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榆属
✍ dations ◷ 2025-10-18 17:26:20 #榆属
榆树,是榆科下榆属植物的统称,主要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生长。一般高约25米,树皮粗糙。具高度实用、药用及食用价值。榆树的叶呈椭圆形或椭圆状波针形,叶长2-8厘米、宽1.5-2.5厘米,两面叶面无毛,或背面脉腋有毛。叶侧脉有9-16对,叶缘有单锯齿,很少有重锯齿。叶柄长约2-10毫米。榆树在早春发叶前先开花,花呈簇状生成聚伞花序,花被钟形,开4-5花瓣,每朵花有雄蕊约4-5条。翅果近圆形或宽倒卵形,长约1.3-1.5厘米,果皮表面无毛,顶端凹缺。内藏种子,近翅果中部,很少接近凹缺处;果柄长约2毫米。由于各种榆树易于杂交,有些地区以人工方式繁殖了很多特别的品种,使榆树品种的界定变得较为困难。一般来讲,榆树可分为约20-45个品种,视乎其界定方法之异同。主要有如下品种:榆树是一种温带植物,生命力强,较为耐寒,适合于肥沃的沙壤土上生长,生长速度快。榆树为中国北方重要绿化树木,亦常见于民居村落前后。亦可培植成盆景。榆树花期约在3月上旬,果熟期在4月上旬。榆树成熟果实可随采随播,亦可使用播种或插枝等人工繁殖方法栽种。荷兰榆树病曾经广泛摧毁全欧洲及北美洲的榆树。这植物疾病的致病原是一种叫做(Ophiostoma nova-ulmi)的霉菌。透过两种生活在榆树树干的榆小蠹作媒介传播。霉菌被媒介带进榆树表面的伤口,再进入树干输送水分营养往树叶和树端的筛管内繁殖。受感染的榆树能在短短3个星期之内被切断其水分传输系统,导致死亡。有研究显示,亚洲品种的榆树有抗致病霉菌的基因。榆树木材有连续相扣的木纹,品质坚直,可供建房、制家具及农具使用。在西方,榆木亦用来制作棺材。榆树的嫩果和幼叶可以食用或作饲料,中国北方有些地方也会将榆树皮磨成粉制成各种面食。有文献记载,在19世纪中期挪威大饥荒时,挪威农民以水煮熟榆树树干来充饥。坚韧的榆树皮可以制成绳索。榆树也是抗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碳及氯气的树种。其内含beta-固淄醇、植物醇、豆淄醇等多种淄醇及韖质、树胶及脂肪油。在中世纪时代的欧洲,榆木被制成水管,榆木水管在长期湿润的情况下亦不会腐化。自18世纪至20世纪早期,榆树在欧洲和北美洲被广泛种植,作为街道装饰树种。由于榆树树干高,树冠伸展阔,可以形成一列“榆树隧道”的感觉。在欧洲,无毛榆 (Wych Elm,即U. glabra)和欧洲光叶榆 (Smooth-leaved Elm,即U. minor)都是这些被广植的品种,其中无毛榆常见于北欧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地区、英国北部,而滑叶榆则常见于较南的地区。而因该两种榆树品种自然杂交而生的荷兰榆 (Dutch Elm,即U. × hollandica)亦常见于欧洲。北美洲常见的榆树品种称为美洲榆 (American Elm,即U. americana),拥有生长速度快,对不同气候和土壤适应力强,坚直的树干能经受强风吹袭,及树型瓶状不用时常修剪的优点,故成为街道装饰树种的首选。现存生长在纽约市华盛顿广场公园西北角的“吊人榆”(Hangman's Elm),是一棵估计约在1679年开始生长的古老英格兰榆树(English Elm)。自1850年至1920年间,最知名的榆树品种为苏格兰榆,为一种经培育变种而来的“变种无毛榆”嫁接到纯种无毛榆的树干而成,其树型被改造成类似喷泉状,在当时的大花园里都采用这种榆树品种作装饰树种。在20世纪,英国殖民者开发澳大利亚,他们带了大量英格兰榆(English Elm,即U. minor var. vulgaris)的树苗到那里种植,这些“外来”品种在澳大利亚落地生根,并由于地缘关系,避过了曾经在欧洲发生的荷兰榆树病。现在墨尔本的街道仍能发现英格兰榆树巍然屹立。
相关
- 042–079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
- Mn4s2 3d52, 8, 13, 2蒸气压第一:717.3 kJ·mol−1 第二:1509.0 kJ·mol−1 第三:3248 kJ·mol−1 (主条目:锰的同位素锰是原子序为25的化学元素,其元素符号为Mn。锰不会以元素
- 食品公司《食品公司(Food, Inc.)》,又称《食品公司》,是一部有关于美国食品安全议题的纪录片,于2008年由艾美奖制片人罗伯特·肯纳(英语:Robert Kenner)执导并参与监制,并由艾瑞克·西洛瑟(英
- 波特莱尔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国诗人,象征派诗歌之先驱,现代派之奠基者,散文诗的鼻祖。代表作包括诗集《恶之花》(Les fleurs d
- 王夫之王夫之(1619年-1692年,即万历四十七年-康熙三十一年),湖广衡阳县人,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明末清初大儒。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或署一瓢道人、双髻外史,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晚
- 龙山文化龙山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之一,又名“黑陶文化”。1928年因山东省济南章丘区龙山街道城子崖遗址的发掘,被人们发现;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包括河南禹州的瓦店遗址。龙山文
- 徵五声调式,或称五声音阶,是中国音乐中的音阶,这5个音依次定名为宫、商、角(jué,ㄐㄩㄝˊ)、徵(zhǐ,ㄓˇ)、羽,大致相当于西洋音乐简谱上的唱名(do)、(re)、(mi)、(sol)、(la)。将这五个音按高低
- 53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
- 法师法师(梵语:dharma-bhāṇaka;巴利语:dhamma-kathika),佛教出家众的头衔之一,原来指能精通、研习佛法,能为俗人解说佛法者。今日通常以“法师”泛用来作为佛教僧侣的敬称。梵语bhāṇ
- 送神日祭灶节是东亚传统节日,也被称为小年、谢节、送灶、祭灶、灶王节等,琉球语称为“御愿解”。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四当日,或前后一日。祭灶节被视为过年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