为队列研究、群组研究、定群研究、追踪研究、梯次研究等,是在医学、社会科学、精算学、生态学等领域中使用的一种纵向研究(英语:l
  • 痕迹器官痕迹器官(vestigial organ),是指生物经过进化后为了适应环境,较不需要的器官会渐渐退化,直到失去功能(英语:Function_(biology))。但仍残存在生物体可作为生物演化的证据。以下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