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中性白血球低下

✍ dations ◷ 2025-09-08 20:49:39 #血液病

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症(Neutropenia 或 Neutropaenia),亦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血液中的一种中性粒细胞(一种白血球细胞)浓度异常低的血液系统疾病,中性粒细胞弥补大多数的循环白血球,和透过破坏细菌、细菌碎片、和血液中与免疫球蛋白结合的病毒,作为对抗感染的主要防护,其特征是白血球中的中性白血球数量过低。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很大,可能完全没有症状,但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如没有及时就医,病情可能演变成为危及生命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败血症”,或可能有严重的感染,造成严重的并发症以及死亡。

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症可以是急性(临时)或慢性(长期)的,这个名称有时会跟白细胞减少症(Leukopenia)互换使用。

人类周边血液中,白血球数目的总数乘以嗜中性白血球所占的比例,即为嗜中性白血球的数目。例如白血球的总数是6000/mm3,乘以嗜中性白血球的比例是60%,嗜中性白血球的数目就是3600/mm3。嗜中性白血球的数目若低于1500/mm3,称为轻度嗜中性白血球低下(mild neutropenia)。嗜中性白血球的数目若低于1000/mm3,称为中度嗜中性白血球低下(moderate neutropenia)。嗜中性白血球的数目若低于500/mm3,称为重度嗜中性白血球低下(severe neutropenia)。 在公元1966年,Bodey 等人证实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的程度以及减少持续的时间和造成感染的风险有直接相关 。

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症的症状与症状一致的包括:发烧、吞咽痛、牙龈痛、皮肤脓疡、耳炎。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往往由于患者受到感染。儿童患者可能会出现应激性及吞咽困难,患者也被观察到低血压的情况。

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症的成因大致可分为慢性及短暂性,原因可分为:

革兰氏阳性菌有60%至70%存在于细菌性感染,有关于抗生素耐药微生物受到严重关注,包括耐甲氧西林金的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先天性嗜中性白细胞减少的其他原因是Shwachman-Diamond综合症,嗜中性白细胞减少症的循环、骨髓衰竭综合症、网状组织发育不全、和巴特综合症等。病毒感染中性白细胞的祖细胞也可以是嗜中性白细胞减少的原因。确定了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病毒是风疹和巨细胞病毒。

常见可能原因包括:严重细菌或病毒感染、叶酸或维生素B12的营养缺乏、药物造成的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自体免疫疾病、血液肿瘤疾病、肿瘤病患在化学治疗后、以及少数先天性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的疾病。

造成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的最常见原因是感染,严重细菌感染时,嗜中性白血球会大量消耗,造成过渡性的嗜中性白血球低下。常见细菌感染包括:格兰氏阴性细菌、伤寒(typhoid fever)、副伤寒(para-typhoid fever)、结核菌(tuberculosis)。病毒感染可能是影响细胞激素,或是影响骨髓造血机能造成嗜中性白血球低下。 常见病毒包括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人类免疫不全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A and B virus)等等。

造成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第二常见的原因是药物,公元1931年 Kracke 首先发现止痛药氨替比林会造成嗜中性白血球低下。常见造成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的药物如止痛抗发炎药物(anti-inflammatory agent)、精神科用药(anti-psychotic agent)、抗生素(antibiotics)如氯霉素(Chloramphenicol)、抗癫痫药物(anticonvulsant)如phenytoin、valproic acid、抑制甲状腺用药(anti-thyroid agent)、心血管疾病用药 ticlopidine等。

人体内叶酸或维生素B12和细胞DNA合成有关,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会导致骨髓造血机能障碍,造成白血球、红血球、和血小板低下。

自体免疫疾病造成的嗜中性白血球低下,主要是因为体内产生会攻击嗜中性白血球的抗体。导致嗜中性白血球的破坏。 如全身红斑性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血液肿瘤疾病造成的骨髓造血机能障碍,如白血病,再生不良性贫血。

大部分肿瘤病患在传统化学治疗后,约7到14天后会发生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的情况,如果骨髓造血机能正常,嗜中性白血球之后会渐渐恢复,常见药物包括Cyclophosphamide, adriamycin, cisplatin, methotrexate等等。

周期性嗜中性白血球低下(cyclic neutropenia),五十年前由瑞典小儿科医师Rolf Kostmann首先报告,婴儿发生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的病例。又称为Kostmann disease。先天性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的疾病可能是基因GFI1 , ELA2(Neutrophil elastase2), HAX1 的缺陷。

嗜中性白血球低下时,容易遭受到细菌感染。嗜中性白血球数目越低,发生时间越长,受细菌感染的机会越大。嗜中性白血球数目小于100/mm3,连续大于10天以上,受霉菌感染的机会也会增加。

使用G-CSF(颗粒球造血生长刺激因子)或GM-CSF,它能调节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并增加周边血液中的嗜中性白血球之数量。

相关

  • 有孔虫界有孔虫界(学名:Rhizaria)为原生生物的一条主线。它们的形态差别很大,但主要部分均为变形虫状(amoeboid)并有丝状、网状或小管型支撑的假足。它们部分会制造可能有复杂结构的外壳或
  • 牙医牙医 ,也被称作牙科外科医生 ,是专门从事口腔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外科医生 。 在牙医的助手团队的协助下提供口腔保健服务。牙医的助手团队包括牙医助理、口腔卫生师、牙
  • 传入神经在神经系统里,感觉神经,亦称为受体神经元,会将神经刺激由受体或感觉器官传送到中枢神经系统。此一名词亦形容结构间相对的连结。传入神经会和特定的中间神经元连接。在神经系统
  • 并系并系群(英语:Paraphyletic group或 Paraphyly )是支序分类中的一种分类单元,此分类群中的成员皆拥有“最近共同祖先”,但该群中并不包含此最近共同祖先之所有后代。一个类群是否
  • 吴立新吴立新(1966年9月17日-),安徽桐城人,中国物理海洋学家,从事大洋环流与气候研究。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1、1994年取得北京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担任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及副校长一
  • Nasub2/subSOsub3/sub亚硫酸钠(化学式:Na2SO3)是一个无机化合物。它在室温下为白色颗粒粉末,可溶于水,具还原性,加热时歧化为硫化钠和硫酸钠,放置于空气中时逐渐氧化为硫酸钠。它可以以无水物、七水物和
  • 乌布苏湖乌布苏湖(蒙古语:Увс Нуур;图瓦语:Успа-Холь;俄语:Убсу-Нур)属咸水湖,主体位于蒙古国乌布苏省,东北部属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平均海拔 759米,面积 3,350 平方
  • 江海区江海区是中国广东省江门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广东省的中部偏西。总面积为107平方公里,2018年人口为17.25万。明、清时期,今江海区域地归新会县潮连司辖。民国期间,除江南一带一度
  • 大卫·约翰斯顿大卫·劳埃德·约翰斯顿 CC CMM COM CD FRSC(hon) (英语:David Lloyd Johnston,1941年6月28日-)曾任麦吉尔大学和滑铁卢大学校长。由前加拿大总理史提芬·哈珀提名及经加拿大女王
  • ATCvet代码 (QI)ATCvet代码QI(免疫产品)是兽用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分类,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Drug Statistics Method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