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硝基甲烷
✍ dations ◷ 2025-02-23 07:40:32 #四硝基甲烷
四硝基甲烷(英语:Tetranitromethane,简称TNM)是一种分子式为C(NO2)4的强氧化剂。它属于硝基化合物,分子中四个硝基直接连接在碳原子上。四硝基甲烷曾被研究用作液态推进火箭中的氧化剂,但高熔点使其不适用于此用途;此外,尽管纯四硝基甲烷不能发生爆炸,它的爆炸敏感性却会因其中可被氧化的杂质(如防冻剂)而显著增加。因此它完全不能用作推进剂。 在实验室中四硝基甲烷则被用来检测碳碳双键及用作硝化剂。它还曾被用来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四硝基甲烷在1857年由氰乙酰胺的钠盐与硝酸反应而首次制得。实验室中可用无水硝酸硝化乙酸酐制取四硝基甲烷(Chattaway法)。 这种方法在20世纪50年代曾被Nitroform公司在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用于工业生产,但这座化工厂在1953年的一次爆炸事故中被完全摧毁。四硝基甲烷的首次大规模工业生产则要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人将其用于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这种方法改进了前一种方法,采用乙酸而不是乙酸酐与硝酸反应。 投入生产的数周之后,已有约10吨的四硝基甲烷被合成出来。但是,由于昂贵的相关费用,这种生产方式在二战之后不再被使用。目前商业用四硝基甲烷则是以乙炔为原料通过一种更经济的方法合成的。 含硝酸汞的硝酸首先被乙炔还原得到三硝基甲烷(硝仿)与含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废气(氮氧化物被吸收塔收集起来);制得的三硝基甲烷随后与硝酸及浓硫酸加热反应得到四硝基甲烷。用这种方法能够实现高达90%(基于原料硝酸)的提纯前产率。纯四硝基甲烷完全无法发生爆炸——即使用10g特屈儿引爆也是如此。然而它的爆炸敏感性却会因其中的杂质而显著增加,哪怕只有十分少的量。按化学计量比加入的四硝基甲烷能与燃料形成具有极强爆炸性的混合物,其中许多的爆炸威力甚至超过了硝化甘油。
在高pH的环境下四硝基甲烷会与水气反应生成三硝基甲烷,后者易与金属反应生成不稳定且易爆的盐。四硝基甲烷具有高毒性。人体吸入2.5g/kg的四硝基甲烷即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肺水肿,以及对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它还被怀疑是一种人类致癌物。
相关
- 环利尿剂环利尿剂(英语:Loop diuretics),又称袢利尿剂,是利尿剂的一类。此类药物作用在肾脏中亨利氏环(英语:Loop of Henle)的上行支(thick ascending limb, TAL)。
- 浮肿水肿(edema、/ɪˈdimə/、oedema、dropsy、hydropsy;希腊语 οἴδημα oídēma, "swelling"),又称浮肿,是指人体皮下空腔因体液异常堆积所产生的肿大症状。水肿是指血管外
- 物态假设一个系统是由一种物质均匀组成,拥有均匀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则称这系统只具有一种相(英语:Phase)。这是一种简单的系统,称为均相系统(英语:homogeneous (chemistry))。更复杂的系统
- 弯曲菌属见内文弯曲菌属(学名:Campylobacter),又名曲状杆菌属或弯曲杆菌属,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属。曲状杆菌属的型态就是折曲了的一般杆菌,呈“逗号”状或S字型。本属绝大多数物种均为
- 头后大直肌头后大直肌(rectus capitis posterior major muscle)以点状的腱起始于轴椎的棘突,然后在上升中逐渐变宽,最后附着至枕骨的下项线及略低此线的骨头的表面。因为两侧的肌肉向上和
- 约翰·纳皮尔约翰·纳皮尔(John Napier或Neper,1550年2月1日-1617年4月4日),也译作耐普尔,是苏格兰数学家、物理学家兼天文学家。他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发明对数,以及滑尺的前身──纳皮尔的骨头计
- 背散射电子背散射分析是指通过探测大角度散射离子能谱来确定靶物质特性的分析方法,一般角度介于165°~170°之间,主要应用于分析靶物质成分。背散射分析有许多的优点,例如快速、定量、无损
- 统计机器翻译统计机器翻译(英语:Statistical Machine Translation,简写为SMT)是机器翻译的一种,也是当前非限定领域机器翻译中性能较佳的一种方法。统计机器翻译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大量的平行
- 王世均王世均(1970年9月9日-),原名:王亲雄,出生于高雄县凤山市(今高雄市凤山区)中华民国海军眷村海光新村,前东森电视业务行销总部副总、前《民众日报》董事长,曾担任立委蔡豪的机要秘书。王
- 桂皮桂皮又称肉桂、月桂、官桂或香桂,为樟科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树皮的通称。本品为常用中药,又为食品香料或烹饪调料。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较复杂,约有十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