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奇瑜(1762年-1827年),字象舆,号朗峰,四川秀山中和镇(今重庆市)人,清朝政治人物,拔贡出身。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考上拔贡。嘉庆三年(1798年)顺天府乡试中举。次年,担任军机处行走章京。嘉庆六年(1801年)担任户部浙江司主事。嘉庆十二年(1807年)任军机章京、户部陕西司汉主事,后升任户部江南司汉员外郎。嘉庆十四年(1809年)任户部郎中。嘉庆十六年(1811年)任福建台湾道兼督学政、加按察使衔,在任期间解决地方纠纷、并保护当地土族、修建学校选拔人才。闽浙总督汪志伊上奏清廷,称赞糜奇瑜的政绩为“闽越治行第一”。嘉庆帝阅奏,特地下诏颁发“学筋汉清”和“政筋汉清”,表彰其治台功绩。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任福建按察使。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任河南布政使。道光二年(1822年)任贵州布政使、贵州巡抚。道光三年(1823年)任太仆寺卿。到职三年后病逝,归葬于秀山县涌图乡河港村。著有《治台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