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三十三个(三划的则为第四个)。就繁体字部首而言,字体主体可辨认为士,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为士部。要注意的是,在繁体中文中,士部和土部不同,士字上面的横比下面的长,而土字下面的横比上面的长;而简体中文中,则均属土部。
1.有才能可以任事的人。2.男子的通称。3.人的通称。4.古代四民之一,即士农工商。5.称有官位的人。6.军人。7.介于军官与士兵之间的领导干部。有士官长、上士、中士、下士。
士在中国历史上多数解作读书人,属四民(士农工商)之首。士在先秦典籍中屡见不鲜,有解作文德之士,有解作农民,莫衷一是。探源索始,需从士字的构形追查,徐中舒和严一萍认为士与王字同源,士与王在金文中构形很相似,士象端正危坐的人,指官长或治狱之官,而王字亦象端拱而坐的人,指帝王,地位较高。吴其昌补充士字和王字与工字的构形相近,工本指伐木之斧,是先民的原始工具,有了斧则可以做各样事情,因此才明白为何《说文解字》把士解作事。吴其昌再把士引申为斧,可用于战事,亦可用于刑罚,所以可以解作战士或执行刑罚之官,而执行此等事情的都是男人,因此,士几经引申,可解作男子。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十三经注疏》、《白虎通疏证》、许慎《说文解字》、高明《古文字类编》、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周法高《金文诂林》、王国维《观堂集林》、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余英时《中国知识阶层史论》、中国社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甲骨文编》
徐中舒〈士王皇三字之探源〉、郭沫若〈释祖妣〉