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法语:La société de consommation)是法国后现代主义理论家让·鲍德里亚的著作。该书批判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指出了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不再消费物,而是消费符号,同时社会依靠符号区分阶层,而整个"消费社会"是一个依靠具有差异性的符码组织起来的动态结构,对其的任何抵抗只会成为"消费的重新推进器"。
鲍德里亚在《物体系》中研究了“由人的功能性效用所塑形和编织起来的海格德尔式的上手性有序世界”,研究了物的符号化。而自此出发,在《消费社会》中,他研究了人与物的关系。在此,他指出物被掏空成为符号,而符号将人与人区别开来,表示着拥有物的人的社会地位。同时,在鲍德里亚的分析中,广告,包装,展示,时尚,“解放的”性,大众媒体和文化以及商品的扩散使符号增加。而就连休闲也可以成为符号,用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是"证明他们不受生产性劳动的约束的凭证",产生了"休闲的悲剧或消磨时间之不可能性"的悖论。身体也成为崇拜符号,变为特殊的消费品,使人们给护理、饮食制度、健身实践等附带的消费套上卫生保健学、营养学、医疗学等各种光环,疯狂追求。
在差异性的符号区分了人们的基础上,一方面人们追求差异、渴望符号,参照着其他消费者,期望成为上层阶层,永远无法满足;另一方面商品与商品、符号与符号组成了“相互指涉的新的有序关联”,当一个人购买了商品A(比如一部苹果手机),就会被暗示购买商品B(比如配套的耳机、车载支架、手机壳等),紧接着又会逻辑性的暗示商品C(比如苹果公司的MacBook笔记本电脑),以此类推,从而形成一条“暗示意义链”。在此,尽管消费者认为自己是自愿购买,事实上则是受了“由符号话语制造出来的暗示性的结构性意义和符号价值(如风格、威信、豪华和权力地位)”的控制。因而现代的消费不过是意义系统的消费。
而在此过程中,人们(即消费者们)无从反抗,因为一个消费者仅仅是参照另一个消费者,消费仅仅是个人领域中的事。另外消费还通过让每个人置身其中从而进行非强制性同一,使得“消费的游戏渐渐取代了同一性的悲剧”。最终,鲍德里亚判断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从生产主导转向消费主导。
首先,大众传媒中的广告,瞄准人的无意识欲望,通过重复与建构一些范例,以诱劝消费者,强加给人一种一致性,伪造出一种“消费总体性”。其次,大众传媒让人们大量了解信息,但却将流血、谋杀和悲剧的真实存在装扮成一个“什么也没有发生的地方”,同时将信息当成商品任意剪辑、复制、戏剧化,让信息“屈从于符号的同一竞争需求,而且就是根据这一需求被生产出来的”。因此身处大众传媒环境中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由“伪事件、伪历史、伪文化”构成的世界。
《鲍德里亚:欢迎来到真实的荒漠——从电影《骇客帝国》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