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层力

✍ dations ◷ 2025-11-15 19:58:09 #化学,物理化学,胶体化学

双电层力(英语:double layer forces)是表征双电层相互作用的物理量,是液体(特别是极性溶剂中,比如水)中,两带电体之间的渗透压,力程与德拜长度大约同量级,即纳米或比纳米小一个量级,大小随带电体表面电荷密度或表面电势的增大而增大。两个带相同电荷的带电体之间的双电层力为排斥力,远离带电体的地方,随二者间距呈指数衰减,如右图所示。两带电体所带电荷不等且间距较小时,双电层力有可能是吸引力。DLVO理论(英语:DLVO theory)把双电层力和范德瓦耳斯力都考虑进来,可以估计两胶体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势。

水溶液中带电表面附近会形成双电层,第一层是带电表面,第二层是扩散层,包括在带电表面积聚的反离子(counterion, 即电荷与带电表面相反的离子)和排空的共离子(coion, 即电荷与带电表面相图的离子)。两带电体的电势会造成离子在带电体之间有个分布,这种分布会造成渗透压,这就是带电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来源。

日常生活中可以体验到双电层力。当你用肥皂洗手,吸附在皮肤上的肥皂分子会使皮肤带负电,光滑的感觉就是双电层斥力引起的。双电层力在许多胶体体系和生物体系中有着重要作用,比如直接影响着体系的稳定性和流变性质,以及胶体晶体(英语:Colloidal crystal)的形成。

描述双电层最常用的模型是泊松-玻尔兹曼模型(PB model),由此模型可以定量讨论双电层力。以两带电平面为例,介绍PB模型给出的双电层力。这一体系单位面积的自由能为:

其中 ϵ {\displaystyle \epsilon } 为溶液的介电常数, ψ ( z ) {\displaystyle \psi (z)} 为溶液中的电势, n + ( z ) {\displaystyle n_{+}(z)} n + ( z ) {\displaystyle n_{+}(z)} 分别是正负离子的密度分布, n 0 {\displaystyle n_{0}} 为本体溶液中离子的密度, k B T {\displaystyle k_{B}T} 为无规热能。于是渗透压为

考虑到体系的对称性,则有

渗透压不一定非得在两平面的对称中心计算,实际上可以在两平面之间任意一点来计算,尽管表达式会有所不同,但所得的结果是一样的。

电势满足泊松方程

其中 z + {\displaystyle z_{+}} z {\displaystyle z_{-}} 分别是正负离子的离子价, e {\displaystyle e} 为单位电荷的电量。

在热力学平衡态,离子的分布为玻尔兹曼分布:

渗透压也可以通过吉布斯-杜亥姆方程求得,

其中,离子的化学势为:

于是,有

对上式积分,得渗透压

当没有外加盐时,由以上泊松-玻尔兹曼模型,可得两平面的渗透压为

其中 l B = e 2 ϵ k B T {\displaystyle l_{B}={\frac {e^{2}}{\epsilon k_{B}T}}} 为比耶鲁姆长度。 K {\displaystyle K} 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 b = ϵ e k B T 2 π e | σ | {\displaystyle b={\frac {\epsilon ek_{B}T}{2\pi e|\sigma |}}} 为古依-恰普曼长度

h / b 1 {\displaystyle h/b\ll 1} ,带电表面为弱带电表面,渗透压可近似为:

形式为反离子组成的理想气体的压强。

h / b 1 {\displaystyle h/b\gg 1} ,且 K h π {\displaystyle Kh\rightarrow \pi } ,带电表面为强带电表面,渗透压可近似为:

渗透压与表面电荷密度无关,形式类似朗缪尔方程。

当体系处于1:1的电解质溶液中,两带电平面之间的渗透压为

其中 ψ m {\displaystyle \psi _{m}} 为两平面中心处的电势,它与表面上的电势 ψ s {\displaystyle \psi _{s}} 满足如下两个关系:

其中 λ D = ( 8 π l B n 0 ) 1 / 2 {\displaystyle \lambda _{D}=(8\pi l_{B}n_{0})^{-1/2}} 为德拜长度。

相关

  • 作品作品,亦称创作、创意成品、著作,是具有创作性,并且可以通过某种形式复制的成品。著作权法保障了这些创造性活动的表现形式。作品的创作者就是作者。作品的形式有很多种,不同的作
  • 模型论模型论(英语:Model theory)一般是指数学中集合论的论述角度对数学概念表现(representation)的研究,或者说是对于作为数学系统基础的“模型”的研究。粗略地说,该学科假定有一些既
  • 董奉董奉(200-280,一说220-280)字君异,号拔墘,又号杏林,侯官县董墘村(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青山村)人。东汉末年及三国时代著名医师,与华佗、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医术记载较少
  • 卡铂卡铂(英语:Carboplatin)是一种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的化疗药物,这些癌症包括卵巢癌、肺癌、头颈癌、脑癌、神经母细胞瘤等,卡铂还用以一些特殊类型的三阴性乳癌等癌症的治疗。其主要
  • 少阳病少阳病是中医学的病证名,伤寒六经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脉弦,亦称“柴胡九症”。病位在半表半里(已离太阳之
  • 所罗门·格伦布所罗门·沃尔夫·格伦布(英语:Solomon Wolf Golomb,1932年5月30日-2016年5月1日),美国数学家。在南加州大学任职工程师及电力工程教授一职。最出名的是他所写的数学游戏。最引人注
  • 冷媒制冷剂,又称冷媒、致冷剂、雪种,是各种热机中借以完成能量转化的媒介物质。这些物质通常以可逆的相变(如气-液相变)来增大功率。如蒸汽引擎中的蒸汽、制冷机中的雪种等等。一般
  • 通货膨涨通货膨胀(英语:inflation,简称通胀)本意为货币流通数量增加,但也指向因货币流通数量增加,而使得物价水准在某一时期内,连续性地以相当的幅度上涨,也就是物价上升,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现
  • 电路学电路学(英语:Circuitry),以克希荷夫定律(Kirchhoff's rules)为基础,探讨电子元件之“电压”与“电流”关系;或是探讨放大,杂音的关系。工程师利用电子元件来设计“电子电路”,并产生电
  • 细胞重组细胞重组(cell reconstruction)是指从活细胞中将细胞器及其组分分离出来,再在体外一定条件下将不同来源的细胞器及其组分重新组合,使之重新装配成为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或细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