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均馆大学

✍ dations ◷ 2025-05-04 15:57:18 #成均馆大学
成均馆大学(韩语:성균관대학교/成均館大學校、英语:Sungkyunkwan University,简称成大及SKKU),韩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大学,其历史可以追溯至于1398年成立的朝鲜王朝最高学府成均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本强迫关闭,战后于1946年恢复办学,为一所私立研究型综合大学。成均馆大学现由首尔和水原两个校区构成,学生人数逾3万6千名。成均馆大学自从1965年至1977年和三星集团合作。1996年,三星集团再次成为该校的赞助财团。校名“成均”一词源于《周礼》:“成人才之未就,均风俗之不齐。”成均馆大学的MBA课程为《金融时报》中大韩民国排名第一,亚洲前20名,成均馆大学商学院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史隆管理学院及印第安纳大学凯莱商学院共同合作。 成均馆大学的医学院与三星医疗院合作,是韩国最佳医学院之一。大学排名上,如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及QS世界大学排名中与首尔大学及韩国科学技术院等校常为韩国排名最高大学。韩国中央日报在2017年的排名及ARWU2019年的排名,首尔大学与成均馆大学分别为韩国前二。成均馆大学始于1398年,为当时朝鲜王朝所设立的成均馆,在1400年至1418年,朝鲜太宗开创了王室弟子进入成均馆学习的传统,是朝鲜王朝当时的最高国立教育机关。其中,文庙在1592年时被大火烧毁,于1602年重建,并在1895年改为近代化三年制大学。由于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成均馆被日本改为“成华院”,后来日本政府甚至强迫其关闭,直到日本战败后,于1946年重新开课,但受到韩战影响,在1950年时图书馆等多处校园建筑被大火烧毁。从1953年起,成均馆大学改制为综合性大学,并在之后陆续成立了许多学院,且于1978年在京畿道水原市建立自然科学校校区。1996年三星集团成为成均馆大学背后的财团,成均馆大学因此成了私立大学。成均馆大学由首尔和水原两个校区构成。人文与社会科学类院系位于首尔校区,自然科学类院系位于水原校区。首尔校区位于首尔市中心原朝鲜王朝成均馆的位置,与昌德宫、昌庆宫和宗庙位于同一座山上。首尔校区的新校区位于原成均馆的北部,是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类院系的所在地。成均馆大学的六百周年纪念馆位于该校区。南面的成均馆是朝鲜王朝时期的最高学府,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国子监、太学。成均馆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保留着包括明伦堂和大成殿等18栋古建筑物。成均馆明伦堂前院中有两颗600年树龄的参天古树,朝鲜中宗14年由大司成尹倬所种。据说孔子喜欢在银杏树下读书、冥想、传授弟子。这两颗古银杏树是成均馆大学的标志,也被列为韩国第59号天然纪念物。位于距离首尔45公里的水原校区建于1978年,是学校自然科学类院系的所在地。三星图书馆位于该校区,图书馆的设计像一本展开的书。

相关

  • LL00-L08 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感染L10-L14 大疱性疾患L20-L30 皮炎和湿疹L40-L45 丘疹鳞屑性疾患L50-L54 荨麻疹和红斑L55-L59 与辐射有关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疾患L60-L75 皮肤附件
  • 旋风分离旋风分离器是一种利用离心力达到分离固-气体或液-气体的静态设备,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的空气污染防治,也可用于分选物料方面。利用粒子在气流中做高速旋转时,离心力远大于重力,且因
  • 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化学式:NO2),是氮氧化物之一。室温下为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顺磁性气体,易溶于水,溶于水部分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吸入后对肺组织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作
  • 赵州桥坐标:37°43′12.6″N 114°45′47.7″E / 37.720167°N 114.763250°E / 37.720167; 114.763250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位于中国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洨河上的一座石拱桥,当地人称
  • 埃博拉病毒属埃博拉病毒属(学名:Ebolavirus)是丝状病毒科的其中一种病毒,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罹患此病可致人于死,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
  • 洪康乔洪康乔(英语:Kevin Hu,1992年04月22日-)毕业于高雄七贤国中,与余纯安一同到“绿色神盾”松山高中接受铁血教头黄万隆的训练,并在高二、高三带领绿色神盾完成2连霸。其中,98学年度的H
  • 张 泽张泽(1953年1月29日-),生于天津,原籍北京,中国材料科学晶体结构专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现任浙江大学材料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87年获中国科
  • 说苑《说苑》,又名《新苑》,为西汉人刘向所著杂事小说集,宋朝人曾巩校阅。全书共二十卷,收录了先秦到西汉期间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并附有作者的评论,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和观念。在《四
  • 撒丁山螈撒丁山螈(学名:Euproctus platycephalus)是意大利萨丁尼亚岛特有的一种蝾螈。它们栖息在温带森林、丛林、地中海类灌木植被、河流、季节河、淡水沼泽、内陆喀斯特地形、洞穴及
  • MPPMPP+(1-甲基-4-苯基吡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