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翼龙属(属名: ,意为“北方之翼”)属于翼龙目翼手龙亚目,发现于中国辽宁省朝阳市的义县组,该地年代为白垩纪的巴列姆阶到阿普第阶。
在2005年,吕君昌、季强将这些化石进行叙述、命名,模式种是崔氏北方翼龙()。属名在古希腊文意为“北方的翼”;种名则是以中国古生物学家崔旭为名。
北方翼龙的模式标本(编号JZMP-04-07-3)是一个接近完整的头颅骨与骨骸。头颅骨长度为23.5公分,翼展估计约1.45米。它们的牙齿,尤其是前9对牙齿,以鸟掌翼龙科来说相当大,这些锐利牙齿在嘴部前部形成一个筛网;前方数来第三与第四颗牙齿最大。上下颌的两侧各有至少27颗牙齿,这个数量相当大。
季强将北方翼龙归类于鸟掌翼龙超科,大卫·安文(David Unwin)在2006年公布的研究支持这个归类。但同年的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则认为,它们可能与杨氏飞龙是姊妹分类单元,比郝氏翼龙还原始。根据这个研究结果,北方翼龙是鸟掌翼龙超科的原始物种。一个新的研究报告根据这个想法,将北方翼龙与杨氏飞龙归类于鸟掌翼龙超科的一个新科,即北方翼龙科。
有研究人员提出,振元翼龙可能是其近亲北方翼龙的成年个体标本;北方翼龙目前只有发现幼年个体标本。
身为鸟掌翼龙类,北方翼龙被解释成滑翔动物,如同现在的信天翁与军舰鸟。另有理论认为,北方翼龙科可能飞行于水面上,用针状牙齿捕抓接近水面的鱼类。某些现代鸟类也有类似的猎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