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层力

✍ dations ◷ 2025-08-16 08:11:05 #化学,物理化学,胶体化学

双电层力(英语:double layer forces)是表征双电层相互作用的物理量,是液体(特别是极性溶剂中,比如水)中,两带电体之间的渗透压,力程与德拜长度大约同量级,即纳米或比纳米小一个量级,大小随带电体表面电荷密度或表面电势的增大而增大。两个带相同电荷的带电体之间的双电层力为排斥力,远离带电体的地方,随二者间距呈指数衰减,如右图所示。两带电体所带电荷不等且间距较小时,双电层力有可能是吸引力。DLVO理论(英语:DLVO theory)把双电层力和范德瓦耳斯力都考虑进来,可以估计两胶体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势。

水溶液中带电表面附近会形成双电层,第一层是带电表面,第二层是扩散层,包括在带电表面积聚的反离子(counterion, 即电荷与带电表面相反的离子)和排空的共离子(coion, 即电荷与带电表面相图的离子)。两带电体的电势会造成离子在带电体之间有个分布,这种分布会造成渗透压,这就是带电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来源。

日常生活中可以体验到双电层力。当你用肥皂洗手,吸附在皮肤上的肥皂分子会使皮肤带负电,光滑的感觉就是双电层斥力引起的。双电层力在许多胶体体系和生物体系中有着重要作用,比如直接影响着体系的稳定性和流变性质,以及胶体晶体(英语:Colloidal crystal)的形成。

描述双电层最常用的模型是泊松-玻尔兹曼模型(PB model),由此模型可以定量讨论双电层力。以两带电平面为例,介绍PB模型给出的双电层力。这一体系单位面积的自由能为:

其中 ϵ {\displaystyle \epsilon } 为溶液的介电常数, ψ ( z ) {\displaystyle \psi (z)} 为溶液中的电势, n + ( z ) {\displaystyle n_{+}(z)} n + ( z ) {\displaystyle n_{+}(z)} 分别是正负离子的密度分布, n 0 {\displaystyle n_{0}} 为本体溶液中离子的密度, k B T {\displaystyle k_{B}T} 为无规热能。于是渗透压为

考虑到体系的对称性,则有

渗透压不一定非得在两平面的对称中心计算,实际上可以在两平面之间任意一点来计算,尽管表达式会有所不同,但所得的结果是一样的。

电势满足泊松方程

其中 z + {\displaystyle z_{+}} z {\displaystyle z_{-}} 分别是正负离子的离子价, e {\displaystyle e} 为单位电荷的电量。

在热力学平衡态,离子的分布为玻尔兹曼分布:

渗透压也可以通过吉布斯-杜亥姆方程求得,

其中,离子的化学势为:

于是,有

对上式积分,得渗透压

当没有外加盐时,由以上泊松-玻尔兹曼模型,可得两平面的渗透压为

其中 l B = e 2 ϵ k B T {\displaystyle l_{B}={\frac {e^{2}}{\epsilon k_{B}T}}} 为比耶鲁姆长度。 K {\displaystyle K} 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 b = ϵ e k B T 2 π e | σ | {\displaystyle b={\frac {\epsilon ek_{B}T}{2\pi e|\sigma |}}} 为古依-恰普曼长度

h / b 1 {\displaystyle h/b\ll 1} ,带电表面为弱带电表面,渗透压可近似为:

形式为反离子组成的理想气体的压强。

h / b 1 {\displaystyle h/b\gg 1} ,且 K h π {\displaystyle Kh\rightarrow \pi } ,带电表面为强带电表面,渗透压可近似为:

渗透压与表面电荷密度无关,形式类似朗缪尔方程。

当体系处于1:1的电解质溶液中,两带电平面之间的渗透压为

其中 ψ m {\displaystyle \psi _{m}} 为两平面中心处的电势,它与表面上的电势 ψ s {\displaystyle \psi _{s}} 满足如下两个关系:

其中 λ D = ( 8 π l B n 0 ) 1 / 2 {\displaystyle \lambda _{D}=(8\pi l_{B}n_{0})^{-1/2}} 为德拜长度。

相关

  • 氰化物中毒氰化物中毒(英语:Cyanide poisoning)是接触多种形式的氰化物而中毒。早期症状为头痛、头晕、心率快、呼吸困难和呕吐等。之后可能会癫痫发作、心跳过缓、低血压、意识丧失和心
  • ↔⇔≡当且仅当的逻辑符号当且仅当(英语:if and only if,iff),在数字逻辑中,逻辑算符反异或闸(exclusive or)是对两个运算元的一种逻辑分析类型,符号为XNOR或ENOR或
  • 非游离辐射非电离辐射(英语:Non-ionizing radiation)是指波长较长、频率较低、能量低的射线(粒子(主要是光子)或波的双重形式)或电磁波。辐射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无法从(绝大
  • 美国白蛾美国白蛾(英语:Fall webworm,学名:Hyphantria cunea)是白蛾属下的一种蛾,幼虫会在夏末和秋季织网状巢,其英文名也是由此而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百大外来入侵物种,对东亚造成仅
  • Hsub4/subPsub2/subOsub6/sub79.5~81.5℃(一水合物)62~62.5℃(二水合物)连二磷酸(英语:Hypophosphoric acid),化学式H4P2O6,是一种无机酸,其中磷的氧化数为+4,故具有还原性。其固体多以二水合物(H4P2O6·2H2O)形式存在
  • 五国部五国部即剖阿里国、奥里米国、越里笃国、盆奴里国、越里吉国。是辽、金时期五个互不统属的生女真的部落的统称。这其中的汉字“国”字,在辽金时期指代一个部族,而非今天“国家
  • 骑士 (消歧义)骑士可以指:
  • 朱汝瑾朱汝瑾(1919年12月14日-2000年11月15日),江苏太仓人,化学工程专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前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的父亲。朱汝瑾的妻子李静贞为李书田之女,曾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经
  • 康莲鹤康莲鹤(강련학,?-),朝鲜政治家,任职祖国统一民主主义战线议长及最高人民会议代议员。外间对于康莲鹤的事迹所知不多,资料对其记载始于1998年7月。当时,他被委任为祖国统一民主主义战
  • 大连菜大连菜指的是主要流通于大连地区,基于鲁菜胶东帮,结合大连本地食品原料,吸收东北菜及福建海西菜特色,受影响与和餐、俄餐所汇成的地方性小菜系。因大连地临渤海,所以大连菜绝多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