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存权
✍ dations ◷ 2025-04-04 08:23:37 #生存权
生命权(Right to life),记于世界人权宣言第三条“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无端剥夺人的生命,或者肆意对人施加恐吓、虐待和折磨,就是用一种非人权的待人方式。任由这种情况发生,个人权利就无从谈起。关于生命权的争议主要在道德层面,包括堕胎、死刑和安乐死等。一般各国的刑法都将侵害他人生命权的罪行量刑最重。在堕胎的问题上,绝大部分的国家均有容许合法堕胎的法律,并被普遍认为这属于女性的人权和公民权利,即使存在堕胎权的道德争论,但现时普遍人们均认为女性在一定程度上法律许可下应有合法堕胎的权利,而国际上对是否容许死刑和安乐死的法律问题存在争议。天主教会的教义基于对人的生命权的捍卫,均反对堕胎、死刑和安乐死。关于胎儿的生命权,尤其胎儿是否定义为人、和女性是否有权进行合法堕胎的问题上在社会意见上充满争议,因为这牵涉女性堕胎权的公民权利争议,亦牵涉堕胎存在的道德问题。天主教会的立场视胎儿为生命,因此反对堕胎。关于死刑存废争议,支持保留死刑者认为死刑能够减少犯罪,特别是谋杀率,部分其认为剥夺他人生命权的人(特别是死刑罪犯)不应给予生命权和改变的机会;反对死刑和赞成废除死刑者则认为,死刑没法减少犯罪,且人和法律均无权利剥夺他人的生命权。欧盟和联合国均反对死刑,加入欧盟的国家均必须没有任何涉及死刑的法律(则必须废除死刑),涉及谋杀的法律一般以终身监禁为代替死刑。天主教会基于对生命权的捍卫,亦反对死刑。关于安乐死的争议,支持者认为安乐死可以减少病患者的痛苦,亦可以让人们有自行选择的权利,但反对者认为无人有权去剥夺他人的生命。天主教会亦反对安乐死。
相关
- 拟菌病毒科拟菌病毒科(学名:Mimiviridae)是核质巨DNA病毒的一个科,成员均为巨大病毒,包含拟菌病毒、Klosneuvirus(英语:Klosneuvirus)、Cafeteriavirus(英语:Cafeteriavirus)、图邦病毒等,可能还包
- 青春期青春期(英语:puberty) 是人体(或其他生物)生殖机能及生理机能成熟、心理和生理由儿童转到成人的时期。普通小型哺乳动物一、两岁就能性成熟,对人类而言一般指15岁到19岁左右的年龄
- 阿拉伯可以指现代国家:可以指地名:可以指人种、语言等:可以指历史上的国家或地区:可以指政治思想:
- 前额在人体解剖学中,前额是指头部前端、脸部上面的部分。前额的上方边界为发际线,其下界为眶上脊(在眼睛上方的骨头),两侧的边界则为颞骨(连接眶上脊、冠状缝以及更后方的骨头)。在解剖
- 文字史文字的发展是渐进发展的,在文字发展出来之前,已有许多的原始文字(英语:Proto-writing)出现,这些原始文字处于从无文字向有文字的过渡阶段,它们和文字最大的差别在于这些符号通常不
- 放大镜放大镜(Magnifying glass)是用以放大物体的凸透镜,显微镜的雏形。放大镜图标常常被用作指示搜索的用途。放大透镜的历史可追溯至古埃及,约公元前五世纪,以埃及的象形文字表示“一
- 人类免疫不全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语: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又称艾滋病毒)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普遍认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导致艾滋
- 张钧衡张钧衡(1872年-1927年),字石铭,号适园主人,吴兴(今湖州)南浔镇人。其先世是安徽休宁人,康熙中迁至浙江南浔镇。世代经商,以丝绸及盐业致富。张颂贤孙。张宝庆的独生子。张静江是其堂弟
- 超度超渡或超度(度通渡),也称超荐等,起源于汉传佛教,通用于道教、中国民间宗教的术语,本意是帮助有情众生离苦得乐,在汉语中引申为亡者祈求冥福的法事。起源于唐代开元年间,由唐玄宗下令
- 于尔班·勒维耶奥本·尚·约瑟夫·勒维耶(法语:Urbain Jean Joseph Le Verrier,1811年3月11日-1877年9月23日),法国数学家、天文学家。主要贡献是计算出海王星的轨道,根据其计算,柏林天文台的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