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梅哲

✍ dations ◷ 2025-09-08 22:18:12 #1918年出生,2002年逝世,台湾指挥家,美国指挥家

亨利·梅哲(Henry Simon Mazer,1918年7月21日-2002年8月1日),指挥家、音乐家。美国匹兹堡人,师从弗里兹·莱纳,曾任佛罗里达交响乐团指挥、匹兹堡交响乐团副指挥、芝加哥管弦乐团副指挥。

1985年梅哲赴台湾筹组韶韵室内乐集,并担任音乐总监。同年乐团改名为台北爱乐室内乐团,1991年扩编为台北爱乐室内及管弦乐团。梅哲自1986年起定居于台北,直到2002年过世为止。在他带领下,台北爱乐成为台湾首屈一指的古典乐团,并在1993年赴维也纳爱乐厅(俗称黄金厅)举行音乐会,写下华人团体首次在该厅演出的纪录。

梅哲在美国时期留下的录音不多,目前只能根据报导与评论来推断,知道他是典型的美式指挥,热情奔放、洒脱不羁,同时偶尔会有过于浮夸的缺点。

他在台湾时期的音乐表现转为深沈内敛一路,人文气息极重,并且非常善于酝酿气氛。其风格和华尔特、巴毕罗里、杰力毕达克等人可算是光谱上的相近色系,而又自成一家之言。梅哲的音乐在晚年愈加深化,虽然因为年事渐高而对乐团控制逐渐有些不从心,但意境越来越广阔,感染力也更为强烈。

在指挥技巧上,梅哲承袭了老师莱纳执简御繁的风格,以极少的动作,乃至于只用眼神指挥乐团。当乐团演奏流畅时,他甚至会完全放手,“从旁欣赏”乐团的表现。长期跟随梅哲学习指挥的林天吉说,梅哲指挥时给的不是“拍子”,而是该给什么给什么,并总是在乐团需要什么样的力量之前先给出来。“他常讲有时候不打拍子比打了还好,因为用的是大家的意识,而不是你去掌控。”

乐评家陈国修形容:“梅哲先生的音乐美学着重流畅线条和探索作曲家原意,晚年则已臻世界指挥大师华尔特的人文精神与温暖意境。”乐评家杨忠衡评论梅哲的音乐,有堂堂皇皇的音色,大开大阖的气势:“梅哲并不注重特别附加的情感,只是自然地让乐曲内涵蕴藉和铺陈出来,令人感受到五、六○年代录音黄金时期大师的遗风——既有音乐素养,又注重管弦乐发挥出来的华丽效果。”

相关

  • 周产期产前(Prenatal)或产前发育(Prenatal development)是人类胚胎或胎儿在孕期的孕育过程,从受精,至诞生。通常,也可使用术语胚胎发育、胎儿发育,或胚胎学来表示。胚胎发育始于受精。
  • 半电池半电池是一个包含可导电电极、电解质及分离两者而自然形成的双电层结构。该层内的化学反应会在电极和电解质之间移动电荷,从而形成电位差。典型的阳极反应为电极上的金属原子
  • 合成气水煤气(英语:Syngas/synthesis gas)一般指一氧化碳与氢气混合的燃料气体(有时亦包含些许二氧化碳),一般为气化反应的产物,主要用途为发电。合成气是可燃的,并经常被用来作为内燃机的
  • 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派(法语:Encyclopédiste)是指18世纪法国一部分启蒙思想家于编纂《百科全书》(全称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过程中以狄德罗为核心形成的一个学术团体
  • 成骨细胞成骨细胞(英语:Osteoblast),名称来自希腊语“ὀστέο”(骨),和“βλαστάνω”(发芽)的组合形式,是具有单核的细胞 ,它们可以合成骨骼。 然而,在成骨作用中,成骨细胞的功能则是连
  • 原台湾总督府台北高等学校坐标:25°01′35″N 121°31′38″E / 25.026305°N 121.527189°E / 25.026305; 121.527189台湾总督府台北高等学校(简称为台北高等学校或台北高校),是台湾日治时期在台日人子
  • 杨清顺杨清顺(1978年4月3日-),台湾花式台球运动选手,出生于高雄市。他于1990年代至2000年代间多次获得国际性重要花式台球比赛的冠军。他也与赵丰邦等同时期的花式台球选手,不但创建台湾
  • 2019冠状病毒病山东省疫情2019冠状病毒病山东省疫情,介绍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发生的情况。2020年1月21日凌晨一时许,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1月20日在青岛市发现一名来自武汉
  • 雨水收集雨水收集(英语:Rainwater harvesting)又称雨扑满、雨水集蓄,是雨水的累积用于现场再利用而不是允许其流失。雨水可以从雨水收集或屋顶雨水收集器收集,或用网或其他工具从雾和露水
  • 里奥·哈扬托12(里奥·哈扬托(印尼语:Rio Haryanto,1993年1月22日-)是一位印度尼西亚一级方程式赛车手,曾效力于马诺车队。他将成为印度尼西亚史上第一位一级方程式赛车手。哈扬托在他的家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